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亞紅 高雁
摘 ?要:有效融合讀寫對于小學生語文學習有著非常積極的作用,不僅能夠促使他們閱讀水平的提升,還可以幫助他們獲得更高水平的寫作能力。為此,小學語文老師就必須要在讀寫融合的教學“點”上不斷思考和探索,以此來發現更多的教學實施策略和途徑。
關鍵詞:小學語文;讀寫融合;建構與實施
前言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很多教師都是單純進行對學生們的閱讀訓練和寫作訓練,這種教學方式其實是不利于學生閱讀和寫作水平的提升。相反的,有效融合閱讀訓練和寫作訓練才能夠幫助學生兩項能力的共同進步。為此,小學語文老師就需要合理建構和實施讀寫融合教學,促使學生們能力的綜合發展。
一、把生活帶入閱讀指導中,為寫作提供良好基礎
筆者認為,在學生展開閱讀的過程中,教師不僅需要對學生們進行有效的指導,還應該為他們留出充足的觀察、思考和體會的空間。例如,教師在向學生們講授《白鷺》這篇文章時,便可以充分向學生們介紹白鷺的特點和外形上具有的特色,以此來幫助學生們形成閱讀的積極性。在此基礎之上,教師還可以帶領學生們充分認識文章的寫作特點和寫作方法等,指導學生們對課文進行有效的閱讀。在之后的單元寫作寫作教學過程中,教師便可以引導學生們仔細觀察生活,并相互討論和分享自己的感受,在自己的文章寫作中有效應用《白鷺》這篇文章中所學習到的寫作方法。這樣一來,學生們便可以有寫作參照的標準,從而更加輕松順利的展開作文寫作。同樣的,學生們也可以將這一方法應用到其他類型文章的寫作中去,使自己在語文課文閱讀中學習到的寫作方法得到靈活應用[1]。而且,學生通過對生活現象的仔細觀察,也有利于他們累積寫作素材。
二、以寫促讀,更好地合作創造
就部分語文教師而言,他們認識到閱讀是提高學生寫作水平的有效途徑,那么寫作能否幫助學生們有效提升閱讀水平呢?我認為,答案是肯定的,而且效果十分顯著。之所以這樣回答,主要是學生們要想有感情、流暢地朗讀文章內容,首先還需要對這篇文章進行充分的了解,并且實現與作者的情感共鳴,用與作者相同的情感投入到文章的閱讀中去。而寫作則需要學生們表達出自身的真情實感,能夠使用多種寫作手法來展現出生活中的客觀事物,并且將其精神品質和自身的情感等充分表現出來。通過這種與作者共情的方式,學生們能夠充分發揮遷移能力的作用,從而充分體會作者的思想情感。另外,在日常的寫作訓練中,教師還必須要將以下兩點落實到位:
(一)注重課內閱讀教學的指導
閱讀可以為寫作提供良好的前提條件。為此,在日常的閱讀教學中,教師必須要順應新課程改革,要求學生們在閱讀訓練中形成積累語言的良好習慣。這樣一來,當學生們積累了豐富的語言時,他們便可以更加靈活的展開作文寫作和語言交流。不僅如此,這還有利于學生們語言美感的提升和寫作話語生動性的提升。在課堂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向學生們得到有效的指導,進而積累好語言知識,就必須要將自身的有效指導滲透到教學的多個方面中去,幫助學生們在有效掌握積累方法的同時形成多讀多背的習慣[2]。比如說,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們多次閱讀經典名篇,或者是摘錄優美詞句和完成讀書筆記。另外,語文教材中每一篇課文背后都會出現練習題,這些練習題中包含著很多重要的詞句和優美的詞句,所以,教師應該要求學生們熟讀,最好是能夠默寫這些詞句。
(二)突破思想定勢,寫出自己的特點
小學生的模仿性很強,這也體現在作文寫作上。因為受所閱讀文章的影響,導致學生們很容易被其中的寫作方法所限制,但是作文是通過不斷積累的知識和經驗來完成的。所以,因為思維定勢的關系,學生們很容易受到干擾。為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要讓學生們展開作文的創新寫作。日常的作文指導中,教師應該強調讓學生們不要一味地按照文章中的寫作方式去展開自身的作文寫作,而應該基于自身實際情況,寫出有個性的文章。只有學生們突破思維定勢的局限,才能夠寫出有自身特點和風格的文章。而且,這也更有利于學生們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并促使自身閱讀水平的提升。
三、知情意,吐出自己的情感
所謂知情意,其實就是學生們能夠將自己的情感展現在作文寫作當中,達到真情流露的效果。而且,要想寫出的作文更具真情實感,就必須要要求內容具體且真誠,不能夠讓人感覺虛假做作。比如說,在向學生們講述“我心愛之物”這一寫作內容時,我首先讓學生們對幾篇風格不同的文章進行閱讀和欣賞,要求學生們在閱讀過程中飽含情感,進而確定自己想要寫的文章主題[3]。學生們可以寫自己心愛的物品或者是風景,或是動物等。寫作過程中,學生們可以說出一切自己想說的話,或者是表達出自己的真切情意,不用在乎后果。通過這樣一種方式,學生們便可以先在閱讀中獲得情感,然后帶著情感寫出自己所想要表達的內容。
總結
總而言之,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善于實施讀寫結合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們有效形成融合閱讀與寫作的能力,從而幫助他們在提升閱讀能力的同時促使自身寫作能力的顯著提升。另外,語文教師還應該保持讀寫融合的教學理念,只有這樣,教師才能夠在語文教學課堂上真正落實讀寫結合的教學“點”。
參考文獻:
[1]叢龍梅. 國學教育與小學語文教學的融合策略探討[J]. 華夏教師,2018,(35):26-27.
[2]董菊芳. 小學語文"讀寫融合"的作文教學策略[J]. 考試周刊,2018,(74):49.
[3]王東紅. 以讀促寫,以寫促讀--談小學語文閱讀與寫作教學[J]. 新課程·上旬,2016,(8):120-120.
★ 本文為平涼市教育科學規劃(專項)課題(課題立項號:[2019]PLTZ22)《統編教材小學語文“主題單元讀寫融合”的實踐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