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由于我國教育部在九年制義務教育中對于數學科目的新目標中指出:在九年制義務教育中,學生對數學的學習應該要逐步培養學生思維上的創新和能力上的實踐。而如何有效地進行對學生在創新和實際上的培養與發展,這也成了現階段數學的課堂教學對于培養我國未來數學人才的一個重中之重。
關鍵詞:初中數學,創新思維,培養策略
創新思維是指用于數學學習中的一種創見性和預見性的思維能力,這種思維能力的存在能夠將數學中的各種知識有效的聯系在一起,來得出具有創新性的、獨到的結論。數學創新思維是指學生利用主動的、創造性的思維和方法,以此來解決各種問題。在知識經濟時代,數學教師應該怎樣培養學生具備著獨特的創新思維呢?從哪個角度出發?這是當前值得關注的問題。
一、 靈活處理教材,讓創新課堂充滿活力
沒有創新的課堂,哪有創新能力的培養。現行教材存在“題材老化”“數據過時”等問題,作為數學教師要善于處理教材,要學會整合教材內容,讓創新課堂活躍起來。首先,要增加聯系實際的內容,從生活中收集相關的數學知識,把身邊的數學材料引進課堂,給傳統的教學內容注入新的活力。其次,要大膽地刪改教材中不切實際的內容,使題材具有時代感。這是上好創新課的根本保證。初中階段數學是整個數學教育的基礎,是人生發展的基礎,也是創新教育的基礎。創新教育的主要目標應放在“創新素質”的培養上。在數學課堂中培養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認識的獨立性”“喜歡自由思考問題”“懷疑態度”,以上這些,它雖不是創新教育,但它卻是“創新素質”的源頭活水。因此,在今天的數學課堂中,我們要學會保護學生的“好奇心”,容待并鼓勵學生質疑與批評。鼓勵啟發學生的想象力,培養他們認真仔細地觀察能力。在課堂中注意誘發學生的靈感。讓學生走進數學課堂就感到充實,感到快樂,感到需要,我們就會獲得最大的快樂。
二、 打破常規思維定勢,掙脫傳統模式束縛
學生在陳腐教育觀念和固化教學形式的長期輻射和影響下,考慮問題的方式帶有一定慣性,思維被局限在一個小范圍內,觀察能力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制。初中數學教師要對學生進行必要的引導,教會學生從平常中去捕捉不平常,充分利用學生的知識智力資源,構建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發展平臺。如,在進行證明類題型推導時,要提示學生審視題意,弄清題目的所問所答,調動、整合與解題相關的各種數學知識,鼓勵學生用多種解題方法求證,其間可穿插某些公式、概念的推導、形成過程,加深學生“解題即探究”的過程意識,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增強學生自主學習的欲望,從而提升自身學習能力。初中生好奇心強,喜歡觀察和分析新事物,初中數學教師可借助學生的這個特點,有針對性地拋擲數學小案例讓學生去觀察和分析,這對培養和鍛煉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大有裨益。學生在觀察過程中,教師應根據學生個體素質的不同,對個別學生進行巡回指導,適時適度對學生的觀察方向進行撥亂反正。培養學生的觀察力是學習數學的必由之路,學生缺乏一定的觀察力,就不能形成對數學的探索意識,更無法提升自己的數學素養,創新思維能力的建立和發展更是無從談起。
三、 注重數學思想方法的滲透,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
數學思想和方法是數學知識的精髓,又是知識轉化為能力的橋梁。目前初中階段,主要數學思想方法有:數形結合的思想、分類討論的思想、整體思想、化歸的思想、轉化思想、歸納思想、類比的思想、函數的思想、辯證思想、方程與函數的思想方法等。如講授“分式方程”時,就體現了分式方程與整式方程的對立統一思想,教學時,不能只簡單介紹分式方程的概念和解法,而要滲透上述思想,我們可以從復習整式和分式的概念出發,然后依據辯證思想自然引出分式方程,接著帶領學生領會兩個概念的對立性和統一性,再利用未知與已知的轉化思想啟發學生說出分式方程的解題基本思想,從而發現兩種方程在解法上雖有不同,但卻存在內在的必然聯系。這樣,學生在知曉整式方程與分式方程概念和解法的辯證關系后,就能進一步理解和掌握分式方程,收到一種居高臨下,深入淺出的教學效果。
四、 設計開放的家庭作業,強化創新思維
在大力提倡素質教育,倡導自主、探究、合作的今天,再用以往的作業觀來對待學生,顯然已不能適應新的要求。為了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作業要學生的實際出發,變封閉性作業為開放性作業,打破思維定勢,讓每個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習得知識,獲得能力,體驗成功的喜悅,把學生思維引向更加廣闊的天地。例如,在上了物體展開圖后,我給學生布置了這樣一道家庭作業:放學后,請找幾個正方體紙盒,用剪刀把它們的側面剪開,看看有幾種不同的剪法,也可以與父母一起合作。然后把所剪出的結果拿回教室與同學交流,并把所得到的不同剪法都畫在作業本上。我認為這樣,有目的、有意識地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可以打開學生的思路,拓寬他們的視野,培養他們的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而在新教材中,類似這樣的開放性問題,開放性的作業比比皆是,教師可以利用這些去引導學生積極開展智力活動,努力挖掘學生的潛能,培養他們運用知識的技能,促進他們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初中數學教育中,不但能夠提高學生數理知識水平,還能夠鍛煉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數學的學習能夠培養學生的直覺思維、逆向思維和發散思維能力,所以教師在進行教學時需要采取啟發式教學模式、課堂互動教學模式、開放性教學模式和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等方法,不斷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
參考文獻:
[1]徐華.初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主動提問能力的有效途徑[J].教育教學論壇,2014(33).
[2]曾紹西,王琳.試論初中動態幾何教學與數學創造性思維的培養[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5(18).
[3]郭斌斌.新課程理念下初中數學教學中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培養[J].學周刊,2015(20).
作者簡介:
江濤萍,江西省上饒市,江西省上饒市余干縣楊埠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