敖群光
摘 要:本文中的游戲在初中體育教學中的應用研究,首先從游戲在教學應用中的特點著力,有意識地注意游戲在教學中的相關事項,從而最大限度的發(fā)揮游戲教學的積極作用,并在此之后,運用事例的形式進行簡要介紹,旨在為廣大初中體育教師的教學工作提供借鑒,提升初中體育教學進一步向前發(fā)展。
關鍵詞:游戲教學;初中體育;體育教學;應用研究
在現(xiàn)階段的初中體育教學中,部分體育教師并未處理好體育與游戲教學之間的關系,也不能正確的認知游戲在體育運用中的特點。所以游戲體育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常常出現(xiàn)顧此失彼的狀況。為此,本文教室,針對以上問題,展開具體的論述。
一、游戲在體育教學的獨特性
教師認為體育與游戲是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關系。初中體育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從游戲本身的特性出發(fā),開展初中體育的教學,增強游戲在體育教學應用的針對性和有效性。本文中游戲在體育教學的獨特性,體現(xiàn)在以下三點。
(1)規(guī)則性
眾所周知,游戲的魅力之一在于游戲者需要靈活運用規(guī)則,達到最終的勝利。體育具有較強的競技性,需要學生在競賽的過程中,遵循相應的規(guī)則。由此可見,規(guī)則是游戲和體育的共性,可以維護兩者在活動過程中的公平、公正和公開性,并以此作為平衡兩項運動的重要標準之一。
(2)趣味性
游戲具有較強的趣味性,能夠調動游戲者的興趣,獲得玩游戲的成就感和自信心。初中體育教師在開展體育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將體育的訓練項目,以游戲的方式,展示出來,讓學生在游戲的過程中,掌握體育的運動技巧,整體體育教學的實效性。
(3)育人性
體育游戲具有較強的育人性。因為學生會在體育游戲的過程中,頑強拼搏,突破自己;冷靜分析,提升自己,獲得自我的確信感,提升學生的自信心,增強他們的自我效能感。與此同時,學生在集體競技中,能夠意識到個體力量的局限性以及集體力量的無窮性,真正地從集體競技中,認識團隊的力量,增強他們的團隊協(xié)作能力。
二、游戲在體育教學的注意點
在運用游戲開展體育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盡可能排除一切危險的隱患或是創(chuàng)造良好的、利于體育活動順利開展的、具有高效性的初中體育教學模式。為了獲得以上體育游戲教學效果,教師應注意以下三點。
(1)秩序性原則
正如要排隊打飯一樣,初中體育教師在運用游戲,開展體育游戲的過程中,應注重體育游戲的秩序性,既要保證每個學生具有均等的參與游戲的機會,又要能夠通過運用良好的秩序,調動學生的體育學習熱情。
(2)安全性原則
體育教學的最終目的是強生健體,提升學生的體育素養(yǎng)。在體育游戲的過程中,尤其是一些競技體育中,有些學生為了取得勝利,會與同學產(chǎn)生激烈的競爭。然而,競爭越激烈,越容易引起安全事故的發(fā)生。針對這種情況,教師應遵循安全性的原則,及時排除在游戲過程中的安全隱患,比如,操場中有一些待修器械,教師需要運用相關的工具進行隔離。
(3)健康性原則
本文中的健康性原則除了達到強生健體的效果外,更為注重對于學生心理的建設。即通過體育游戲的開展,學生能夠勇于冷靜、沉著地面對體育中的困難,也能在集體的幫助下,打開自己,感受人性的美好,促進學生心理的健康成長。
三、游戲在體育教學的優(yōu)勢性
游戲在體育教學的優(yōu)越性主要體現(xiàn)在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樂觀精神,提升他們的社會適應能力。學生在游戲體育中心,不僅會經(jīng)歷成功的喜悅,而且還會經(jīng)歷失敗的痛苦,但是在此過程中,學生會更為深刻的認知自己,改變自己,真正塑造更強大的自己,獲得良好的體育游戲心態(tài)。提升學生的適應能力主要體現(xiàn)在團隊運動中。學生為了集體的榮譽,而提升自我的約束能力,犧牲個人的榮譽和得失,換來更大的成功,從而真正感受到集體榮譽的重要性。與此同時,為了集體榮譽,本小組內部的學生,真正地通力配合,并彼此養(yǎng)成相應的默契,真正感受人性的美好,促進學生交流能力的增強,與人協(xié)作能力和換位思考能力的提升。
