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煦賀
摘 要:思維導圖是提升初中英語閱讀的關鍵,本文結合初中英語教學工作開展情況為基礎,對思維導圖在初中英語閱讀課堂中的應用進行實踐研究,并列出自己的實踐發現,以期可以起到改善初中英語閱讀的效果。
關鍵詞:思維導圖;英語閱讀;初中英語;實踐;發現
在初中閱讀教學中,英語閱讀起著很關鍵的作用,且《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對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所以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教師應該對學生的閱讀能力加以重視。然而,教師受傳統思想的影響,在教學中沒有以學生為主體,過于注重對語言知識的講解,忽略了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因此,以教師為中心的傳統教學模式需要改革和創新。
20世紀60年代,東尼·博贊首創了思維導圖,思維導圖運用了知識可視化的教學原理,能夠用圖文并茂的形式把文章的語言知識給表現出來,它作為有效的思維方式,能夠讓學生和教師獲益。
思維導圖最明顯的特點是它以一個主題為中心,與之相關的其他信息圍繞著這個核心分層,這是發散思維的外在表現。與傳統的音符相比,它有著非常顯著的優勢。傳統的記單詞、記數字、記單子的方法不能調動大腦兩半球的合作,導致記憶和學習效率低下,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人們思維能力的發展。思維導圖可以利用自身獨特的結構,使與之相關的信息可以用發散的分支線上的關鍵詞和圖片清晰地表達出來,非常省時。信息的廣度是沒有限制的,它鼓勵人們去創新,所以思維導圖是個體獨特思維過程的外在化。在綜合了顏色、線條、符號等多種視覺刺激后,大腦更容易接受和記憶。
繪制思維導圖,第一步是確定核心主題詞、目的、需要解決的問題等。在水平白紙的中央,寫下相關主題詞或關鍵問題。在表現形式上,以清晰的圖像為主,易于理解和聯想。第二步是從關鍵詞開始,延伸到節點詞,并將它們與自然色彩的自然曲線連接起來,根據概念分類生成擴展線。同樣,在每個分支上寫關鍵字。第三步是在節點附近畫出易于自己理解和記憶的符號或圖形,然后根據相關概念或思想畫出二、三級分支。最后一步是反映空白分支預留,因為在粗略地繪制基本框架后,可以根據需要添加新的內容,以便找到合適的位置。完成所有這些之后,可以重新繪制新的思維導圖,以添加補充和完善的內容。思維導圖的每一次修正和修正都是一個反思、完善和創新的過程。
作者在實踐中選取初中七年級兩個班的82名學生為研究對象,歷時4個月。本研究主要采用了英語測試、調查問卷和采訪等形式作為數據搜集的工具。為了了解學生的閱讀情況,我們首先對他們進行了英語測試,并對問卷進行了預測試,然后對一些教師和學生進行了關于當前閱讀教學的訪談。問卷從閱讀興趣、閱讀策略和閱讀理解能力三個方面對學生的閱讀能力進行了調查。我們發現他們的閱讀能力有待加強,不符合必修課程標準的要求。通過對英語閱讀教學現狀的分析,我們發現在閱讀教學中運用思維導圖是必要的。為了驗證思維導圖能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實驗班采用了思維導圖的教學策略,在教學過程中不斷改進思維導圖的教學方法,取得了較好的實驗效果,控制班采用傳統的教學方式,實驗結束時,對兩個班的學生進行問卷調查和英語成績測試,并對實驗班的老師和同學進行訪談,交流使用思維導圖的感受,并對實驗過程中收集到的相關數據進行收集、比較和分析。
本研究有以下發現。首先,思維導圖和概念導圖的應用可以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在思維導圖教學中,教師特別注重以學生為主體,通過閱讀前背景知識的介紹和預測,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使他們能夠全身心投入到閱讀學習中;在閱讀中,教師善于引導學生使用掃描法,通過搜索和閱讀策略,快速獲取課文的主次信息,提高閱讀效率;閱讀后,教師鼓勵學生進行討論,并用思維導圖復述文章,使學生更容易記住文章的主要知識點,提高學生的閱讀效果。在英語成績的后測中,實驗班在閱讀速度和準確性上明顯優于對照班,因此思維導圖可以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其次,師生對思維導圖的態度總體上是積極的,得到了師生的肯定和認可。在問卷調查和訪談的結果中,本文發現大部分學生平時都能使用思維導圖,并將在以后的學習或復習中繼續使用這種方法。而老師也表示,思維導圖有助于引導學生閱讀,督促老師注意閱讀策略。在這種教學模式下,思維導圖的線、色、圖等非線性文本處理形式可以極大地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幫助學生自發、主動地參與閱讀過程。通過小組討論,學生可以根據心理地圖表達自己的觀點。課后,學生可以清楚地看到閱讀困難的地方,并與老師和同學交流。
當教師和學生在教學活動中遇到困難和如何更好地運用思維導圖時,可以發現:雖然思維導圖在閱讀中顯示出許多優勢,但在教學活動中仍存在一些需要教師關注的問題。首先,并不是所有的文本都可以通過思維導圖來教授和分析。如果課前沒有對課文進行評估,思維導圖可能會成為學生和教師的負擔。因此,有必要在課前對課文進行評估,以了解思維導圖是否是本課程教學的最佳方式,教師在思維導圖教學中需要提高技能。其次,在某種程度上,思維導圖是費時的。由于課時的限制,學生有時無法構建完整的課文思維導圖,教師應認真備課,引導學生多練習,提高繪畫技巧。第三,盡管思維導圖在備課和課堂表現上給了教師更多的自由和靈活性,但教師要把課堂作為一個理想的課堂來管理并不容易。實驗班不是最好的班級,高分生多,老師要浪費幾分鐘來管理班級,有時會影響到教學計劃。因此,這就要求教師精心設計教學活動,保證學生的學習質量。
由于考試和家長的壓力,教師在課堂上嘗試一種新的教學方法并不容易。在英語閱讀課上使用思維導圖是一個挑戰,所以我們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取得成功。每一位教師都應該設計一個基于思維導圖的課程計劃,組織各種各樣的閱讀活動,監控學生的表現,甚至評估學生對思維導圖的使用。如此漫長的過程,需要每一位老師的準備和精心設計,也需要他們的勇氣和堅持。實驗結果基本回答了研究問題,得出了思維導圖有助于閱讀教學的主要結論。所有教師的努力都是值得的,初中英語閱讀課的優化也取得了一定的進展。筆者認為探索有效的教學方法是沒有止境的。
基于思維導圖的閱讀課程注重學生的參與和全面發展。從實驗的角度看,使用思維導圖后,學生的閱讀能力和英語閱讀興趣明顯提高。此外,在繪制思維導圖的過程中,溝通與分享讓學生比以前更加自信。老師和學生可以更自由地交流。這樣,學生才能更好地發揮自己的能力,制定自己的學習計劃,并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做出合理的安排。最后,學生應繼續在課堂和課外閱讀中使用思維導圖。只有把思維導圖作為一種習慣,才能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甚至其他語言技能。這個習慣幫助他們思考不同的問題。因此,思維導圖可以挖掘個體的獨特性,充分發揮師生的個性優勢,讓他們積極參與外語學習和教學活動。
參考文獻
[1]何賽平.思維導圖應用于信息技術復習課的實踐探索[J].中國電化育,2018(7):99-102.
[2]韓曉玲.語篇理解與外語閱讀[J].外語教學,2017(5):84-88.
[3]黃雪英,胡竹菊.思維導圖融入英語學習策略培養的實驗研究[J].外語電化教學,2009(127):38-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