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新瑞
摘 ? 要: 信息化技術的蓬勃發展,影響高職英語教育教學改革,為高職公共英語課教學模式的創新提供了新的發展機遇。合理利用信息化技術,可使高職公共英語課的教學質量得到大幅提高。本文通過分析高職公共英語課信息化應用的意義和可行性,以及目前存在的問題,對信息化技術的應用提出相應的策略。
關鍵詞: 高職公共英語課 ? 信息化技術 ? 教學應用
一、高職公共英語課信息化技術應用的意義與可行性
1.高職公共英語課信息化技術應用的意義。
高職公共英語課作為高職院校開設的一門基礎必修課程,教學目標是培養學生在未來工作中的語言應用和交流能力,教學過程更加突出實踐性的特點。傳統的高職英語課堂教學,教師過于注重語言點的講授,過于強調語言輸入,學生在課堂上練習的時間有限,語言輸出效果不佳。信息化技術的應用,首先在教學主體角色的轉換上,幫助學生成為學習主體,教師幫助學生自我探究學習,增強學習效果;其次,在教學資源的搜集、甄選方面具有極大的優勢,幫助教師快速獲取教學資源,篩選處理,并能及時傳遞分享給學生,使教學資源得到合理化利用;再次,利用信息化技術有效推進課堂教學模式創新,教學策略選擇范圍更大,教學形式更具多樣化。另外,信息化技術能夠提高課堂教學監督管理效率和質量,利用信息化教學平臺進行數據化、實時性的教學評價和反饋,拓寬評價維度和深度,更有利于跟蹤、監督學生的學習過程和變化。
2.高職公共英語課信息化技術應用的可行性。
(1)從國家政策引導方面來看,隨著信息化技術在高職教育中的作用和優勢日益凸顯,國家加快推進高職教育信息化的發展,先后出臺了與職業教育信息化相關的一系列重要文件,《教育信息化十年發展規劃(2011—2020年)》中提出:“推進信息技術與教學融合,利用信息技術開展啟發式、探究式、討論式和參與式教學。”①這些文件的出臺為信息化技術在高職教學中的應用提供了堅實的政策保障和支撐。《高職英語教學基本要求》指出:“各學校應該積極引進和運用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等現代化教學方法,構建適合學生個性化學習、自主學習的新型教學模式。”②由此可見,信息技術作為常規的教學手段和方式,融入日常教學過程中是大勢所趨、勢在必行。
(2)從高職院校校園信息化建設來看,首先,各學院加大信息化硬件條件建設,投入物力、財力,配備各種信息化教學設備,為信息化技術在高職英語課程中的應用創造良好的環境。其次,各院校注重信息化網絡教學資源的建設,鼓勵教師積極投入教學資源的開發和設計中,完善網絡課程建設。再次,各高職學院加大對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的培訓,制定相應的考評和激勵機制,鼓勵教師外出培訓和參賽,加強教師間的合作交流,為教師學習先進信息化教學理念搭建平臺。
(3)從信息化技術發展進程來看,各種致力于開發信息化學習平臺的公司在近年來大規模建立和興起,各種網絡教學軟件和平臺如雨后春筍般出現,為高職英語教師的信息化技術使用拓寬了選擇范圍,豐富了信息化教學手段。
二、高職公共英語課信息化技術應用的現狀及問題
1.信息化技術理念有待提高,基礎理論知識積累不充足。
隨著信息化教學不斷發展,大部分高職英語教師意識到了信息化技術在高職公共英語課堂中應用的必要性,部分教師由于長期依靠傳統的教學模式,對信息化技術在構建英語語言學習環境,語言學習效果反饋等方面的作用持懷疑態度,教師長期固化的教學思想在短時間內難以轉變,對信息化教學的理解和實踐還不夠深入。另一方面信息化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必須以熟練掌握信息化技術基礎知識和理論為前提,這些內容的學習要花費一定的時間和精力,部分教師由于繁重的教學任務和家庭生活負擔,不愿投入額外的精力系統學習基礎理論知識,從側面說明,教師對信息化教學發展趨勢和目前信息化教學要求認識不足,對自身的職業發展缺少規劃,缺乏職業危機感。
2.信息化技術的應用停留在表面,沒有真正用于教學創新。
信息化技術應用于高職英語教學的程度并不高,一方面由于教師沒有全面理解信息化教學的內涵,在信息化技術應用過程中,仍然以傳統教學模式為框架,在此基礎上松散地添加一些信息化手段,以此完成信息化技術應用的要求。另一方面信息化技術的應用沒有真正解決和突破教學重難點,主要是教師在設計整個教學過程中,并沒有站在信息化教學角度宏觀認真研究整個課程內容的特點,學生的學習需求,以及信息化技術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起到的作用,導致信息化技術手段在教學中的應用產生了偏差,不需要使用的地方使用了信息化手段。比如一些App上的舉手回答問題的功能,完全可以通過正常舉手完成活動,使用信息化技術反而畫蛇添足;一些需要使用信息化技術手段的教學內容,卻沒有任何相關設計。這種信息化技術應用的粗放型和偏差,根本無法起到推動教學創新的作用。
3.信息化技術的應用不能覆蓋教學全過程,教學設計缺乏合理性。
目前,大部分公共英語課堂教學信息化技術的使用主要集中體現在教師語言點講解上,教師利用信息化辦公軟件制作與教學內容相關的課件,在課件中添加大量的圖片、音頻、視頻,僅有視覺感官刺激,填鴨式地輸入教學內容,這種教學形式與傳統教學形式在實質上別無二致,忽視了英語教學的主要目的,沒有將培養學生的語言實踐能力作為整個教學過程設計的導向,信息化技術沒有應用到最關鍵的學生自主學習過程中,沒有在語言輸出的練習環節發揮作用,信息化技術應用在教學中的重要一環缺失,反映出教師教學設計缺乏系統性、邏輯性和整體性,沒有將信息化技術落實到教學實踐中。
