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詩健
摘要: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常存在這樣一個現象:多數學生做數學題時想方設法去解題,但解題后沒有進行歸納總結,也就是沒有把解題前的探索與解題后的反思緊密地結合起來,達不到提高解題能力的理想效果.事實上,就優化數學解題思維、提高解題能力的重要性而言,解題后的反思不亞于解題前的探索.因為解題后的反思過程是學生自覺地對自身活動進行回顧、思考、總結、評價和調節的過程。鑒于此,本文將對.初中數學解題后的反思策略進行研究,以供從業教師參考。
關鍵詞:初中數學;解題后;反思策略
引言
初中數學有一定的學習難度,重視學生反思能力的培養是促進學生數學思維發展完善的重要途徑,是新時期創新教學方式、提高學生數學學習效果的重要方式。反思能力的培養不僅對于學生的數學學習有著極大的幫助,在學生的未來發展方面也同樣發揮著重要作用。
一、初中數學教學解題后進行反思的重要意義
(一)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在當下的初中數學教學中,很多學生都沒有養成正確的學習習慣,課上學習的過程中主要依靠教師的講解,始終處于被動接受知識的狀態,在當下的教學中,部分學生只重視新知識的學習,忽視了對日常學習和解題過程的反思,導致學生學習效率低下,經常會受到常見題型的影響。長此以往還會導致學生養成惰性心理,這樣當學生獨自面對問題的時候,其往往不知道該怎么解,也就會出現錯題。
(二)提高學生邏輯思維能力
數學是一門邏輯思維能力要求非常高的學科,但是部分學生缺乏邏輯思維能力,在學習中往往會通過慣用的邏輯去面對所有的問題,這樣必然會導致學生出現錯題。除此之外,在當下的教學中,部分學生由于缺乏反思能力,導致其受到之前學習內容的影響。比如,當學到圓的面積相關內容時,很多學生都會下意識地認為圓的面積計算公式是3.14R2,但是初中學到的新知識是πr2,這時候很多學生都會以為3.14就是圓周率,這主要就是學生對當下數學學習環境缺乏反思意識導致的。
(三)提高學生對新知識的理解能力
初中數學學習的過程是汲取與消化的雙重過程,但是在當下的教學中,很多教師都只注重新知識的教學,將學生復習的工作放到了課下,由學生自行解決。雖然這樣為新課的講解提供了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但是長此以往會導致學生忽視復習工作,基礎打不好必然會出現錯題。
二、初中生數學反思能力培養現狀分析
目前,我國整體教育理念開始發生轉變,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依然存在著一些問題,限制著學生反思能力等綜合能力的培養。首先,教學體系的不健全,以及教學方式的單一性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學生的反思能力培養。一些教師缺乏尊重學生主體地位的意識,學生的主體作用得不到發揮,極大地約束了學生反思能力的培養。其次,教學方式導致學生的學習興趣不高,對于初中數學的厭煩感、畏懼感越發明顯,不利于學生反思能力的培養。
三、初中數學教學中落實反思教學法的具體措施
(一)預習中的反思能力培養
預習是提高學習效果的前提和基礎。通過課前預習,學生能夠對新的知識有一個提前的感知,同時也跟容易完成新知識與舊知識的融合與銜接。因此,預習環節中的反思能力培養作用不可忽視。在預習過程中,教師要加強對學生多問“為什么”思維習慣的培養。在長期的問為什么過程中,學生反思能力的培養會有所提高。此外,通過預習環節對新知識的了解,學生就能更加順利、更加高效地完成對新知識的掌握和轉化,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效果,培養出除反思能力之外的更多的學習能力。在實際的預習過程中,教師需要對學生提出一定的要求,首先,要求學生結合自身的學習情況來制定出最符合自己情況的預習方案;其次,要求學生在預習過程中對自己遇到的問題進行記錄,在預習完成后,嘗試對這些問題進行回答和解決。
(二)課上反思
反思性學習本身具備監控功能,教師可引導學生對“新的學習課題”進行反思.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對“新知的探索過程”進行反思,發現解決問題的方法,提高認知能力.教師也可引導學生對“探索結果”進行反思,有利于學生深化認知,提高轉化能力.教師也可引導學生對“課堂反饋練習中的錯誤”進行反思.課堂反饋練習是教師對學生學習情況的直觀評價方式,因此,課堂反饋練習環節對教師和學生而言都極為重要,特別是學生在課堂反饋練習中表現出的錯誤更加值得教師的關注.教師也可以引導學生對“課堂小結”進行反思.課堂小結是對一節課知識的提煉和總結,教師在課堂小結這個環節中可以安排學生反思整堂課的得與失,引導學生從解決問題的角度、方法、思維策略等方面進行反思,既可以幫助學生對知識進行梳理、對方法進行提煉,將知識內化,融入自身的知識結構,培養學生歸納、概括的能力,也可以讓學生認識到自己在整堂課的學習中存在的不足,有利于學生在課后及時彌補,完善認知結構.
(三)課后復習中的反思能力培養
課后復習是鞏固知識、保障知識掌握度的重要環節。在初中數學的教學中,教師只是起到輔助的作用,學生作為學習中的主體,必須要充分發揮出主動性。因此,教師要充分培養學生的課后復習習慣,在復習過程中對學生的反思能力進行培養。對于課后復習而言,教師首先要做的是確保課堂教學的效率,在保證教學內容的同時降低對時間的消耗。在課堂結束前,教師要重視對學生自行對課堂內容進行回憶的引導,幫助學生初步了解自己對所學知識的掌握情況,有利于對所學知識的查漏補缺,以此來培養學生的反思能力。其次,教師要強調筆記的重要性,鼓勵學生利用課堂筆記來對數學知識進行反思,并結合數學習題進行反思應用,在應用的過程中發現自己在數學知識掌握和理解上的不足,完成反思能力的培養。
結束語
總之,解題反思就是解題后圍繞審題、解題思路、解題方法等,展開多角度、多層次的反思,而不是簡單的回顧.科學的解題反思是提高學生解題能力的有效方式.
參考文獻
[1]林碧姬.例談解題后反思對初中生解題能力的培養[J].名師在線,2019(20):25-26.
[2]李娜.如何培養初中學生數學解題反思能力[N].太行日報,2019-05-21(007).
[3]吳秀純.如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解題能力[J].科普童話,2018(43):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