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玉
摘 要:一直以來,作文教學都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一大難點。再加上當前,我國大多數小學語文教師在作文教學中普遍存在著教學規劃不系統、作文教學缺乏正確的指導等問題,學生自身對于寫作素材也缺乏充分的積累等,無疑影響著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效果。如何激發小學生的寫作興趣,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已然成為時下語文教師熱議的話題。本文即結合自身教學實踐,就當前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現狀加以探析,并提出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培養學生實踐能力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小學語文;作文教學;實踐能力
一、培養學生實踐能力的重要性
對于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是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一個關鍵環節。學生的實踐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學生語文學習的水平。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旨在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讓學生能夠通過文字語言的表達,達到與人交流、表述自己想法的目的。這里所謂的表達交流,并不僅僅指的是書面的表達,同樣包含現實生活中的各種表達形式。如何將文字正確的理解和組合,然后用于表達,實踐能力是必不可少的。具體來說,實踐能力是學生進行以下幾種活動的必要條件之一。第一,學生進行書寫時實踐能力不可或缺。在小學作文教學中,學生將不同的字詞組成句子用于表達。只是認識單一的字和詞是不足以完成寫作的,將字和詞組成句子的過程就是一種寫作能力的實踐;第二,學生表達自己的想法也需要實踐能力。在遇到煩惱無法解決時,想到“一籌莫展”、“心煩意亂”等相關聯的表達,在天氣晴朗的時候想到“陽光明媚”、“風和日麗”等相關表達;第三,學生進行相互交流也需要實踐能力。從本質上來講,語言本就是相互交流的工具。通過對語言的學習,通過實踐能力將語言應用于相互交流,是作文教學的重要目標之一。
二、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內容規劃不系統
毋庸置疑,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注重理論與實踐的結合至關重要。然而就當前來看,由于不同教師對于作文教學的關注點各不相同,大多數教師的作文教學普遍缺乏規律性。再加上學生的個性化差異,教師很難結合學生的個性特點制定出規范的作文教學內容。以致于在實際作文教學中,一些教師只注重對學生進行寫作理論知識的講解,而忽視了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即便部分語文教師在作文教學中,將寫作理論知識與實踐教學相結合,但由于這種一對一的輔導模式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與精力,也導致作文實踐教學僅僅流于形式。
(二)作文教學指導不規范
眾所周知,小學生普遍具備較為豐富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因而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注重小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至關重要。而若想充分激發小學生的創造力和實踐能力,僅僅依靠理論知識的講解是不夠的,還要依賴于實踐活動。然而就當前來看,我國大多數小學語文教師雖然意識到在作文教學中培養學生實踐能力的重要性,并制定了相應的教學規劃,但由于教師與小學生看待問題的角度不同,導致教師在作文指導過程中因指導不規范或指導失誤,影響作文教學效果的現象頻發。
(三)學生缺乏寫作素材的積累
寫作是一門考查學生對字詞及修辭手法的運用能力、對寫作文體的認識等的課程,因而對于學生來說,若想寫出優秀的文章,除了日常所掌握的基礎知識以來,積累充足的寫作素材也是至關重要的。但在實際寫作教學中,由于大多數語文教師一味注重為學生提供優秀的作文范文,而忽視了指導學生進行作文基礎素材的積累。再加上部分小學生自身所掌握的語文基礎知識較為薄弱,若想寫出優秀的作文,提升自身在寫作方面的實踐能力等,極為不易。
三、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實踐能力的培養策略
(一)合理規劃作文教學內容
小學生的語文作文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一部分。因為小學生本身的語言儲備有限,所以小學語文作文教學往往與小學語文教材相互關聯。教師需要根據小學語文的教材,制定相對應的小學語文作文教學計劃。以語文教材為基礎,進行作文教學。這樣一來,學生可以進一步理解鞏固教材內容,同時利用教材中所學知識進行作文創作,將所學知識投入到寫作的實踐運用中來。為了正確的引導學生,教師必須進行合理詳細的作文教學規劃。
(二)從生活中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
如前所述,實踐能力對于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極為重要。寫作本身就是把做學到的知識,通過整理組合,用于自身思想看法的表達。因此寫作行為本身具有綜合性和實踐性。在知識的整合運用過程中,可以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實踐能力。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注重實踐能力的培養,引導學生結合實際進行思考創作,鼓勵學生發揮自身的想象力和創造力進行寫作實踐。為達到這一目的,教師可以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過程中增加實踐類的活動。以作文“美麗的秋”為例,教師可以帶領學生走出教室,到自然環境中觀察體驗秋天的美麗,尋找寫作的靈感和素材。這樣一來學生的寫作會更加貼近實際更加豐滿,同時還可以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增加學生的實踐寫作能力。
(三)從課文中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
在關于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教學規劃的討論中,我們已經提到了小學語文教材對于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重要性。小學語文教材的學習是學生獲取語言知識和寫作素材的重要途徑。特別是對于本身語言積累十分有限的小學生來說,課文中的豐富詞匯和語言表達方式,如果能夠充分理解并在寫作中加以靈活運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決學生詞匯量少、表達方式單調、文章內容單一的問題。以課文“秋天的雨”為例。在文中對于秋雨的描寫可以成為學生日后有關秋天的主題寫作的有效素材。除此以外,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進行思維的發散,將秋天的雨和其他季節的雨進行對比,激發學生的創造力。最后將這些想法整理出來,以作文的形式表達出來。這樣在課文的教學過程中,學生的寫作實踐能力也可以得到提升。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隨著新課程改革的逐步深入,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對于學生進行實踐能力的培養至關重要。這就要求小學語文教師在作文教學中,應充分認識到理論基礎知識與實踐教學相結合的重要性,不斷轉變傳統教學模式,合理規劃作文教學內容,并盡可能地指導學生從生活中、從課本中搜集大量的寫作基礎素材,以期在有效提升小學生寫作水平和寫作質量的同時,更好地培養小學生的思考能力和實踐能力。
參考文獻
[1]李秋燕.關于小學生生活化作文教學的行動研究與實踐[J].課外語文,2018(03):73.
[2]馬桂妍.小學語文作文有效教學的策略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9(34):13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