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數學是一門基礎性學科,在一定程度上能夠鍛煉學生思維能力,能夠幫助我們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在數學課堂上,教師想要實現高效的課堂教學,需要找到能夠激發學生學習動力的外在因素,精心設計教學內容,還需要學生發揮自己聰明智慧來解決相關問題,能夠深入挖掘數學知識的本質,掌握數學概念,真正意義上使數學課堂成為發展學生智慧的課堂,提升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為今后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在本次探討中,我們以構建小學數學智慧課堂為核心,了解智慧課堂及其創建的意義,并分析出構建智慧課堂的相應策略,以期切實激活學生的數學思維,促進教學活動的有效實施。
關鍵詞:小學數學,智慧課堂,構建措施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教育教學方法層出不窮,小學數學教學也是如此。在教學中,教師的職能不再局限于傳道受業解惑也,還應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啟迪智慧,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在這樣的背景下,智慧課堂逐漸成為教師、家長及學生的焦點之一。
一、 小學數學智慧課堂的特點
教學課堂具有復雜性、動態性,相同的內容,不同的情境,不同的學生,不同的策略呈現出不同的效果。因此,教師在教學時,應充分了解學生,根據實際情況設計出科學有效的教學方案,獲得最好的教學效果,構建智慧課堂。
(一)實踐性
正所謂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在小學數學的教學中,課堂中有很多的內容都需要學生動手實踐,在實踐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不斷提升邏輯思維能力,促進學生的成長。
(二)創新性
事物想要不斷地向前發展只有不斷地創新再創新。在小學教學中,傳統的教學模式是灌輸式教育,學生的積極性較低。針對此現象,創新教育方式是教師的首要任務,通過創新改革傳統教學,改變教學氛圍,促進學生和教師的雙向發展。
(三)情境性
良好的教學情境有助于教學活動的順利實施,能夠讓邏輯性強、思維性強的數學概念更好理解。智慧課堂的情境性能夠激發出學生的很多想法,模擬出現實生活中數學的例子,讓學生切身感受數學的魅力。
(四)復雜性
在小學階段,學生的心智尚未成熟,數學需要具有較強的邏輯思維能力,因此對學生來說學好數學有些困難。教師在授課過程中要依據學生特點為學生量身打造專屬課堂,讓學生能夠輕松學習,提升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
二、 在小學數學中創建智慧課堂的意義
(一)提高教師執教水平
隨著智慧課堂教學模式的不斷展開,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須具有較高的專業水平及相關證書,在傳授知識之余也能夠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世界觀,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二)培養學生思考能力
數學具有較強的邏輯性、思維性,數學知識及概念較為抽象。小學階段的學生正處于發育階段,在數學思維轉換方面具有一定困難。教師可以依據學生實際情況挑出重點內容進行講解,以期提高學習效率,達成學習目標。
(三)探索數學教學規律
在新課改的背景下,智慧課堂應用于很多科目的教學中。科目不同,則創建的智慧課堂形式有所不同,多樣化的課堂推動了智慧課堂的進步。教師在創建智慧課堂的過程中,能夠對教學規律做進一步深入了解,有助于學生成績的提高。
三、 構建小學數學智慧課堂的策略
小學數學智慧課堂的構建能夠有效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提升教師執教水平。基于此,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構建智慧課堂。
(一)鼓勵學生發言思考
在傳統的教學中,教師是課堂的主體,學生只需跟著教師的思路走就可以,屬于典型的灌輸式教育,學生是被動接受知識,這對于活潑好動的小學生來說并不是好事,他們的思考方式、發散思維等受到了限制。在應試教育的背景下,教師為了完成教學目標及任務,在課堂上留給學生獨立思考的時間少之又少。為了智慧課堂的構建,教師的首要任務是轉變教學理念,逐步讓學生成為課堂主體,讓學生積極地參與到課堂教學,能夠獨立自主地學習,遇到問題也能夠大膽地發表自己的見解。教師可以從旁引導、輔助學生,讓學生能夠從多個角度理解數學知識,對數學知識進行剖析,把握概念。例如在《軸對稱》一課中,教師可以先讓學生觀察周圍的事物或者思考一下常用物品有哪些是相互對稱的,并引導學生在課堂上大膽發言,教師再適時的銜接教學內容。以提問的方式開始教學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熱情,學生渴望得到他人的贊賞會積極主動地將自己的看法表達出來。學生大膽發言、思考,讓原本枯燥的課堂變得活躍,有助于智慧課堂的構建。
(二)鼓勵學生動手探究
