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麗娜
【內容摘要】本文主要以關聯性教學:高中生物學科核心素養培育的有效途徑為重點進行闡述,結合當下高中生物教學現狀為主要依據,從在生命科學史的闡釋和傳遞中,培養學生科學思維、在跨學科綜合應用中,培養學生探究能力、在回歸生活世界中,樹立學生社會責任意識這幾方面進行深入探索與研究,其目的在于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和能力。
【關鍵詞】高中生物;核心素養;關聯性教學
引言
在高中生物新課程標準中,核心素養是基本的培養目標和宗旨,其集合了生物學科的實踐取向與育人價值,其也是學生在學習生物知識時慢慢形成的正確價值觀念、關鍵能力、必備品格。但是,生物知識點并不是孤島,其具有一定的社會情境與歷史背景,并且和個體與種系的實踐經驗之間存在緊密的聯系。因此,在高中生物教學中,基于核心素養,對學生實施關聯性教學是非常重要的,不僅注重和學生實際生活經驗之間的結合,還注重新知識和舊知識之間的融合。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把學生作為主體,通過關聯性教學,組織學生進行生物學習,提升學生的探究能力與科學思維能力。
一、在生命科學史的闡釋和傳遞中,培養學生科學思維
教師把生命科學史作為基礎,對學生實施關聯性教學,不僅可以使學生促進對生命世界的認知,還可以使學生形成良好的科學思維和核心價值觀念。如果學生對科學的起源與發展進行了解,那么科學會展現出其人文性[1]。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充分利用一些和教材內容相關的典型案例、實驗、科學家事跡等,使學生可以對科學精神進行感受,對科學思維的價值進行感悟。教師可以挑選合適的載體,把生物知識呈現出來,并通過解釋載體,指引學生進行發現與探究,對其中真正涉及到的內容進行領會。載體既可以是生物學史的圖片,也可以是動畫、視頻等模擬,或者是溝通交流展示中的角色扮演、分組討論中的頭腦風暴等等。
例如,在講解“DNA分子的結構”時,教師可以指引學生通過模型、道具等,對DNA雙螺旋結構的探究過程進行模擬。在這樣的教學環境中,可以把科學史研究的場景再現出來,進而使學生可以對科學家的思路和方法以及結論形成的過程進行感受,如為什么磷酸和脫氧核糖在外側,而不是在內部?雙螺旋結構是怎樣想出來的?等等,進而使學生可以形成良好的科學思維。
二、在跨學科綜合應用中,培養學生探究能力
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想要使學生可以順利進行探究活動,需要學生具備較強的科學探究能力,其主要涉及到問題提出、進行假設、方案制定、方案實施、證據收集、結論形成等能力[2]。教師可以嘗試著打破學科之間的屏障,注重學科之間的綜合運用,組織學生進行跨學科探究。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充分利用跨學科綜合應用,指引學生針對同一個學習任務,在不同的學科背景下來實施,利用技術、科學、工程、數學等知識,對問題進行解決。在完成任務以后,教師可以指引學生利用展覽形式、刊印形式、陳述報告形式,對探究成果進行介紹,進行反思活動與交流活動。通過該種教學模式,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多方面探究能力,進而形成良好的科學思維。
例如,在進行魚菜共生實驗中,教師可以指引學生創建一個養育與種菜的基地,并指引學生對方案進行自主設計,對魚菜共生系統的正常運轉進行維護,通過多種形式的傳感器,對水質進行監測,對魚糧制作進行體驗,對控制激起的程序進行編寫、通過水泵對水資源進行凈化等等。通過這樣的實驗,不僅可以使學生更加扎實的學習生物知識,還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
三、在回歸生活世界中,樹立學生社會責任意識
在高中生物教學中,教學內容屬于一種實踐性、經驗型的體系,其并不是一成不變,而是具備動態性的特點[3]。因此,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充分結合學生的經歷與經驗,回歸學生的生活,對教材知識中的內在含義進行深入挖掘,對個體生長背景進行關聯。指引學生從本文中對靈魂進行審視,使學生可以在教材中對生活進行感悟和體會,進而有效豐富學生的情感,使學生可以對人生、自然、社會的話題進行認識與思考,最終形成責任與態度。
例如,在講解“人體的內環境與穩態”時,教師可以指引學生利用所學知識,對自身的體檢數據進行分析,對健康的生活方式進行討論,進而使學生可以形成一個良好的生活習慣。再如,在講解“生物與環境組成生態系統”時,教師可以根據學生周邊的典型環境污染案例,指引學生進行分析與討論,進而使學生可以形成保護環境的意識。
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新課改背景下,在初中生物教學中,基于核心素養,對學生實施關聯性教學是非常重要的,不僅有助于學生構建完整的知識體系,還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和能力。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不僅需要注重創建關聯,還需要指引學生對該種關聯的存在進行感受與體驗,使學生可以解決問題中,把已有的認知、新的方法和策略、經驗進行關聯,使學生可以形成良好的核心素養,為學生以后的生物學習和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鄧瑩瑩.基于學科核心素養的高中生物課堂教學——“以細胞核-系統的控制中心”為例[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9(4):92.
[2]王建.指向學科核心素養的高中生物教學策略——以《基因突變與基因重組》一節為例[J].文理導航(中旬),2019(06):76-77.
[3]姚昕然,楊多文英.基于高中生物學科核心素養凝練的教學策略——以“生物膜的流動鑲嵌模型”為例[J].華夏教師,2019(11):28.
【注:2019年度白銀市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課題《在農村高中開展生物學學科核心素養培養的研究》,課題立項號:BY[2019]G381】
(作者單位:甘肅省會寧縣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