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莉
摘? 要:隨著教育體制改革的不斷推進和實施,高校在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上不斷創新,也將培養學生綜合能力作為高校發展的首要目標。高校體育教育作為素質教育的核心部分,近年來也逐漸呈現出多元化的發展趨勢,從教學內容到教學模式都在不斷進行改革和更新。游泳教學作為高校體育教學中的重要教學內容,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和提升都具有重要意義。本文分析了現階段高校游泳教學現狀,提出了“分層教學”的想法,并論述了如何利用“分層”的思想開展高校游泳教學,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學效率,促進了高校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
關鍵詞:高校? 游泳教學? 分層教學
中圖分類號:G861?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20)01(c)-0168-02
現階段的高校體育教育教學體制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從教學手段到教學內容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游泳課程作為高校體育教學中的重要部分,不僅可以增強學生體質,同時對于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也具有重要意義。相較于其他體育類課程來說,游泳課程經常受到場地和上課人數等客觀條件制約,同時由于學生身體素質的差異,導致游泳課程的教學效果不好,學生對于游泳技能的掌握程度一般。因此,為了提高游泳教學的質量,高校游泳教師也在不斷進行教學模式的更新。分層教學方法在游泳課程中的應用,很大程度上扭轉而來現階段游泳教學中的困境,提高了學生對游泳技能的掌控能力。
1? 高校游泳教學現狀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發展,社會對高校人才培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已經將素質教育作為培養目標。體育課程作為素質教育的核心基礎課程,已經在各高校開展教育教學改革。高校體育教學過程中,游泳課程是其重要部分,對學生身體素質和綜合能力的提升都具有很大的意義。因此,其也是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的重點內容。
首先,游泳課堂不同于一般的體育類課程,由于場地的限制,給教師的課堂教學帶來了一定的難度。在教育教學改革的大力推動下,游泳課堂的教學效果已經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但依然存在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陳舊的現象,難以滿足現階段高校學生的需求,導致一些學生在學習之初興趣濃厚,隨著課程的深入,學習游泳的積極性反而逐漸降低,甚至一些學生對游泳產生了厭煩情緒,對高校游泳課程的教學造成了很大的負面影響,更對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造成了阻礙。
其次,依然存在一些高校教師對游泳教學認識不夠,將游泳課堂單純看做體育鍛煉。自身不游泳理論知識的提升,教學過程也是輕理論重實踐,對游泳相關理論知識和技巧傳授較少。導致一些學生只是進行了動作的重復訓練,對游泳知識了解甚少。另外,由于受到場地等客觀條件的限制,一些高校的游泳課程安排較少,教學內容僅僅能覆蓋一些游泳技能的訓練,對于游泳相關文化和背景的介紹已經一些相關訓練都難以開展,導致一些學生經過一段時間的游泳學習僅能掌握一些基本的動作,這也是造成學生學習積極性下降的一方面原因。
最后,教學過程中,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性差。一些教師依然將自己放置在課堂主體的地位,教學過程中,依然采用傳統的教學方式,講授理論,示范動作,最后是學生訓練。這個過程中,學生只是進行簡單的動作模仿,教師并沒有考慮到學生的實際情況和需求進行教學。導致學生學習興趣不濃,制約了游泳教學效果的提升。
2? 分層教學法概述
