乃戈莫阿娘
摘要:小學音樂教學是學生接觸和學習音樂的重要階段,對于學生音樂素養以及審美能力的培養都有著重要的作用。但傳統的小學音樂教學重視知識技能和忽略情感培養、重形式而輕內容,這就導致小學音樂課堂的效率很低。而情景教學就是一種非常符合小學生身心發展的教學發展,它能有效的引導學生融入到教學中,提升學生的興趣,引發學生的共鳴。因此,運用情景教學法可以創建活躍、有趣的音樂課堂,使學生沉浸在音樂藝術當中,從而建設高效的小學音樂課堂。
關鍵詞:情景教學;小學音樂;音樂教學;運用
音樂教學是小學教學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并且隨著素質教育改革的推行,音樂在小學教學中的地位也在逐漸加強。因此在音樂教學中,我們可以利用情景教學法可以喚起學生的內心情感,從而發揮學生的主體性。作為小學音樂教師,應該學會充分發掘教材中的音樂因素,創設美妙動人的藝術情景,讓學生享受音樂,感知音樂,從而培養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以及審美情趣。接下來,筆者就結合自身多年的小學音樂教學實踐,從創設表演情景,感受音樂獨特魅力;創設生活情景,培養學生音樂節奏;創設樂器情景,提升學生音樂素養三個方面,談一談情景教學在小學音樂課中的運用。
一、創設表演情景,感受音樂獨特魅力
尼采認為:沒有音樂,生命是沒有價值的,音樂是一種偉大的藝術形式,蘊含著獨特的藝術魅力。音樂不僅是可以用來聽的藝術,也是一種可以表演的藝術。古希臘創造了偉大的希臘悲劇,正是因為古希臘人載歌載舞,在音樂中汲取了豐富的靈感。音樂不是靜止的,而是動感的、富有生命力的。小學生的特點是活潑好動,教師可以在音樂欣賞課中讓學生進行音樂表演,或唱或跳,根據音樂的內容編排以一種簡單的舞蹈,讓學生來學習。在表演過程中教師要注意讓那些內向的孩子也參與進來,讓所有學生能夠沉浸在美妙的音樂表演中。
例如,在教學《蝸牛與黃鸝鳥》這首歌時,就可以創造表演情景來進行教學。這首歌曲中除了蝸牛與黃鸝鳥之外,還有大樹以及其他的一些小生物,讓學生進行角色扮演。播放音樂,讓學生表現這些生物的狀態,進行情景模擬。教師可以給學生配上相應的道具,比如讓學生戴上小蝸牛的帽子。在第二遍的歌曲中,可以讓學生隨意載歌載舞,讓所有人都參與到音樂的表演中,教師也要和學生一起歌唱、跳舞。通過這樣的表演形式,不僅讓學生對這首歌曲更深入地賞析,也讓學生感受到了音樂獨特的魅力。
二、創設生活情景,培養學生音樂節奏
生活為我們的小學音樂教學提供了很多可以借鑒的創意,如廈門六中合唱團的杯子擊拍伴奏《稻香》,英國組合Lulu and the Lampshades的擊拍杯子的歌曲伴奏等,小學音樂教師可以充分借鑒這些富有創意的音樂伴奏。這些節目巧妙的用杯子配合拍掌來制造出镲、軍鼓、底鼓的效果,從而打基礎具有獨特律動感的節奏。用杯子作為打擊樂可以使小學生在生活的場景中進行學習,可以充分發掘學生的音樂才華,寓教于樂。
例如,筆者選取了羅大佑一首節奏感較強的歌曲《童年》,對其進行杯子打擊伴奏的編排。在課上,筆者讓學生練習了杯子的基本擊拍方法,對節奏的強弱變化與對應的分解動作進行了講解。邊示范邊教學,引導學生試著加上拍手、跺腳等動作,嘗試試著用多個聲部為歌曲伴奏。在教學過程中使學生先對音樂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三、創設樂器情景,提升學生音樂素養
音樂器材的使用在音樂教學中是非常關鍵的,如果我們能夠靈活的運用音樂器材,就能激發學生的課堂學習積極性與表現的熱情,進而激發學生的音樂學習與創造能力。因此,小學音樂教師便可以充分利用一些強烈而且富有節奏感的音樂器材來進行課堂輔助教學,讓學生認識這些器材并了解他們的節奏特點和演奏方法,并在此基礎上指導學生使用這些音樂器材來表現音樂、進行音樂創造,使學生能夠在實踐中感悟和體會音樂的節奏,獲得學習上的滿足,拓展學生的音樂能力,促進學生音樂素養的有效提升。
例如,在教學《牧童》這首歌時,這一課的教學目標就是:我們要教會學生這首歌曲,并引導學生掌握歌曲中的大跳旋律和切分節奏,并且要注重培養學生三度音程的二聲部演唱能力。因此,在教學中筆者就為學生引用了一些樂器,通過樂器的演奏來增強學生的音感。首先,筆者針對本首歌曲展開教學,讓學生了解切分節奏的演唱方法,然后,筆者再通過一些樂器學生進行伴奏,讓學生在筆者的伴奏下嘗試演唱,進而增強學生的演唱技巧。這樣一來,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筆者通過巧妙利用音樂器材,提升了學生的音樂素養。
總而言之,在小學音樂教學中,情景教學有著其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因此,作為小學階段的音樂教師,我們就要加強對于情景教學的創設,提升教學的形式的多樣性,進而提升學生的音樂素養,并為學生今后的音樂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蔡銀花.借助情景表演 ?促進小學音樂教學[J].名師在線,2019(32):69-70.
[2]宋以芳.情境教學模式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9(29):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