4.信息化技術的應用和教學監督管理沒有有機結合。
在目前信息化高職公共英語課教學中,網絡的使用是普遍現象,以計算機、手機作為信息化學習工具,已成常態化趨勢。由于高職學生學習自覺性和主動性稍差,使用這些設備時,難免有些同學放松學習狀態,或者延遲學習進度,尤其是在課前預習和課后復習環節,沒有教師隨時隨地的監督,學習效果大打折扣。課前和課后教師利用信息化技術對學生的學習過程進行檢查和反饋的力度遠小于課堂教學,沒有利用信息化技術合理設計監督和管理環節的具體形式和內容,都是教學監督管理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
三、高職公共英語課信息化技術應用策略
1.轉變理念,加強英語教師信息化技術基礎理論知識的學習和培訓。
首先,要切實提高信息化素養,主動認識到提高信息化技術在目前教育教學環境發展大背景下的迫切性和必需性,自覺學習和掌握信息化技術及理論。在學習信息化理論的同時,了解信息技術的發展趨勢,學習具體信息化技能知識,掌握各種信息化軟件的使用和硬件的操作,為信息化技術應用于英語教學奠定技術基礎。其次,從學校管理層面來看,應該加強對英語教師信息化技術的系統培訓,培訓內容除了基礎的信息化知識外,更應該注重培養教師利用信息化技術優化英語課堂教學,整合信息化技術和高職英語課程內容等方面的能力,才能真正達到信息化技術應用于英語教學的目的。
2.利用信息化技術打破傳統教學模式,創新教學模式。
糾正對信息化技術在高職公共英語課中應用的認識偏差,信息技術的應用不能隨意化和碎片化,教師應該在學習信息化教學理論的基礎上,以英語教學理論為指導,利用信息技術構建推進學生主動學習、自我探索的學習模式和教學模式,為學生營造語言氛圍和學習環境;利用信息化軟件,如學習平臺的互動活動、資源分享等功能,QQ、微信的及時聯絡等功能加強教學過程中的師生互動、生生互動。
此外,利用遠程技術引入校外行業企業專家資源,有針對性地幫助學生解決語言學習中的難點,也可以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了解行業企業對于英語能力的要求,使教學模式的構建更具有職業導向性,更能體現信息化技術應用的價值。
3.擴大信息化技術在教學過程中的覆蓋范圍,與教學內容深層次結合。
將信息化技術融入教學過程的各個方面,不僅在教師講授環節,通過信息化技術增加講解的生動性和趣味性,更應該在學生自主學習過程中加大信息化技術的支持,在聽、說、讀、寫、譯的練習中,增加耳眼口鼻多感官學習刺激,幫助學生全面提高英語語言綜合能力。課前利用信息化技術了解學生的學習需求和期望,引導學生發現學習問題;課中通過網絡學習平臺集中進行語言訓練,強化學習重點;課后,利用信息化技術設計趣味性高的復習任務,延續學生的學習熱情,拓展學生的學習時間。在應用信息化技術的過程中,注重選擇合適的教學策略,將信息化技術與教學策略有機融合,將信息化技術在教學中應用的價值體現出來,達到優化教學的目的。
4.強化信息化技術在教學過程中的監督管理作用。
信息化技術在高職英語教學中的應用,不應該忽略和放松對學生學習過程的監督管理。首先,借助信息化學習平臺對學生的學習內容和過程進行評價,制定合理的評價標準。目前各種學習平臺在評價功能上都配備一定的可參考性的指標,教師應該結合學生的特點和課程學習內容,篩選和添加最有針對性的指標,制定最終評價標準。同時,教師應該充分利用網絡教學平臺學習數據的存儲功能,保持評價數據跟蹤的長期性,并及時給予學習反饋,加強監督管理效果。
四、結語
信息化技術在高職公共英語課中的應用,不是單純的技術手段的累加,一定要結合高職英語教學的特點和要求,結合適當的教學策略,遵循英語教學規律和原則,利用信息化手段創新英語教學模式,真正提高高職公共英語課的教學質量。
注釋:
①華曉奕.信息化視角下的高職英語教師教學能力提升策略[J].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16(12).
②毛春華.高職英語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發展策略研究[J].科教文匯,2019(3).
參考文獻:
[1]華曉奕.信息化視角下的高職英語教師教學能力提升策略[J].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16(12).
[2]毛春華.高職英語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發展策略研究[J].科教文匯,2019(3).
[3]王培榮.信息化技術在高職公共英語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湖北農機化,2019(20).
[4]李煜涵.基于信息化技術的高職英語教學現狀及應用分析[J].海外英語,2019(23).
[5]伍劍蓉.現代信息技術視野下高職英語教學優化策略[J].廣西民族師范學院學報,2020(4).
本文系天津市高等職業技術教育研究會2019年度課題
《高職公共英語課信息化技術有效應用及教學模式創新研究》(課題編號2020-3025)階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