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我國的教育事業也在逐步創新變化,如今的新課改也對我國的教育事業提出了更高標準的要求。在新課改的形勢下,我國很多小學已經采用了合作學習這種學習模式。小組合作學習由于它的實用性和實效性優勢也被引入課堂,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雖然小組合作學習具有一定的優勢,但是在發展之初仍然遇到了許多的問題。文章主要對小組合作學習運行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探討,根據小學高年級的階段特點,總結實際經驗,尋找相應的解決方法,從而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關鍵詞:小學高年級;數學課堂;小組合作學習
引 言
小組合作學習不同于傳統的班級授課模式,它是對教學方法和學習手段的一種創新。小組合作學習已經被許多院校所啟用,它的實效性令所有人拭目以待。盡管如此,這種合作學習方法仍然存在許多弊端和不足之處。本文主要對小組合作學習進行探討,分析普遍存在的問題,目的是能夠促進小組合作學習實現最優組合,從而使小學高年級學生的教學工作更為順暢,為教學提供便利條件。
一、小組合作學習的概況
首先,在數學這門學科的教學過程中,很多教師只是單純地將學生進行分組,并沒有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和相似度進行區分,這樣的小組合作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沒有充分認識到學生的綜合學習能力,學生之間學習進度和學習能力的差異,可能會導致兩極分化,使好學生更好,使基礎不好的學生更差。這就可能會在一定程度上使學生降低學習興趣,從而使小組合作學習的目的變質。其次,小組合作學習還存在其他缺點,有些教師在對教學進行指導的過程中,對新課標和教學大綱的標準沒有清晰的了解,目的的明確性有些欠缺,這就可能造成課堂學習的空洞性。還有一些教師沒有認識到學生的主體作用,仍然采取傳統的“滿堂灌”的教學方法,這樣的教學模式沒有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也不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最后,很多教師認為小組合作學習是一種放松的教學方法,把所有問題都交給學生自己處理,沒有考慮問題的難易程度。
二、為什么要提高小組合作學習在小學高年級數學課堂中的應用
第一,小組合作學習的應用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的主體意識。教師必須對問題的難易程度進行控制,如果問題過難,教師必須對問題加以引導,小組合作學習必須解決較簡單或者中等難度的問題。如果難度過大,會使學生產生挫敗心理,反而不利于學習積極性的調動。
第二,增強學生的溝通合作能力和思維拓展能力。學生在進行小組合作學習的時候,突出的是“合作”兩字,小組之間的合作能夠提高學生之間的團結能力,也增強人與人之間溝通交流的交際能力,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
第三,小組合作學習還能夠提高學生的獨立性。傳統的教學方法只是將教師的思想附加到學生身上,沒有認識到學生具有獨立性。小組合作學習能夠增強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還能夠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參與到學習之中,都能發表自己的意見和建議,從而使得學習效率得到提高。
第四,小組合作學習能夠培養學生的嚴謹性。教師單純的講解和解說可能不會使學生印象深刻,只有自己親身經歷,才能體會到嚴謹態度的重要性。嚴謹性不僅是對教師的要求,更是對學生的要求,尤其在數學這一學科中表現得尤為明顯。
第五,小組合作學習也能夠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學生自己討論可能要比學生和教師之間的討論更具有想象力,在同伴面前,學生更容易表達自己的真實想法,更敢于說出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也應該注意方式方法,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創新教學方法和知識結構。
三、提高小學高年級數學課堂合作學習效率的對策
第一,教師必須發揮自己的主導作用,引導學生順利學習。在學生學習和成長的過程中,必須認識到教師的主導性作用。教師起著引導的作用,教師必須在課前對學生的學習內容進行概括,對重難點進行著重講解,并對問題進行引導啟發。只有合適的引導啟發和明確的導向性、目的性,才能讓學生更好地進入學習狀態。在學生的成長過程中,他們還有另一個角色,那就是孩子。教師必須主動地與學生溝通交流,了解學生心中所思所想,盡量站在學生的角度考慮問題。要認識到教師角色的多樣性,不僅是傳道授業解惑者,還是學生的朋友。只有深入到學生之中,才能深切地體會到學生的所思所想。
第二,小組合作學習的分配必須有共性。教學過程必須依據學生的自身特點和性格,對他們進行相應的測試后,選擇相符的小組,這些小組必須具備一定的共同特點。小組合作教學重在合作,這種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合作,能夠提高解決問題的效率,教師必須充分地認識到,學生與學生之間的溝通,比學生與教師之間的溝通更加順利。他們的思維模式和解決方法比較接近,所以學生給學生講解問題也是小組合作學習的重點之一。小組合作學習也能夠充分提高學生的參與度,它是對班級課堂學生的重組,是在班級模式下對學生的分類。這樣的教學形式類似于小班教學,能夠照顧到每一個學生,更有利于學生的學習和教師的管理,讓每一個學生都能認識到自己的存在,也能夠使所有學生都參與到學習之中,無形之中提升了學生的存在感,形成互幫互助的良好的學習氛圍,促進內向學生與外界的溝通和交流,使學生產生互補性。
第三,不斷優化課后多樣性作業形式設計。教師應該充分地了解學生的個體差異性,根據他們不同的階段和知識接受能力設置不同的作業,要充分地考慮學生的基礎,根據他們不同的基礎設定個性化的作業方案。多樣性的作業設計能夠使不同層次和基礎的學生感受到不同的進步,真正做到因材施教,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在自己的基礎上感受到進步,具有一定的成就感和滿足感,才能促進學習進步。也要更加重視綜合實踐課程的開展,認識到社會實踐對學習的促進作用。實踐不僅能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也能夠使學生更加深刻地體會到學習的多樣性,加強學生的自我認識和多樣性學習,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是我國新課程計劃規定的一門必修課,足見國家教育部門對實踐課程的重視程度。
結 語
小組合作學習是新課改背景下對教學方法的創新,小組合作學習之所以能夠被廣泛推行得益于它的優越性。小組合作學習不僅能夠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參與度,而且能夠優化學習結構,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減輕教師的教學壓力,為培養全面發展的具備綜合素質的學生作出貢獻。小組合作學習對學生的影響也十分重大,它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溝通交流能力,也能培養學生的團隊意識,促進他們的語言組織能力和思維拓展能力??傊?,小組合作學習是教育改革的必然,是能夠為教學帶來效益的,是值得所有的學校推崇和學習的,我們也應該不斷地總結經驗,不斷地完善小組合作學習的改造工作。
[參考文獻]
[1]吳可永.小學高年級數學課堂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問題及對策[J].魅力中國,2014(6).
[2]雷愛民.小學高年級學生英語閱讀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討[J].學周刊,2016(2).
[3]周 月.小學高年級英語閱讀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15.
作者簡介:劉金遷(1980—),女,壯族 ,本科,研究方向:小學數學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