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論述廣西高職院校物流管理專業現代學徒制的實踐與經驗總結,提出廣西高職院校物流管理專業現代學徒制的未來思考,即宏觀層面上,從政府支持、行業引領、校企融合方面完善現代學徒制的保障機制;微觀層面上,完善課程體系、改進教學模式以及完善導師制度、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把握現代學徒制實施的著力點。
【關鍵詞】廣西高職院校;物流管理專業;現代學徒制;反思
【中圖分類號】G;【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20)01C-0058-03
現代學徒制是我國職業教育改革與發展的熱點,它是以校企合作為基礎,以學生(學徒)為核心,以教學課程為紐帶,以導師指導為支撐的新型人才培養模式。現代學徒制最早源于具有法律地位的德國“雙元制”,西方發達國家為適應社會發展的需求,以德國“雙元制”為藍本,改革與創新國內人才培養模式,形成具有本國特色的現代學徒制,如英國現代學徒制、澳大利亞新學徒制、瑞士“三元制”等。它們的共性是政府大力支持,通過法律保障現代學徒制的開展;學校緊貼行業企業人才需求,采用靈活的學制,合理安排學徒在校學習與在企業實習的時間;企業高度參與,產教深度融合。因此,現代學徒制被認為是促進發達國家高職教育發展、推動其經濟騰飛的“秘密武器”。
在“互聯網+”“中國智造”“工業4.0”等影響下,物流行業從傳統物流向現代智慧物流體系轉型。面對物流體系的轉型升級,物流行業對人才的需求發生變化,尤其是對具有精湛技能的高素質物流人才需求大幅上升。以培養技術技能型人才為使命的高職院校亟須培養出能勝任工作崗位需求的物流人才,以適應轉型后行業對人才的需求。現代學徒制的出現,為高職院校物流人才培養開辟了新道路,為高職物流教育教改提供了新方向。
一、廣西高職院校物流管理專業現代學徒制的實踐與經驗總結
(一)廣西高職院校物流管理專業現代學徒制的實踐
1.現代學徒制試點高職院校眾多。廣西作為南向通道陸海相連的關鍵樞紐節點,以交通暢通吸引產業集聚,為物流產業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但是,隨著南向通道建設的加速推進,物流需求不斷擴大,對物流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傳統培養模式難以有效供給廣西物流產業人才需求,廣西高職物流管理專業教育教學改革迫在眉睫。為了解決這一難題,廣西高職院校積極推行物流管理專業現代學徒制,如廣西職業技術學院、柳州職業技術學院、廣西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北海職業學院等。其中,廣西職業技術學院是教育部遴選的全國首批現代學徒制試點高職院校之一,物流管理專業現代學徒制項目首批試點工作取得良好的效果,得到社會廣泛關注和好評,并將現代學徒制培養成果向廣西其他高職院校進行推廣,惠及更多的兄弟院校。
2.現代學徒制模式各具特色。當前,廣西高職院校根據物流教育的實際情況與行業發展的需要,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現代學徒制模式。廣西職業技術學院借鑒英國現代學徒制,制定具有廣西特色的現代學徒制。結合廣西跨境冷鏈物流與電子商務發展的實際情況,按照合作企業廣西德邦物流有限公司的崗位知識與技能需求進行本土化改造,聯合制訂課程、職業、崗位、導師、評估等一系列現代學徒制標準,形成富有廣西特色的跨境物流人才培養方案。柳州職業技術學院引入英國現代學徒制,設計具有國際化背景的現代學徒制。在英國瑞爾(REAL)學徒制公司專家的指導下,引入《英國Edexcel三級物流操作證標準》,綜合分析合作企業柳州敦豪物流有限公司的崗位需求,設計3個教學單元及7個教學模塊。同時,邀請英國現代學徒制專家到校授課,重點培養教師的教學能力、學習能力、專業能力、評估能力和培訓能力,打造具有國際化視野的專兼結合的教師隊伍,深化英國現代學徒制,扎實推進具有國際水準的物流管理專業教育平臺的建設,旨在培養高技能高素質的具有國際水準的復合型的物流人才。廣西工業職業技術學院依托企業學徒制,與廣州風神物流公司開展現代學徒制班,采取“企校雙制、工學一體”的培養模式共同培養學徒。依照崗位能力要求,制定以職業能力為導向的人才培養方案,強調“學以致用、以用促學”,精準定位汽車物流服務人才,校企聯動,共同培養學生的應用能力和實踐能力,實現人才培養與企業需求有效對接,達成學校、學生、企業三方共贏目標。北海職業學院根據本校物流管理專業的實際情況與合作企業崗位需求,實施具有自身特色的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以港口物流管理專業為例,選擇具有港口特色的北海寶通物流代理有限公司作為合作企業開展現代學徒制試點工作。在深入分析北海寶通物流代理有限公司崗位及技能需求的基礎上,制定與崗位標準對接的現代學徒制標準,共同培養港口物流管理人才。
