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相文
摘要:在“研”辦學理念指導下,建立科學、完善的教學常規管理機制,包括集體備課、編寫和使用導學案、規范的上課流程、作業布置與輔導答疑、學生自主發展的指導、教研活動等,使學校的教學工作制度化、規范化、有序化,是實施有效教學、全面提升教學質量的關鍵。
關鍵詞:“研”辦學理念;中學教育;常規管理
教學工作是學校的中心工作,教學常規是學校教學工作的基本規范。因此,建立科學、完善的教學常規管理機制,并科學地應用于教學管理的全過程,使學校的教學工作制度化、規范化、有序化,是實施有效教學、全面提升教學質量的關鍵。近幾年來,旅順中學圍繞教學常規管理工作,進行了深入細致的研究,結合學校的實際情況,以“研”為辦學理念,制定了相關的教學管理制度,并在教學常規管理過程中嚴格落實,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一、集體備課制度
學校重點關注教學常規的備課環節,強調集體備課的統一性和有效性,強調備課組要打團體戰,要在集體備課中營造研討的氛圍,充分發揮集體的智慧。為此專門規定了各學年各備課組每課一備的集體備課時間,每位教師必須按要求參加本備課組的集體備課,安排了集體備課的專用場地和桌椅,集體備課要做到定點、定時、定中心發言人。各備課組成員要做到深研、廣研、徹研于集體備課的前、中、后:集體備課前每位教師要深入研究教學內容,形成清晰的教學思路;集體備課中廣泛研究,對重點、難點、關鍵內容進行充分研判;集體備課后每位教師做到徹研徹悟,結合學情,體現個人教學風格。
我們結合導學案做好集體備課的一備、二備、三備等基本環節。一備是由主備人提供導學案,對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過程、教學方法、教學重難點、作業布置等做出說明;二備是通過備課組集體成員研究和討論,對一備案提出修改和完善;三備是教師根據所教班級的學情和個人的教學風格做進一步的微調,使教學活動更加科學有效。從實施情況來看,學校的集體備課情況有了明顯的變化,各備課組基本上都能按照集體備課要求進行備課,集體研討的氛圍較以往更加濃厚,各備課組在教學上步調更加協調一致,真正做到了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進度、教學重難點、作業布置、評價標準等方面的統一,杜絕了課堂教學的隨意性和盲目性。由于實行了主備人輪流負責制度,使得備課組全員參與的意識更加濃厚,教師間能做到相互學習,共同提高。
二、編寫和使用導學案制度
學校要求每位教師必須使用導學案進行授課,并制定了導學案的編寫和使用制度。在導學案編寫方面,學校規定了導學案的統一格式,其中包括對導學案縱向板塊和橫向板塊基本框架的要求,各學科可以根據學科特點設置具體的教學內容,且一備、二備、三備的相關內容都要在導學案中體現出來。在導學案的使用方面,學校要求教師堅持每課一案的使用制度,不管何種課型,都要有相應的導學案。每個備課組共同使用一份導學案,嚴格按照導學案上的教學內容授課。導學案的使用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加強對教材的研讀,把握好學生主體和教師主導的關系、學生的獨立學習與合作探究的關系。
從實施的效果來看,各備課組都能按照學校的教學常規要求積極地編寫和使用導學案,各備課組能夠做到共同使用一份導學案,按照導學案內容進行授課,很好地體現了集體備課的效果。導學案的編寫和使用已成為學校課堂教學的常規模式,大大地提升課堂教學效率和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各備課組基本形成了本學科的學案教學體系,并納入到學校的學科課程體系建設之中,豐富了學校教學資源庫,為今后本學科的教學提供了寶貴的資源。
三、規范的上課流程制度
學校制定了教師上課制度,要求教師嚴格按照集體備課中“三備”所確定的教學內容和方法進行授課,相同備課組的教學內容和作業布置要統一。教師在課前應準備好導學案、教具、多媒體設備等,沒有認真備課不能進入課堂上課。課堂教學要做到組織嚴謹、活動規范有序、語言生動,有布局合理、字跡工整的板書。強調各備課組要堅持開展每周一次的比較式課例操作活動,即備課組的兩位教師進行同一教學內容的組內公開課,展示不同教師的教學特點和風格,以達到取長補短、共同提高的目的。
經過幾年的實踐,學校以課堂教學為突破口,提升教學質量,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以備、聽、評、改為基本流程,反復打磨課堂教學,把教學的基本環節做細、做實、做準,努力提升課堂教學效率。教師能夠自覺地按照學校制定的基本要求進行授課,通過導學案的使用,將教學內容準確地呈現給學生,引導學生通過自主學習理解、消化和吸收。在提高課堂教學質量這一環節上,教師表現得非常積極,相互看課學習的教師數量明顯增多,尤其是比較式課例教學活動的開展,參與面廣,出課量多。通過上課教師說課、備課組長和學年領導評課、校長定期總結點評等一系列重要環節,使得這一活動做得更加扎實有效,極大地提高了教師的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
