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海艷
摘 要:如今,互聯網已經成為引領行業發展、帶動行業創新的標志。在“互聯網+”背景下,高校財會專業的人才培養方式可以有更多的發展思路。現階段,高校財會專業的人才培養離不開產教融合這一模式,在互聯網等先進技術的助力下,產教融合會發揮出更大的作用,高校財會專業教學會得到更多優秀資源的支持,有效提高教學質量。因此,以“互聯網+”為視角,進一步分析產教融合財會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旨在培養出更多財會精英人才。
關鍵詞:互聯網+;財會專業;產教融合;人才培養
中圖分類號:G434;F239.0-4? ? ? 文獻標志碼:A? ? ? 文章編號:1673-291X(2020)02-0088-02
引言
如今,互聯網可謂無處不在。互聯網帶給人們的是足不出戶即可享受購物、閱讀、工作、學習的樂趣,為人們展示出科技創新所帶來的精彩世界;各種智能手機、智能家居可以方便人們的生活,使人們感受到互聯網的神奇魅力。自2015年李克強總理提出“互聯網+”的行動計劃以來,短短幾年之內,“互聯網+”的理念迅速滲透到各個行業之中,當傳統行業與最新的互聯網相結合后,就獲得了前所未有的突破,可以說,醫療、銀行、教育等行業均因此而獲得創新發展的機遇。財會專業在互聯網的引導下,其人才培養模式正在不斷改進。在財會專業中,產教融合是一種比較新穎的教育方式,重視將專業和產業相結合,保證人才得到針對性培養。本文主要就“互聯網+”背景下財會專業產教融合人才培養模式進行探討,旨在為企業培養出合格的人才。
一、“互聯網+”背景下高校開展產教融合的必要性
高校在培養人才的過程中,既要保證相關課程滿足學生的需求,還要充分利用有效的資源為學生創造良好的條件,使學生能夠得到更加全面的培養。高校培養人才的目的是為企業和社會輸送優秀的人才,因此,要保證學生有專業的知識和實踐能力,提高學生的職業素養,保證學校有良好的就業率,并滿足企業對于人才的需求。高校加強產教融合人才模式的應用,可以解決現階段課程安排不合理、學生對專業知識不感興趣等問題。同時,在互聯網的沖擊下,高校人才培養模式必須要盡快實現轉型。采用先進的互聯網技術可以促進高校加快產教融合的進程,提高人才培養的效率,保證人才質量。
二、財會專業產教融合的優勢
產教融合,顧名思義就是將產業和教學有機結合,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滿足企業的人才需求,使學生能夠順利就業。通過應用產教融合模式,學生既可以掌握扎實的理論知識,又可以掌握先進的技術,擁有更加強大的競爭力。產教融合可以保證教學與時俱進,充分結合企業的實際情況對學生進行針對性培養。在教學中融入企業和學校的優秀資源,解決人才培養中存在的痛點,保證畢業生的素質更上一層樓。
在財會專業中開展產教融合人才培養的方式,可以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學生既可以學習,又可以提前感知企業的環境,了解相關崗位的各項要求。產教融合可以保證學校和企業充分合作,使學生能夠提前掌握相應的技能,企業也可以獲得所需人才。在產教融合的模式下,財會專業對于教師的要求更高,教師既要掌握理論知識,還要具備實踐能力。在這一過程中,教師會不斷學習,努力提高自身教學水平,全面保證財會專業教學質量。
三、財會專業產教融合模式存在的不足
第一,一部分高校的教師和管理人員并沒有充分意識到產教融合的重要性,教學和管理的觀念比較傳統,從而導致產教融合的模式在應用的過程中存在走形式的問題,無法發揮出應有的作用。第二,一部分高校缺乏完善的制度,對產教融合的具體應用效果缺乏監督和評價,以致無法了解產教融合模式存在的問題與亟待改進之處,難以獲得進步。第三,由于產教融合,教學模式發展的時間比較短,許多企業并沒有意識到這一教學模式所帶來的優勢,導致企業對于產教融合缺乏熱情,影響財會專業的人才培養效果。第四,產教融合的方式比較單一,沒有考慮到企業和學校的實際情況,在培養人才時缺乏針對性和實效性。
四、“互聯網+”對財會專業人才培養的影響
(一)學習更加方便快捷
