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萍
摘要:隨著互聯網的持續發展,極大縮短了人們彼此間的空間與時間距離,同時也提高了人們獲取知識與傳播學習信息的速度,特別是網絡信息與大數據鋪天蓋地的爆炸式增長,在一定程度上嚴重的沖擊了傳統圖書管理與服務體系,想要充分滿足人們的學習需求,更好的提升圖書館信息服務的效率,則一定要加強互聯網技術同圖書管理信息服務的銜接工作。而互聯網技術又是圖書館信息服務開展的保障,隨著互聯網技術的持續發展,帶動了圖書館服務水平的持續進步與發展。為此,文章就互聯網時代圖書管理信息化建設進行了深入的探討和分析,旨在能夠為相關業界人士提供有價值的借鑒與參考。
關鍵詞:互聯網時代;圖書管理;信息化建設
1 圖書館管理信息化優勢
1)圖書管理更高效。在圖書館管理過程中,信息技術使讀者可以通過互聯網訪問圖書館,他們不出家門就可以讀到他們想讀的書。信息技術在圖書館管理中的應用,還可以擴展圖書館信息庫,通過應用聯網平臺建設更大的信息庫,進而實現圖書館管理能力的提升。并且也能夠提供個性化推薦、資源共享、圖書和信息搜索等多類服務,除此之外,信息技術能針對讀者的喜好與閱讀趨勢等統計數據,為讀者提供個性化的推薦服務,切實實現圖書館管理質量與效率的提升。
2)精簡了借書流程。數量龐大的信息資源被包含在現代信息庫中,通過互聯網平臺的應用,各地圖書館可實現信息資源的共享,提高圖書館館藏能力。在傳統的圖書館中,有很多文獻資料,且紙質版會隨著時間和環境的推移與變化變質或遭受損壞,所以,圖書館的館藏資源需要應用大量的物力與人力去進行維護。時間的不斷推移,藏書質量不斷降低,從而使讀者的閱讀體驗受到嚴重的影響。但信息資源卻能夠供人們隨時隨地查看,無需人員長期維護,大大降低了圖書館的運行維護成本。并且對信息資源的應用跨越了時空的限制,并成功把館藏資源從離線書架上向互聯網平臺轉移,通過應用互聯網平臺,讀者便可隨時連接互聯網,不管在哪里都可享受到需要的服務。讀者進入圖書館不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簡單方便,并也節省了結束流程,不同的圖書館也可以利用互聯網共享館藏資源,使讀者享受到更多的文獻資料。
2 圖書管理信息化建設問題
1)圖書管理人員缺乏信息化意識。盡管現如今圖書資源方面管理的關鍵發展趨勢就是圖書館信息化,然而,依舊有一些圖書館工作人員信息化意識不足,在圖書管理中,這部分管理人員更喜歡應用傳統工作方法與模式,所以,適應不了如今信息化管理模式,除此之外,在指導相關管理者進行信息技術系統學習時,由于信息技術的抽象性,往往會出現學習困難情況。
2)信息圖書館管理設備與管理機制不配套。對于圖書信息化存儲和管理而言,離不開計算機硬件設備和管理機制做支撐。從圖書信息管理硬件設備看,盡管許多圖書館增加了相應的圖書存儲和操作設備,然而專業的信息化管理人員不足,加之缺乏對網絡化設備維護,長時間不更新圖書館軟件,信息化圖書館中電子書籍太過陳舊,所以,根本滿足不了社會群體對圖書下載多元化需求。此種圖書管理設備與管理機制的分離,對電子圖書數字化建設和智能圖書館的長期發展形成了直接影響。具體可知,構建健全的圖書館管理機制,維護與更好日常信息化圖書和網絡客戶端,已成為圖書館管理急需要解決的關鍵問題,從而使信息化圖書館未來發展方向受到影響。
3)缺乏專業化管理資源配置。對于圖書管理信息化建設而言,對管理人員和硬件設備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所以離不開大量資金投入做支撐,然而,一些地區經濟較為滯后,使得部分基礎設施滿足不了具體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嚴重阻礙了圖書管理信息化建設,進而導致預期目標無法有效落實。如,長時間不更新計算機網絡化管理設備,加之軟件技術較為滯后,從而導致圖書館整體信息化程度低。據相關調查表明,很多人員并未進行專業化培訓學歷普遍低下,加之信息化技能十分短缺,在一定程度上嚴重的阻礙了圖書管理信息化建設。
4)專業化隊伍建設不足。在圖書管理信息化建設中,多信息技術等很多種類的技術進行了融合,然而,在真正的管理團隊中,一些管理者通常有著豐富的管理經驗,卻缺乏專業的信息技術,相反,具有信息技術專長的年輕人的管理經驗又不足。此外,現實中,管理者素質參差不齊,很多管理者在管理經驗和信息技術知識技能等方面都達不到標準要求。上述的這部分狀況導致了現實中有這樣的情況存在:圖書管理工作重心放在了圖書館的秩序維護與管理上;圖書館信息化建設程度不高;信息化建設相對完整,但無法為讀者提供和他相匹配的管理服務
