張玉
摘要: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群文閱讀作為一種創造性較強的閱讀教學模式,能夠有效彌補以往閱讀教學中的不足之處,促進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培養,因而這一教學方式備受廣大語文教師的關注。然而就當前來看,我國大多數小學語文教師在群文閱讀中,普遍存在著對群文閱讀的重要性缺乏認知、難以在群文閱讀中培養小學生的核心素養等問題。對此,本文結合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的重要性,就核心素養背景下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策略加以探析。
關鍵詞:核心素養;小學語文;群文閱讀
一、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促進學生綜合閱讀能力的提升
語文教學的根本目的在于培養學生的綜合學習能力。從小學語文教學研究中我們不難發現,群文閱讀作為一種具備較強創造性的教學方式,對于有效提升學生的閱讀和理解能力大有裨益。一方面,群文閱讀方式可以增強閱讀的關聯性,學生可以根據閱讀目的來尋找相互關聯的圖片和文字,從而進行進一步的分析閱讀;另一方面,群文閱讀可以拓寬學生的閱讀范圍,有利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綜合閱讀能力也能夠得到提升。
(二)有助于拓寬學生的文化視野
在小學語文的教學中推廣群文閱讀教學,不僅可以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還能在一定程度上拓寬學生的文化視野。另外,海量的閱讀必須要有良好的語文素養作為支撐,而語文素養的積累更需要大量閱讀。由此可見,群文閱讀的學習也是豐富個人知識,提升個人素養的過程。
二、核心素養發展背景下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策略
(一)注重群文閱讀材料的選擇
在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中,選擇恰當的群文閱讀材料至關重要。這就要求小學語文教師應確定好一個群文閱讀議題,以便在閱讀材料組合中更加具有層次性和目的性。需要注意的是,在確定了閱讀議題后,教師應當圍繞議題選擇一組由多種文體、敘事風格以及行文特色等構成的文章。與此同時,教師在選擇閱讀議題時還應將目前的小學語文課程標準同現代教育的熱點話題相結合,并兼顧學生的思想狀態和能力水平。以人教版小學語文第七冊第四單元的主題為例,編排了《白鵝》、《母雞》兩篇課文,讓學生通過閱讀,了解作者筆下動物的特點,領悟到不同作者對于小動物的表達方式,從中感受動物的可愛、可敬。接著教師可以確定一個議題,比如“與小動物說說話”,以此設計一堂群文閱讀課,選擇《麻雀》、《天鵝》一組文章,帶領學生進行閱讀,使學生在閱讀中受到不同情感的感染與熏陶,深化對動物的認識。
(二)開展多樣化的群文閱讀教學實踐
群文閱讀是以閱讀目標為基礎,將相似的文章組合在一起進行閱讀的過程,可以讓學生在較短時間內學習了解更多的知識,提升閱讀速度和效率。然而在實踐中,教師應該充分考慮不同年齡和不同水平的學生的接受能力,不能一味地局限于表面工作,要以實際閱讀的效果為評判標準,確保每個學生都能從中學到知識。由此可見,教師應當根據教學目標來為學生進行閱讀順序的梳理,從基礎開始循序漸進,這樣才能更好地發揮出群文閱讀的價值,為學生建立良好的閱讀素養。教師應當按照由淺入深的順序排列所選文章。例如,在古文閱讀中,可以先從比較簡單的五言詩開始,再過渡到七言絕句和樂府詩詞,最后再到古散文、長詩的閱讀。通過開展多樣化的群文閱讀教學實踐活動,不僅有助于學生的語文學習,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而且對于其他學科的學習,促進學生綜合素質和核心素養的培養等也有很大的益處。
(三)不斷培養學生閱讀的主動性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就要求教師在進行群文閱讀教學中,首先應當注重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讓學生愛上閱讀,從而主動閱讀;其次,教師應當站在學生視角上,挑選出學生感興趣的閱讀材料;最后,教師還應盡可能地采取一篇帶一篇或一篇帶多篇,課內帶課外等方式,將“閱讀”作為辦學的特色,提升教師的教學內涵和品質,為學生營造出一個良好的書香氛圍。比如小學五年級群文閱讀議題“探人物心理,展人物品質”便是典型的一篇帶一篇的群文閱讀方式。該議題選擇《修鞋姑娘》和《小抄寫員》兩篇文章,讓學生通過閱讀探究文章中對人物的心理變化描寫,并在朗讀人物心理變化的過程中,體會心理變化描寫對展現人物品質的重要作用。旨在通過這種群文閱讀方式,培養學生閱讀的主動性和思維能力,使學生學會學以致用。
(四)創新群文閱讀教學模式
為了有效彌補小學生閱讀理解能力參差不齊的現狀,教師可以在班級中建立多個閱讀互助小組,小組成員之間相互閱讀探究,互幫互助,從而將群文閱讀的效果最大化。閱讀小組可以幫助學生們解決閱讀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各個小組根據教師預設的閱讀議題進行群文閱讀,組內成員互相交換閱讀筆記和心得,從而實現知識的互補和閱讀能力的提升。教師還可以嘗試將多元化的閱讀資源引入課堂,為學生構建閱讀素材庫,讓學生們積累語文素材,研發“群文閱讀”讀本和師生資料庫等。以小學六年級群文閱讀議題“走進小小說”為例,選擇《一件運動衫》、《愛之鏈》一組文章展開群文閱讀教學。為了盡可能的激發小學生的閱讀興趣,教師在課前可以與學生進行短暫的交流,如“你們平時喜歡讀小說嗎”、“你們讀小說時,最先關注的是什么呢”,以此引出下文;然后借助多媒體在屏幕上出示一篇只有一句話的小小說,讓學生依據時間、地點、人物和情節等,推想閱讀;接著引導學生討論兩篇小小說《一件運動衫》和《愛之鏈》,并要求學生以小組合作交流的方式,從文章的結構、主題、細節以及人物身份等角度入手,揣摩兩篇小說的相同點和不同點。這一新型的教學模式不僅有助于使學生養成正確閱讀的好習慣,還能夠培養學生認真思考的學習態度。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群文閱讀作為一種具備創造性的閱讀教學方式,對于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發揮著不可小覷的作用。小學語文教師在群文閱讀教學中,應注重學生閱讀興趣的培養,盡可能地選擇恰當的群文閱讀材料,并開展多樣化的“群文閱讀”教育實踐活動,以期在提升群文閱讀教學效率的同時,更好地培養小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黨春春.核心素養視野下的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研究[J].學周刊,2020(02):117.
[2]韓曉蕓,孟子博.語文核心素養培養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J].文教資料,2019(33):60-61.
[3]羅嘉輝.核心素養背景下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模式創新[J].課程教育研究,2019(4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