四、游戲在游戲教學具體事例
(1)在開課前,運用游戲,提升熱身效果
在傳統(tǒng)體育教學中,為了避免學生在體育運動過程中,出現(xiàn)不適應體育運動的狀況,教師常常運用跑步的方式,讓學生活動筋骨。這種千篇一律的活動方式,不僅不會調動學生的體育學習興趣,甚至會讓學生產(chǎn)生厭煩心理。為此,教師可以將游戲引入到體育熱身過程中,讓學生放松身心,獲得良好的體育熱身效果。例如,教師可以轉變傳統(tǒng)的跑步方式,運用“蛇形跑”或是“換位跑”的方式,轉變學生的慣性熱身思維,讓學生在變化性的體育運動過程中,享受跑步的樂趣。對于女生,教師可以讓學生跳皮筋兒,踢毽子等等,讓學生在游戲的過程中,獲得身體的放松和肌肉的拉伸,提升整體的熱身效果。
(2)在訓練中,運用游戲,提升技術水平
中長跑最為鍛煉學生的耐性和身體素質。然而,中長跑也是較為不受學生喜歡的體育項目。究其原因是中長跑對學生的體質以及體育技能提出更高的要求。針對這種體育教學狀況,初中體育教師可以將游戲,引入到體育教學中,比如,教室可以開展“占領高地”“混合跑”等游戲,讓學生在游戲的過程中,獲得心肺能力的增強和身體素質的培養(yǎng)。與此同時,教師可以針對學生在游戲過程中的反應,及時糾正他們在體育游戲中的跑步方式,比如,換氣方式等等,真正讓學生在游戲的過程中,獲得體育技能的增強。
(3)在開課后,運用游戲,培養(yǎng)團隊意識
在體育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運用優(yōu)勢授課,讓學生真正在游戲的過程中,認知到集體力量的無窮性和個體力量的局限性,提升學生的團隊意識。值得注意的是,教師可以轉變傳統(tǒng)的游戲,并運用到體育課程上來,拉近學生體育體育游戲的親近感,提升整體的體育游戲教學效果。
例如,教師曾改變捕魚游戲,并將其運用到體育游戲中,讓學生真正從游戲中思考,獲得啟示。具體教師從以下幾點著手。第一點,講授游戲規(guī)則。教師對學生說:“相信大家都玩過捕魚游戲,即用漁網(wǎng)捕捉小魚,漁網(wǎng)越大捕捉的小魚數(shù)量越多。我們的游戲借助于這種規(guī)則。我扮演漁網(wǎng),你們扮演小魚。具體的捕捉標準為:當我碰到你們的胳膊或是后背時,你們要加入捕魚隊伍中,并聽從我的指揮,捕魚隊伍要統(tǒng)一步調。值得注意的是大家在游戲的過程中,要保持一定的距離,避免安全事故的發(fā)生。”在游戲規(guī)則講授完畢后,教師詢問學生:“最終你們會取得勝利,還是我會取得勝利?”大部分的學生認為小魚會取得最終的勝利。在游戲結束后,游戲的結果出乎大家意料:最終漁網(wǎng)取得最終的勝利。教師詢問學生原因。小陳積極地舉手說:“我一開始,認為漁網(wǎng)會失敗。因為小魚的數(shù)量眾多,我感覺漁網(wǎng)不會在短時間內捕捉這么多小魚。但是,令我感到震驚的是,漁網(wǎng)出奇團結,他們瞄準目標,統(tǒng)一步調,迅速行動。盡管是身體素質最好的學生,也難逃漁網(wǎng)的追捕。這讓我意識到團隊的重要性。”教師運用游戲的方式,讓在游戲的過程,獲得快樂,獲得思考,學生真正體會到團隊力量的無窮性,感受到個體力量的局限性,讓學生樹立了團隊意識,發(fā)揮體育教學的積極作用。
總而言之,在運用游戲,開展體育游戲的過程中,教師應真正地了解游戲的特點,熟悉具體的體育教學內容,并從學生的角度著力,綜合考慮多種因素,探究游戲在體育教學的運用方式,并及時總結體育教學中的問題,從而不斷地在總結的過程中,獲得體育教學能力的提升。
參考文獻:
[1]陳新洪.體育游戲在初中體育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新課程導學.2016(06)
[2]許濤.試論體育游戲在初中體育教學中的應用現(xiàn)狀及前景[J].當代體育科技.2017(21)
[3]陸明.談體育游戲在初中體育教學中的應用[J].教育教學論壇.201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