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永軍
摘 要:隨著新課改的發展和推進,當前我國的教育教學工作也迎來了全新的局面,得到了全面的進步。而且,在這一模式下,教師對學生的課堂學習能力、課堂學習水平、綜合學習素養等看得非常重要。在初中化學教學中,教師應根據新課程改革的要求改進教學方法和內容,提高學生的思維,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另外,教師還需要在教學上作出了積極的調整,這一可以擴大教學的現有空間,提升教學的未來空間。因此,我們必須繼續積極研究,為改進化學教學做出自己的貢獻。
關鍵詞:初中化學;課堂教學;方法應用
有效的教學是學生取得進步和發展的前提,而有效的教學質量是每所中學教學活動的主要研究內容。隨著基礎教育的不斷發展,新課程改革的實施更加注重基礎性,社會性,人文性和發展性。新課程標準的實質是:“以提高國民素質為重點,著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強調“一切為了每個學生的發展。”培養學生的學習欲望和能力,進而使得學生有一個終生學習的概念養成。結合以上內容,筆者將根據個人的教學經驗討論如何提高高中化學課的教學效率。
一、轉變教師角色,激發學生興趣
教師在教學中需要為學生服務,因此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如何充分利用其教育服務職能,使學生在學習中始終保持積極主動的態度?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對事物感興趣的的時候,才能激勵人們去思考,探索和創新。基于近年來的教學經驗,筆者認為教師首先要提高自身的專業素養,在學生中樹立學術權威,增強教師的個人素養。教師必須具有出色的能力來處理教材并有效地組織化學教學,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例如,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一些有趣的實驗:“魔法噴泉”,“水變牛奶”,“魔術棒煙”等都可以提高學生的好奇心并激發學生對知識的渴望。然后,教師需要建立民主的課堂環境,以及公平的師生關系,營造和諧的教學氛圍。教師應始終保持寬容和愛心,只有“知道學生內心的老師才值得讓學生信任”。高中學生處于一個較為叛逆的時期,具有很強的可塑性。只有改善師生之間的溝通和交流,才能很好地解決教學問題。美國心理學家羅森塔爾(Rosenthal)進行了著名的“預測未來發展的測試”實驗,該實驗反映出,如果教師喜歡某些學生的學習與實踐方法,并對他們寄予厚望,那么這些學生通常會得到教師期望改進的內容。相反,許多被教師忽視和歧視的學生在不斷發展與成長的過程中很容易變成社會的不良因素。因此,我們應該在教育,組織管理和人際關系上更多地鼓勵和贊美學生,并公平公正的對待學生,以此提高學生的課堂學習熱情。
二、以生為本教學,培養學生熱情
學生的思想和行為在不斷發展,并且在不斷發展和成長的過程中,樹立了獨特而獨立的意志。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有力實施,目前提倡在教師授課時以學生為主體設計和發展課堂。在傳統的教學方式中,教師是學生不斷學習與提升的知識保障,但是很多教師只習慣于通過傳統的教學方法對學生進行封閉的一鬧,在此基礎上,學生只會被動地吸收知識,這反過來會導致許多學生學習能力差,并且容易養成不使用大腦的習慣。因此,在新課程改革的影響下,教師應以學生為主體,提高學生在課堂上的積極性,調動學生的思維能力,烘托課堂氣氛,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
例如:在化學教學中,教師應作為學生的指導,為學生提供具體的指導,允許學生提前研究課堂教學內容,并且要鼓勵學生對課堂教學內容進行后續學習。這樣,教師可以及時發現學生尚未掌握的知識,以及接受這些模棱兩可的問題時,其表現得態度與做出的反映等。這樣,在課堂教學中,學生才能得到教師的大力幫忙。學生通過思考來了解化學知識。這樣的學習可以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化學教學不僅是讓學生學習化學知識,還應通過化學知識教學有效的提高學生的化學知識應用能力和利用化學文化解決生活實際問題的能力,這樣,可以在最大程度上提高學生的化學學習水平,帶動學生的化學學習效果。
三、嚴密設計課程,體現教學成果
教師在開展教學工作的時候應著重于對學生進行問題意識的培養,且需要結合教學的問題對學生的思維進行延伸,進而有效拉動課堂的整體效果。問題設計應以學生的知識和經驗為依據。教師應深入分析教材的內容,以探索和研究的方式,從學生的角度考慮、聯系和傳遞問題,并采用“生本”教學方法提高學生對問題的研究水平。
例如:在開展教學反饋的過程下,教師可以在教學之前使用氧化鐵和鋁,并詢問學生會發生什么反應,存在什么現象,以及如何識別它們等。在學生分析的過程中,教師應允許學生通過小組合作來設計和實施實驗計劃。實驗結束后,老師將再次講解,使學生對所學的化學知識有深刻的理解,并達到實際應用的目的。
綜上所述,教學必須滿足科學發展和時代發展的需要。教師在增強課堂學習的作用和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方面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有效的教學可以讓學生快速成長,使課堂充滿生機,且可以深化學生的心靈。所以教師要加強課堂教學方法的探索,注意學生的學習習慣應用,進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將把“教學生”變成“引導學生”,以便有效地提高化學教學的效率。
參考文獻:
[1]高小琴.淺談實現初中化學優質課堂教學的策略[J].學周刊,2020(04):17.
[2]曹建菲. 基于微課的翻轉課堂”在初中化學教學中的探索和實踐[C]. 中國智慧工程研究會智能學習與創新研究工作委員會.2020年教育信息化與教育技術創新學術論壇(昆明會場)論文集(上).中國智慧工程研究會智能學習與創新研究工作委員會:重慶市鼎耘文化傳播有限公司,2020:230-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