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明寶
摘 要:高中課程是非常重要的學習階段,學好地理知識,也是非常重要的。但是相對來講,地理知識有一些是比較復雜而抽象的,學生理解起來往往有一定的難度,尤其是在傳統的教育中,教師經常會采取“澆灌式”的教學方式,讓學生通過死記硬背記憶,這種形式不利于學生的長久記憶,而且讓學生感覺到十分的枯燥無聊,并且與新形勢下“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并不相符,所以需要去探索高中地理教學過程中新的模式,本文將從搭建新型師生關系、建立新型教學模式、完善新型教學評價三方面來進行探索。
關鍵詞:高中地理; 傳統教學方式; 生本教育理念
引言:
現在社會對于學生的要求越來越高,高中更是學習最為關鍵的階段,學好高中地理不僅僅是能夠讓自己取得好的分數,而且應用到實際的生活中,對自身的成長是有很有好處的。但是現在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采取的還都是傳統化的教學方式,這對于學生鍛煉其發展思維是非常不利的,而且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占據了主體位置,讓學生處于客體地位,主客顛倒,不利于學生學習。如何能夠讓以學生為本的理念在高中課堂中展現,是當下教師都應該要去認真研究的。
一、搭建新型師生關系
生本理念就是要能夠以學生為本,能夠從學生的角度出發,教學過程中將學生作為主體的理念,教師要能夠給予學生足夠的空間去展示自己。但是大多數的教學模式中,教師往往占據了主導地位,知識的傳播都是采取教師強行灌輸的,學生只能處在一個被動接受的狀態,這種模式學習不僅吸收知識的能力不好,學習效果不明顯,而且很容易產生逆反和厭學的情緒,容易與教師之間產生矛盾[1]。
而生本理念講求的就是能夠有一個和諧而平等的師生關系,特別是地理教學中,很多知識點比較抽象,教師可以多從學生的角度來考慮,設計更容易接受的教學課件,能夠與學生進行互動,并且多對學生進行鼓勵和指導,少一些批評,看到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在課堂上展現自己的才華,讓學生在學習中更有自信。比如說,《氣壓帶和風帶》這一節內容相對比較抽象,學生不能夠直接的看到,理解起來有難度,教師需要布置課前預習,讓學生能夠自主學習,并且留一些課前預習的題來讓學生練習,在刻上進行提問,可能很多學生覺得自己的答案不正確,不敢當中回答,這時候教師應該要鼓勵學生,對于有答案的同學應該要給出表揚,說明課下做了預習工作。對于沒有答案的同學,也要鼓勵他們課上注意聽講,把知識點學透。這樣讓學生更有自信,更敢在課堂上表現自己,增強學生的勇氣,也讓學生加深對知識點的理解。
二、建立新型教學模式
以往的教學中,教師在每一節課中都在滔滔不絕的講話,學生被動傾聽,很容易走神,學生處于被動學習的狀態,必然會打擊積極性,認為學習很枯燥,在這樣的氛圍中,教師覺得講課很困難,學生感覺學習很費勁,彼此都非常痛苦[2]。所以在生本理念之下的課堂應該是活躍的,可以借助多媒體設施來創建更加寬松的學習環境,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這樣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會有所提升,同時學習質量自然會提高。
比如說,當學生在學習《水資源的綜合利用》相關知識時,教師如果僅僅通過口述來描述現在我國資源的緊張程度、人們浪費污染的多么嚴重、日常生活對水資源有哪些影響,學生聽起來沒有置身其中的感覺,就不能理解當下水資源的寶貴程度。如果教師換一種教學模式,借助多媒體,來播放一些當下我國被污染的河水的現狀,貧困地區水資源的緊缺,平時生活中有哪些行為會污染水源,這些都能夠以視覺沖擊直接讓學生感受到的,而且也是與學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這樣才會引起學生的觸動,讓學生養成節約用水的習慣,才能夠真正理解水資源對我們有多么重要,以及當下水資源利用方式。
三、完善新型教學評價
以前教師對學生進行評價往往是單向的行為,而且大多數的測評往往是偏向于學習的,這種方式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而且教師與學生之間是平等的關系,但從教師的角度對學生進行評價,往往不夠全面,也不夠公平。
所以應該建立一個更加完善的新型評價體系,教師從多方面來對學生進行評價,同時學生對學生之間也可以進行互評,而且學生還可以對老師進行評價,這樣才是多方面的,既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同時還能夠讓教師知道授課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更好的去改善,讓學生有更多的收獲。而且這種公平的評價體系可以讓學生與教師之間的關系更加融洽,相處更加和諧,彼此都能夠有更多的上升空間。除此之外,還應該要注重多樣化的評價方式,可以借助現代化的教學方式來進行輔助,對測評的結果進行統計,可以省去非常多不必要的麻煩,而且可以讓評價結果更加準確。
總結:升本理念其實是當下非常重要的理念,不管是在地理課程的教學中,還是在任何的學科中,都應該要發揮出這一理念的作用,充分肯定學生的地位,并且要讓學生在輕松的氛圍內學習,讓課堂氣氛變得更加活躍,學生與教師之間的關系更加和諧,這樣才能夠讓課堂效率得到提升。全方位的了解學生,建立一個從學生出發的課堂管理和教學方式,才能夠真正的讓學生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從而提升學習興趣,把每一門學科都學好,提升其綜合能力。
參考文獻:
[1]張定成. 高中地理生本教育的實踐與探索[J]. 新課程研究(上旬刊), 2011(07).
[2]陳慶軍. 基于生本教育理念的高中地理案例教學初探[J]. 地理教學, 2012(13):1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