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祥微
摘 要:近年來,制造業企業在大環境的推動下得到了迅速發展。但在市場趨于飽和狀態的背景下,制造業企業所面臨的市場競爭也更加激烈。企業在轉型與升級過程中,傳統的訂單式生產模式已經不再適應于當前的市場需求,在無法滿足客戶的個性需求以及服務體驗的情況下,企業的經營與發展陷入困境當中。而成本管理是企業現代化管理體系當中較為普遍應用的理論,即通過對市場導向成本所造成的壓力進行釋放,從而實現拓寬企業盈利空間的目的。本文以制造企業為主體,研究企業成本控制的有效策略。
關鍵詞:制造業 ?成本控制 ?有效對策
一、制造企業實施成本控制的重要性
成本管理就是在特定的內部環境下,結合企業自身的業務情況制定成本戰略,分配成本任務,并針對經營過程中涉及的成本核算、成本分析以及成本決策等進行成本規劃和成本控制,保證各項經營活動的價值最大化。對于制造企業來說,成本管理應用的重要性體現在以下兩方面:1)加快企業資金靈活周轉。在嚴峻的競爭環境與發展機遇并存的狀態下,制造業企業加強成本費用控制能夠合理控制制造過程中產生的人力支出、物力支出和財力支出,這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增加企業賬面的流動資金,提升資金鏈條的良性循環,為企業的經營決策提供支持;2)提高企業經濟效益。影響經濟效益的主要因素就是運用成本和經營利潤,因此,制造業企業加強成本控制能夠在減少生產銷售成本的同時,拓寬產品的利潤空間,從而實現企業經濟效益最大化。
二、制造業企業成本管理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成本管理缺乏全局觀
隨著我國市場人口紅利優勢逐漸消失,大部分制造企業為了適應市場發展都開始注重企業的轉型與升級,將成本管理作為現代化內部管理機制的重要內容。雖然在思想意識上已經對成本管理更加重視,但對成本管理的認識具有局限性,只關注了生產過程中的成本消耗,對于產品研發、物資采購、產品營銷等環節消耗的成本因素缺乏有效的控制手段。
(二)成本核算不準確
制造企業的成本管理工作貫穿于企業生產經營的全過程,包括基本的生產費用、物資采購費用、成品銷售費用、勞動力費用以及日常管理費用等,而成本核算作為成本管理工作的重要環節,需要將成本因素合理歸集分析,為管理工作提供信息支持。但目前很多制造企業的成本核算模式滯后于企業的經營管理。
三、制造企業優化成本管理工作的有效策略
(一)完善企業成本管理體系
成本管理工作涉及到企業生產經營各個環節,需要內部各層級員工的主動參與,因此,制造企業管理層應樹立成本管理理念,通過下發文件或大力宣傳等方式調動內部人員的主動參與性,明確成本管理的基本內容、定額標準等,并以生產環節為核心,搭建以設計研發、物資采購、庫存管理、生產制造以及市場銷售為內容的成本管理小組,立足于產品制造價值鏈,制定完善的成本管理制度;另一方面,制造企業還要為成本管理工作配備高素質的人才團隊,對財務管理人員進行業務培訓,要求財會人員要打破財務與業務之間的知識壁壘,掌握成本核算、成本分攤以及成本管理等基本技能,基于產品生產全過程對成本支出情況進行預測、分析和控制,保證成本管理工作的全面覆蓋性。
(二)改進企業成本核算方法
由于傳統的成本核算方法無法全面反映生產經營各環節中的成本信息,影響了成本管理工作的科學性,因此,制造企業要以價值為目標導向,明確產品從資金投入到價值變現過程中消耗的全部成本項目,識別成本產生的動因,通過優化作業環節、刪除不增值環節等方式加強關鍵節點的成本控制;同時,企業還可以基于“制造成本”和“營業收入”的差額分析產品盈利狀況,在產品總成本管理的概念下對設計、制造、營銷、售后等一系列環節的資源消耗信息進行歸集、分攤與整合,保證各項會計信息的精準性。
(三)將成本管理融入業務流程當中
1、研發成本控制
對于制造業企業來說,加大研發設計投入、簡化生產工序也是拓寬企業降成增效的有效策略,因此,制造企業一方面要保證產品的質量與工藝設計要滿足市場需求,走在科學發展前端,才能在市場競爭中占據優勢地位;另一方面,制造業企業也要盡量簡化制造環節,在保證產品質量和功能不發生改變的基礎上適當刪減產品的不必要功能,實現成本與性能的平衡,從源頭上降低生產成本。
2、采購成本控制
以產品價值鏈為核心,制造企業要加強與供應鏈上下游企業之間的合作關系,盡量選擇資信狀況良好、提供物資質量較高的企業進行合作;同時,企業要建立完善的供應商評價體系,主要針對供應商經營資質、工藝技術、產品質量、價格浮動情況以及信用情況等指標進行考核評價,及時更新供應商管理體系,降低采購成本。
3、生產成本控制
加工制造環節是制造業企業成本形成的主要環節,因此,制造業企業在開展成本管理工作的過程中,首先,企業要不斷優化制造設備及生產工藝,通過制定生產計劃、對基層人員進行績效考核等方式全面掌握加工進度,合理配置各項資源,從而達到提升生產效率的目的;其次,為了避免制造過程中因個人操作不當造成的資源浪費或產品返修等問題,企業要加強對內部一線員工的技能培訓,規范生產工序和流程,提升產品整體質量;最后,要想加快物料在生產過程中的周轉速度,企業可以將車間布置成U型生產線,改進物料搬運方法,并及時關注各個車間及生產線的動態,做好物資補給工作,通過減少物資周轉時間來實現生產成本的控制。
4、銷售成本控制
制造業企業要積極推進電子商務營銷模式在企業中的應用,改變傳統的線下營銷模式,充分利用電子信息平臺實現與上下游客戶與企業之間的直接溝通,深入市場需求,及時將銷售情況反饋到產品設計及生產的前端環節,不僅可以降低店鋪租賃費用等成本支出,還可以拓寬消費市場,形成品牌文化,提升企業經濟效益。
(四)充分利用ERP管理系統
基于制造企業對外部市場環境依賴程度較高的特征,企業必須要加大信息化技術的開發與利用,在ERP平臺搭建與開發的過程中,應結合企業業務流程選擇功能更為全面的系統軟件,并實現財務核算模塊與ERP系統的對接,減少會計憑證傳輸及管理程序,提升會計處理效率。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當前市場原材料價格和人工成本逐步攀升的背景下,制造企業必須要重視成本管理,立足于成本管理過程中存在的不足支出,通過完善成本管理體系、改進成本核算方法、加強全過程控制以及信息技術的充分利用等舉措,拓寬企業的盈利空間,提高企業的資源使用價值和產品盈利能力,為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常吉星.淺談制造業的成本控制[J].當代會計,2019(1):127-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