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小華
摘 ?要:現代社會屬于數字化與信息化相結合的社會,而信息技術作為一門新興學科,其課程主要包含人工智能的教學內容,在高中階段開展,對孩子的成長培育具有重要意義。然而,由于各種條件的限制,導致人工智能教學的開展還存在很多阻礙,教學效果也沒有達到理想標準。因此,需要對當代高中信息技術課程中的人工智能教學進行分析,找到存在的問題和弊端,提高教學效果,幫助學生更加全面的發展,同時,為國家培育更優秀的技術型人才。
關鍵詞:高中教學;信息技術課程;人工智能
前言:
隨著人類社會的不斷進步與發展,教育成為了人們關注的焦點話題,尤其對于高中教育來說,承擔著育才育人的責任,且高中階段是學生三觀養成的重要階段,對于他們的智力和能力培養,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根據目前的教學現狀來看,社會中已有很多高校開展了此類課程,以確保學生對人工智能有一個初步了解,幫助他們解決生活問題,并為他們步入大學后的專業選擇作鋪墊。基于此,突破傳統教育防線、提高教學質量成為了當前社會急需解決的問題。
一、高中人工智能教學現狀分析
(一)缺乏對人工智能的正確認識
考慮到高中階段學生生理和心理的承受能力,和社會層面的普遍需要,加之信息技術課程本身的條件限制,學生對于這部分知識的了解較為淺顯,無法感受它的內涵和社會對它的需要程度,出現了認識盲區。
(二)師資力量薄弱
目前,信息技術課程雖已在很多高校開展,但并未完全普及,因此,缺少專業的教師對人工智能知識進行講解。尤其像師范類學校,壓根就沒有開展該類課程的培訓,對于該類人才的輸出量減少,出現了供不應求的情況。
二、改善高中信息技術課程人工智能教學的建議
(一)加強人工智能的計算機輔助教學
信息技術課程是一門科學性學科,它的開展離不開軟、硬件的支持,因此,站在教育的角度,國家應大力支持有條件的學校采取相關技術和設備進行輔助教學,其計算機教學就是很好的輔助對象。尤其在這個網絡互通的社會,信息的高效、快速傳遞,能夠促進教育事業的發展,同時能大力發掘學生的潛力和自主性。
例如:1.可以從Internet上尋找相關書籍,幫助學生快速鎖定目標,并為他們提供學習方法和制定完善的學習計劃;2.利用計算機搜集相關資料,制作相應課件,使教學內容更加直觀的呈現在學生面前,幫助他們建立知識框架,輔助和理解記憶;3.借助計算機或多媒體將教學內容通過視頻或者圖片的形式表現出來,并將課本中的重難點標記,通過動態視頻幫助學生加深理解。
通過計算機的輔助教學,不僅能夠使學生對計算機或多媒體的使用和結構有一個初步了解,同時,能夠加深他們對人工智能知識的記憶和理解,這對于他們未來的專業選擇有很大幫助,更增強了他們選擇科技方向學習的決心。
(二)將人工智能教學與科技活動相結合
科技活動的舉行,能夠提高學生的參與熱情,進而調動起他們學習的積極性,這對于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有很大幫助。此外,通過科技活動還能加深學生對人工智能的理解和認識,能夠學以致用,解決生活中基礎的科技問題。
例如,可以將人工智能教學與奧林匹克信息學競賽結合在一起,并組織學生分小組加入進去,感受科技力量帶給我們的快樂。同時,教師也可組建一支供信息技術課程專門使用的小組,在需要活動表演時,帶領學生們有方向、有針對、有保障的進行科技活動。此外,除課本練習題以外,教師們還應根據學生學習情況,對問題進行延伸和拓展,幫助他們更深層次的學習人工智能知識。
(三)提高對人工智能教育的重視程度
人工智能教學的開展不能光靠社會的努力,還需教師、學生與校方的共同參與,才能使信息技術課程長遠而高效地開展下去。
作為學生,積極完成老師布置的教學任務是首要工作,但轉變自身學習思想也很關鍵。
因此,他們需要對該課程有足夠的認識,了解它開展的真正意義,而不是抱有歧視心理,認為它新穎就不扎實地學習。
作為一名教師,擁有豐富的經驗很重要,但能夠順應時代的變化、跟上改革的腳步也很關鍵。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們要及時轉變教學思想、改革教學方式,根據學生的學習狀況制定合理的教學計劃。此外,考慮到學生的學習需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們還應給予學生必要的鼓勵和支持,使他們的付出和努力得到贊美和認可,加深他們學習該課程的決心。同時,教師們還需加強自身的專業技能培訓、提高知識水平,以幫助學生更好的學習該課程的相關知識。
例如,對非計算機專業的教師,開展針對性的技能培訓,系統學習《人工智能》《數據結構》《算法設計和分析》等方面的相關知識,提高他們的專業素養和文化水平,更好的幫助學生理解和認識人工智能。
結束語:綜上所述,信息技術課程是一門新興學科,將其納入高中教學科目列表中,是社會發展的必然結果,也是國家對于青年培育的希望所在。因此,我們必須給予人工智能教學足夠的重視,并積極解決教學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將教學效果提高,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王梅梅,蔡瑞木,鄒揚等. 淺談高中信息技術課中的人工智能教[J]. 中國校外教育(理論),2017,(5):159.
[2]杜海瓊,張劍平人工智能教育專題網站的構建與研究[J]. 中國 教育信息化·基礎教育,2018,(2):6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