針對以上對現階段高校游泳教學現狀的分析,我們提出了在高校游泳課程中開展分層教學的想法。分層教學法是指在班級群體授課的前提下,根據學生實際情況,比如基礎知識、學習能力和知識水平等因素,將學生分成不同層面的學習小組,再根據不同層面的小組指定不同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讓學生在自己能力范圍內最大程度地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從而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分層教學法對于班級群體中差異較大的情況效果較好,其核心就是因材施教。
對于高校游泳教學來說,分層教學法的實施和開展是可行的。主要是學生之間的身體素質和體育技能之間的差異較大,對于游泳技能的掌握程度也存在很大的差異,因此是分層教學開展效果較好的領域。特別是新的體育課程標準提出以來,要求更加關注學生個體之間的差異,使得分層教學法的開展越來越普遍。游泳課程的分層教學是指在游泳教學過程中,根據學生自身身體狀況以及對游泳技能的掌握情況進行分組教學,針對不同的組別分別設定教學內容,力求最大限度地提升教學效果,提升學生對游泳技能的掌握能力。
分層教學的開展并不是簡單進行分組,而是結合教學內容設定相關指標,根據設定的指標對學生進行分組,建立不同的層次。另外,分層也不是一成不變的,根據教學進程的推進,分組也要進行實時調整。比如,對于游泳教學來說,可以根據對游泳技能的掌握情況分成入門組、基礎組和提高組。根據不同的組別設定教學內容,入門組主要進行水性的練習及基本動作的講授;基礎組的學生已經掌握了一些游泳動作,但缺乏技巧性訓練;提高組主要是進行游泳動作的矯正及游泳速度的提升。
3? 分層教學法在高校游泳教學中的應用實施
3.1 結合實際,分層教學
游泳課堂教學開展之前,要針對學生進行實際的調研,主要針對學生身體素質和對游泳技能的掌握情況進行分組。調查發現,很多大學生都或多或少進行過游泳訓練,有的甚至進行過專門的訓練,當然也存在一些對游泳技能一竅不通的學生,這個階段可以通過發放調查問卷的方式進行。教師可以將此作為分組的依據,可以分為入門組、基礎組及提高組。入門組就是完全沒有游泳基礎或者技術動作不正確的學生;基礎組就是掌握了基本的游泳動作,但動作不連貫或者一些動作不規范的同學;提高組就是完全掌握了游泳動作,只需進行技巧性訓練的同學。
3.2 結合分層,確定內容
對于已經確定的分層人員,設定不同的教學內容,讓每個學生都能通過課堂教學得到游泳能力的訓練和提升。對于入門組的學生,更多的教學內容是對水性的熟悉及基本動作要領的傳授,目的是讓學生盡快進入游泳學習的狀態,培養游泳學習的興趣。基礎組,主要進行的是動作的糾正和技巧的訓練,培養自信心,而提高組的教學目的是進行耐力和速度的訓練。
3.3 針對分層,因材施教
有了明確的教學內容和目的,教育過程中就可以結合教學計劃進行教學。基本的游泳動作技巧階段的訓練,對于提高組的同學意義不大,因此這個階段,提高組的同學就可以自行活動,剩下的入門組和基礎組的同學,教師可以更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教師也可以在提高組中選取一些能力較高者加入教師的教學過程,將入門組的同學和提高組結成小組,幫著入門組的同學盡快熟悉水性,掌握基本游泳技巧,達到基礎組的要求。對于基礎組來說,主要是一些游泳動作不熟練,比如蛙泳教學,一些同學對于劃水和腿部動作都比較熟悉,但是換氣技巧不熟練,這樣的同學,主要進行換氣動作的糾正。另外一些動作不連貫的學生,需要進行大量反復的訓練熟悉動作掌握要領。
3.4 分層不同,評價不同
考慮到不同層次的同學教學目的不同,因此,評價指標也不同。比如對于入門級的同學來說,經過一段時間的游泳學習,建立了游泳學習的信心,掌握了基本的游泳動作,教學目的就達到了。而對于基礎組的學生來說,能夠完成老師布置的訓練任務,掌握游泳動作要領和基本技巧,就達到了教學要求。針對不同的層次建立不同的評價標準,一切以學生實際情況為評價的出發點,建立完善的分層評價體系。
4? 結語
分層教學法在高校游泳教學中的應用能夠根據學生實際情況開展教學,有效提高了課堂教學質量,同時充分調動了學生對于游泳學習的積極性,對于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也是十分有益的。
參考文獻
[1] 姜微.“分層法”教學在高校游泳課教學中的作用[J].體育世界:學術版,2017(5):125-126.
[2] 張磊.分層教學在高校游泳教學中的實踐應用[J].科技風,2018(23):64.
[3] 楊潔.分層教學在高校游泳教學中的實踐應用[J].當代體育科技,2019,9(3):8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