5)網絡安全防護不足。隨著網絡的持續發展,網絡安全一直是人們關注的一個話題,始終備受社會廣泛關注。在圖書館管理信息化建設中,在提高讀者服務體驗的基礎上,要注意信息的安全。在實際實施過程中,相關工作人員對網絡安全防護工作不太重視,往往只按照最低標準開展有關工作,更多的是當真正發生網絡安全問題時才開始去維護,這種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會使用戶體驗受到影響,與此同時,不易于圖書館管理信息化建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3 互聯網時代下推動圖書管理信息化建設策略
1)提升圖書館管理信息化建設觀念。對于傳統圖書館管理模式而言,主要是為了收藏各類書籍,而退而求其次的是書籍的使用,此種模式使得圖書館優勢無法充分發揮出來,對書籍使用率不高,無法對社會需求進行充分滿足。且因部分的確去圖書館的人員稀少,缺陷相應的宣傳不足,使圖書館虛有其表,應有的作用無法充分發揮不出來。若無法及時有效解決這些問題,則勢必會被社會發展淘汰掉。所以,圖書館在如今信息化背景下,若想讓管理人員充分認識到信息化建設的作用,并提升信息化建設理念,重視圖書館功能發揮,在管理與服務上,始終堅持“以人為本”理念,持續滿足用戶需求,從而能對用戶反饋進行及時收集,不斷更新圖書館資源,從而使用戶可 擁有更好的服務。
2)圖書管理信息化設施的完善。圖書館管理信息化建設中,圖書館相應的基礎設施建設若要更好的進行完善,增加現代化管理設備,為其信息化建設提供強有力的支撐和保障。在購買設備時,政府需要強化財政補貼,從而使圖書館在信息化建設中有充足的資金購置設備,從而改善圖書館基礎設施信息建設,整合現有圖書資源,構建更完備的數據庫。除此之外,應因地制宜的做好圖書信息化的特色管理,從而使讀者能享受到更好的服務,加強圖書館的文化傳播功能。
3)信息化圖書管理機制、管理方式的優化。當前時期,很多圖書館仍舊有管理機制不健全、管理方式落后的問題存在,所以,想要更好的實現圖書管理信息化建設,則最佳的途徑就是完善和優化圖書管理機制與管理方式。在制定相關圖書管理人員制度時,可應用網絡化監督手段嚴格監督與考核實施的圖書管理工作,并指出管理人員出現的錯誤。與此同時,需應用現代化網絡支付方式,對紙質圖書借閱情況進行掃描歸檔,實現電子圖書與紙質圖書的同步管理。
4)做好信息建設網絡安全防護工作。在圖書信息建設中,圖書館使用的網絡不再局限于局域網,在信息通過廣域網傳輸的中,為確保信息的安全,需要相關人員加強網絡安全意識,做好網絡安全防護工作。如,嚴控特定的訪問與請求,并構建特定的服務與網段供給監控系統,進而能實時檢測大部分供給然后實施相應的行動。另外,通過增加認證系統、加密通信和構建多層防御機制,實現網絡安全性的進一步保障。
4 結束語
總體而言,在網絡時代發展形勢下,圖書館的核心和關鍵就是圖書館信息化建設,可以更好的為讀者提供更優質的服務,并在這個過程中最大程度的發揮圖書館在生活中的作用,并將圖書館服務的服務質量與潛力充分展現出來。在滿足信息化建設要求的基礎上,確保圖書館工作信息化建設朝著好的方向發展。可見,在網絡時代的發展模式下,圖書館信息化建設逐漸成為時代發展的必然趨勢,在一定程度上可有效促進圖書館健康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劉芃.互聯網時代下的圖書管理信息化建設分析[J].智庫時代,2019(14):232+235.
[2]褚慶玲.互聯網時代下的圖書管理信息化建設探究[J].中國新通信,2019,21(04):95.
[3]董志超.互聯網時代下的圖書管理信息化建設[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下旬刊),2019(01):30+44.
[4]高慧.高校圖書管理信息化建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現代商業,2019(9):54-55.
[5]邢江平,張曉娟.基于互聯網時代的圖書管理信息化研究[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8,21(16):145-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