財會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在互聯網的影響下正變得日益多樣化。對于學生而言,互聯網所帶來的優勢比較多,可以保證其學習更加方便,只需通過互聯網即可實現在線學習,對知識進行查缺補漏或提前預習,使得知識學習不再受到時間和地點的限制。學生可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與需求選擇相應的內容進行學習,這樣不僅可以提高學習效率,還可以保證學習質量,對于財會專業人才培養而言無疑大有幫助。
(二)充分實現資源共享
隨著互聯網的飛速發展,我國許多課程可以在互聯網上得到有效的傳播和共享。互聯網有著極快的傳播速度,相關人員可隨時隨地借助網絡下載需要的資源。財會專業同樣受到互聯網的影響,其相關課程資源可以及時分享給學生,使學生能夠隨時隨地進行學習。
(三)實現互動
財會專業教師可以借助互聯網了解學生的學習需求與興趣愛好,保證教學的針對性。學生可以利用互聯網向教師進行咨詢,教師也可以隨時進行解答。同時學生還可以借助微信群和論壇與其他學生進行溝通和學習,實現充分互動,提高學習效率,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五、產教融合人才培養模式在“互聯網+”背景下的改進對策
(一)利用先進技術提高學生的積極性
教師要充分利用互聯網等先進的技術,提高財會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豐富教學內容,激發學生的參與積極性。財會專業教學對于學生的實踐能力提出較高的要求,在開展產教融合教學時,教師要不斷轉變教學觀念,加強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可以結合先進的多媒體技術輔助財會專業教學,利用真實的工作視頻使學生能夠了解財務工作原理。學生通過觀察視頻就可以掌握相應的要求,并將知識以潛移默化的方式牢記心中。
(二)通過互聯網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學校可以借助互聯網建立專門的移動終端學習平臺,使財會專業的學生能夠自覺參與到學習之中。在這一平臺上,學生可以自行搜索相應的課程和內容進行學習,在課余時間學生可以通過學習提高自身技能。為保證財會專業的學生了解本專業職業的現狀,學生可以通過論壇和直播聊天等方式與優秀的前輩和學長進行交流,方便學生做好充分的應聘與就業準備。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到與財會專業有關的競賽之中,使學生能夠通過參與比賽提高自身的素質,并且對財會專業學習更有興趣,激發自身主觀能動性,敢于面對多種挑戰,這樣就可以保證學生在走進企業后依然會保持良好的狀態。
(三)堅持產教融合路線
學校要加強與企業的合作,堅持走產教融合路線,為培養高素質財會人才奠定堅實的基礎。為保證產教融合教學模式落到實處,學校要制定相應的制度,加大監督力度,對產教融合進行合理的評估。要充分發揮互聯網的優勢,建立專業的產教融合教學平臺,使學生、教師和企業能夠通過這一平臺隨時進行溝通和交流。學校要結合企業的要求設置教學內容,合理安排課時,保證培養出的人才能夠滿足企業的各項要求。
(四)企業要積極參與產教融合
學校在與企業進行合作時要保證企業可以充分參與其中,充分發揮出學校和企業各自的優勢,實現對人才的培養。企業要考慮到長遠的利益,充分意識到產教融合的優勢,以及這種教學方式能夠為企業所帶來的價值。要善于應用互聯網與學校和學生進行及時的溝通,保證學生能夠有完善的互聯網意識,并學會應用互聯網解決工作中的問題。
結語
總之,財會專業產教融合人才培養模式的應用需要企業、學校和學生的共同參與。學校要明確人才培養的目標,制訂完善的人才培養計劃,充分踐行產教融合的理念,加強與企業的合作,使企業能夠配合學校對財會專業的學生進行針對性培養。在“互聯網+”背景下,要轉變傳統的思想觀念,應用先進的技術,為學生提供更加完善的學習平臺,保證學生的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參考文獻:
[1]? 宋依蔓.互聯網+背景下“產教融合”的財會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科技創新與生產力,2019,(3).
[2]? 黃琳.基于“互聯網+”背景下財會專業:產教融合“的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黑龍江科學,201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