正所謂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小學數學課堂也是如此,探索能力、創新能力的培養是課堂教學目標之一。小學生生性活潑,喜歡動手實操,學校學到的知識回家后會迫不及待地向家人展示,在小學數學的教學中教師可以針對教學內容設置學生動手操作的環節,發揮學生指尖的魅力,讓學生在實際操作中感受知識的用途,體會學習的樂趣,培養學生探索能力、創新能力。教師在課堂上充當輔助者的角色,引導學生探索數學知識的本質,能夠獨立的對知識內容進行歸納和總結,把握切實有效的數學方法,提升學習成效。例如在《角的度量(二)》的教學中,在前一堂課教師已經講解了量角器的使用方法,讓學生準備好自己的量角器及三角板,可以給學生布置任務畫一個120度的角的任務,引導學生思考不借助量角器如何畫出這個角。學生通過自主探索,主動地創新思考,發現可以借助三角板,三角板的三個角度分別是90°、60°、30°,可以將90°和30°的角拼在一起,也可以將兩個60°合并在一起,兩種方法都能夠畫出120°的角。通過學生獨立思考,提高了學生的創新能力,進一步推進智慧課堂的構建。
(三)開展小組合作學習
小組合作學習,顧名思義,就是以合作學習小組為基本形式,在課堂上與學生互動,促進學生學習,以團體的成績為評價標準,共同達成教學目標的教學活動。在課堂上教師以小組為重要的推動性,讓小組成員相互協調、配合完成目標。這樣的教學模式將傳統的師生間的單向交流轉變為教師與小組間的交流、團體與團體間的交流,組內的協作交流。小組合作學習是一種新型教學模式,顯著的突出了學生在課堂上的主導地位。它有助于開發學生智力、挖掘學生潛能,培養學生的合作及創新能力,也能夠讓學生明白團結協作的精神。在小學數學智慧課堂中開展合作學習,能夠通過學生間的相互交流了解他人的思維方式,有助于對知識點的深刻理解,促進創新思維的發展。教師可以根據學生個性特征、學習能力、動手能力等方面的綜合素質進行分組,保證每個小組都有優、亮等不同層級的學生,使小組各成員之間處于優勢互補狀態。例如在《參觀花圃》一課的教學中,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小組合作學習。教師在講解完數學知識概念后,讓學生以小組形式進行發言,將自己對概念的理解表達出來,通過小組合作探討學習,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更加深刻,掌握了計算的方式,取長補短,讓智慧課堂激發學生的潛力。
(四)創設教學生活情境
在小學數學中,情境教學是常見的教學方法之一。生活中處處充滿數學,數學教學應回歸生活。數學成績固然很重要,但是如果數學脫離了生活,數學知識就變成了無本之木,無源之水。如果教師可以將數學課堂和生活情景結合起來,就能有效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所涉及的生活情境,通過將教學內容與生活情境結合的方式讓學生在輕松的氛圍中理解數學知識及概念,掌握數學知識的應用,這樣的教學方式,讓枯燥的課堂變得生動有趣,學生也能夠在自己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感受到數學知識的真實性,并靈活應用在平時生活中。在小學數學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將日常生活中的素材引入到課堂,消除數學知識的枯燥,減少學生的乏味心理。例如,在計量單位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和家長聯手,鼓勵學生自己去菜市場買菜。比如黃瓜的單價是4.5元1斤,那么購買三斤就是4.5×3=13.5元。在課上每位同學相互分享自己購買的物品及其重量、花銷等,大家積極踴躍地參與到對數學問題的探討中。這樣的教學模式就是將自己的生活體驗與數學知識相整合和聯系,幫助學生理解枯燥乏味的數學知識,激發學生的學習愿望,慢慢培養學生養成獨立思考的思維習慣,有助于學生數學素養的全面發展。
(五)教師進行科學的評價
在智慧課堂中,科學的評價環節至關重要。科學的評價是對課堂學習成果的總結,也是學生間相互交流、分享成果的重要措施,因此評價機制不能缺失。在評價環節應引導學生自我評價并對學生進行綜合性評價。教師的鼓勵能夠增強學生的自信心,減少挫敗感,為學生提供更加明確的學習方向和學習方法。多元化的評價機制能夠使評價體系更加合理、科學,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讓學生之間優勢互補、共同進步。小學階段的學生仍處于發育階段,渴望得到他人的認可與關注,渴望能夠表現自我、讓他人認識自我,適時的激勵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的自主能動性。例如在《三角形》的教學中,教師引導學生認識三角形,并協助學生總結出三角形的結論“三角形是由三條線段首尾相連圍成的圖形”。教師在得到學生的結論后,并不急于肯定或者否定,而是反問學生“數學知識概念具有很強的權威性和嚴謹性,那么對你們的結論你們有信心嗎”,提問的形式讓學生陷入反思、檢查,有學生舉手說道首尾相連和圍成的意思重復,去掉其中一個就堪稱完美了。此時教師給予肯定,增強了學生的自信心,教師的評價讓學生的自信心增強,有助于智慧課堂的創建。
四、 結語
教育事業關乎我國未來的發展,因此教育問題也是恒久探討的話題。在本次探討中,我們以構建小學數學智慧課堂為核心,了解智慧課堂及其創建的意義,并分析了構建智慧課堂的相應策略。智慧課堂是高效課堂的升華,構建智慧課堂仍需各位教師的不斷探索,不斷總結教學經驗,才能夠促進智慧課堂的有效創建,提升學生數學素養,推動智慧教育在我國教育事業中前進的步伐。
參考文獻:
[1]趙鋒.小學數學中智慧課堂的創建[J].學周刊,2017(28):104-105.
[2]華娟.小學數學智慧課堂的創建策略[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6(8):78.
[3]陶林.小學數學智慧課堂的構建策略[J].陜西教育,2017(12):26.
[4]任敏.聚焦智慧課堂?感受數學魅力:淺析新課程下的小學數學教學藝術[J].新課程,2016(4).
[5]華娟.小學數學智慧課堂的創建策略[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6(8):78.
作者簡介:崔毅,中小學二級,福建省泉州市,福建省泉州市晉光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