四、作業布置與輔導答疑制度
(一)作業布置
作業布置的質量既是影響學生課后自主學習的重要因素,也是影響教學質量的重要因素。作業布置得不恰當,會大大影響學生的學習效率,降低教學質量。因此,學校制定了關于作業布置的有關制度,規定了當天沒有課的學科不留作業,有自學指導案的學科當天也不再留作業。根據學年特點和學科特點,規定了每學科每天的作業量,教師要嚴格把控時間,杜絕超量,提升作業的質量和效率。各學年主管領導總體把控,嚴格要求和檢查。
幾年來,在制度的約束下,作業布置情況較之以前有了較大程度的改善,許多備課組都能很好地把控課后作業的數量和質量,作業的布置更加精準、精當。體現了學科間的合作意識和大局意識,為學生的自主學習和發展贏得了寶貴的時間。
(二)輔導答疑
學校要求各年級根據本學年的教學時間安排,可以規定具體的輔導答疑時間,也可以鼓勵教師自主下到班級答疑的兩種方式,解決學生學習中碰到的問題和困難,幫助學生消化和鞏固學過的知識。學生可以主動提出的問題,教師也可以主動找有問題的學生。從教學常規的實施情況上看,輔導答疑工作中是做得比較突出的一項,所有的任課教師都能利用課余時間,積極主動地給學生答疑,幫助學生解決學習中遇到的各種困難,教師的自覺性和積極性很高,充分體現了教師的敬業精神和職業道德。
五、學生自主發展的指導制度
學校要求每位任課教師要根據所教學科的實際情況,有計劃地對學生課后自主學習進行跟蹤指導,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自主學習能力。對學生自主發展的指導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
(一)全員指導
一是晚自學的指導。各學年每天晚上安排一門學科讓學生自主學習,時間為2課時。本學科當天不留作業,但要給學生下發自學指導案。主要是讓學生回顧一周以來學過的知識內容,進行知識的歸納、理解和內化。
二是學期中的指導。每個學期要進行月考和期中考試,同時教師要有計劃地指導學生小長假的自主學習。以復習基礎知識,構建階段性的知識體系為主,使知識系統化、整體化。
三是學期末的指導。每學期末的寒暑假時間較長,也是學生對學習最容易松懈的時間。要求學科教師幫助學生制定假期自主學習計劃,具體落實到每一天。開學初對假期作業有批改、有總結,并通過考試加以檢驗。
(二)個別指導
為滿足學生個性化、多元化發展的需求,我們對有特殊能力和發展要求的學生進行個別指導,配備專門指導教師。如數學、物理、化學、生物、信息技術五大學科的奧林匹克競賽輔導;音樂、體育、美術特長生的訓練和指導;其他學科的各種競賽活動;通識類、拓展類、興趣類三類校本課程的開設,幫助學生規劃人生,明確努力方向。
六、教研活動制度
我校教研活動主要圍繞以下兩大方面開展。
(一)關于課堂教學實踐方面的教研活動
一是各備課組按時參加大連市教育學院組織的每月一次的大型教研活動,能夠開闊教師的視野,提高教育理論和課堂教學水平。二是學校各備課組組織的比較式課例操作活動,將教研組的部分教研活動和備課組的教研活動合二為一。三是以一師一優課為契機的校內、組內大型教研活動。四是校內的學案導學觀摩課,為教師的課堂教學起到了引領和示范作用。五是通過各種學科競賽、綜合素質比賽、體育競技比賽、文藝表演等活動,廣泛開展學生綜合素質提高的研究。
(二)以“研”的辦學理念為中心的教學理論研究
學校申報了省級科研課題“普通高中學生三研自主發展策略的研究”,并被省科研規劃辦批準立項;成功申報并最終獲批了大連市教學改革典型學校。每位教師將近年來關于“研”的教學實踐進行總結、反思和升華,緊緊圍繞學校提出的“三研策略”和倡導的“三研精神”,抓住“研”的核心問題,確定小課題的研究方向,年末以論文、案例、研究報告等形式呈現自己的科研成果,匯總形成科研成果集,為“研”的辦學理念的進一步貫徹實施提供強有力的保障。
幾年來,旅順中學在“研”的辦學理念的指導下,通過實施“研讀、研習、研用”的教學策略,發揚“深研、廣研、徹研”的敬業精神,學校的方方面面都有了長足的進步和發展,促進了學校教學質量的全面提升。未來,我們將從教育理論層面上對“研”的辦學理念內涵作進一步挖掘,在教學實踐方面加強高效課堂模式的構建,以及完善備課、上課、課后指導等方面的制度,精準地貫徹和落實,發揮集體的智慧和凝聚力,使學校的教學質量和教師的教學水平不斷提高。
參考文獻:
[1]王麗.抓本質,育自主,鑄品質:以“研”為辦學理念的教育實踐與思考[J].遼寧教育,2019(7).
(責任編輯:趙昆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