3.現代學徒制質量監控各具良策。為了確保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質量,廣西高職院校在學徒質量監控方面各具良策。廣西職業技術學院在校企深度合作的基礎上,聯合廣西物流職業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構建“企業導師+學校評估師+第三方內審員+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外審員”的四方聯動監管現代學徒制培養機制,即學校、企業、評估機構、行業主管四方各司其職,共同培養符合崗位需求的物流人才。柳州職業技術學院在學習英國現代學徒制三級質量監控體系的基礎上,結合物流管理專業的實際情況,聘請英國政府委托的頒證機構皮爾森公司為外審員、英國瑞爾(REAL)學徒制公司為內審員、獲得英國瑞爾(REAL)學徒制公司頒發評估師證的專業教師及企業導師為評估師,構建“三位一體”學徒培養質量監控體系。在監控過程中,按照計劃、標準、評估、判斷及反饋、調控五個系統運行要求,評估師評估學徒學習成果,內審員監控評估師的評估過程及結果,外審員評估與反饋內審員的監控結果,從而對學徒培養整個過程進行層層把關,做到有監有控,有評有改,促進質量發展。廣西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基于合作企業建立的培訓質量評估監管機制,與企業、學徒保持密切聯系,對學徒培養過程及結果進行監管,定期到企業對學徒質量進行抽查,實時監控,保證學徒培養質量。
4.現代學徒制實施問題突出。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有效對接產業需求、職業標準,能夠滿足企業對高素質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但是,廣西高職院校在現代學徒制實施過程中出現了“校熱企冷”、合作企業更換頻繁、學徒跳槽、現代學徒制開展持續性差等問題。一般來說,要保證現代學徒制長期有效開展,必須有規模大且效益好的企業作為合作企業協同培養學徒。但是,受到地區經濟發展、當地物流企業規模等因素影響,廣西高職院校在推行現代學徒制過程中難以在當地尋找到合適的企業共同培養人才,有的高職院校選擇處于經濟發達區域的外地企業作為合作企業,由于距離較遠,學徒培養的質量監控難度大,且產生較大的經費支出,不利于現代學徒制長期有效開展。如廣西工業職業技術學院選擇廣州風神物流公司開展現代學徒制。有的高職院校不得已選擇當地中小型物流企業作為合作企業,由于中小型企業經濟狀況一般,都將效益放在第一位,在缺少立法和政策保障的環境下,企業對于需要投入大量精力與資金且周期較長的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并不積極,推進現代學徒制困難重重。如北海職業學院選擇當地中小型企業—— 北海寶通物流代理有限公司,該公司規模小,生產經營緊張,難以有效安排實踐經驗豐富的師傅給學徒傳授專業知識與職業技能。此外,由于企業工作較為繁重,且實習補貼較少,不少學徒認為自己被企業當作廉價的勞動力,從而產生不滿情緒,時常有跳槽的想法,不利于現代學徒制的推進。
(二)廣西高職院校物流管理專業現代學徒制的經驗總結
1.良好的校企合作是開展現代學徒制試點工作的基礎。現代學徒制開展的基礎是深層次的校企合作。學校要緊扣企業需求,主動服務企業,搭建校企合作平臺,推進企業參與人才培養。一方面,企業要有培養人才的內在需求,才能激發參與現代學徒制的熱情,深化校企合作。另一方面,企業要有一定規模和知名度,這關系到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的人數、規模以及未來接納學徒就業的能力。此外,企業還有具有完善的制度與規范的管理,這影響到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的質量,即培養出來的學徒是否合格。取得比較成功的廣西高職院校物流管理專業在實施現代學徒制試點工作時均選擇當地比較知名、規模較大且物流人才需求較多的物流企業。如柳州職業技術學院選擇柳州敦豪物流有限公司,該公司是德國郵政敦豪集團(Deutsche Post DHL)旗下DHL物流的一個分支,是世界第一的合同物流供應商。2011年,柳州職業技術學院開始聯合柳州敦豪物流有限公司培養物流人才,并不斷深化合作方式,建立利益共享機制,實現互利共贏,為實施現代學徒制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2.工作崗位需求是制定現代學徒制培養標準的依據。工作崗位需求是企業參與現代學徒制的內在動力,學校必須根據企業工作崗位需求變化,動態調整現代學徒制培養標準。以企業人才需求為導向,按照崗位知識與技能標準,將崗位能力分解成若干個業務單元,再將每個業務單元細化為知識和技能要點,制定對接工作崗位需求的現代學徒制培養標準,從而有利于學徒在學校與工作之間的過渡,更好地解決學徒就業問題。為提高人才培養質量,輸出適應企業需求的人才,廣西高職院校根據合作企業的崗位需求,引入不同的職業標準,制定具有自身特色的現代學徒制培養標準。如廣西職業技術學院根據廣西德邦物流公司的業務性質及崗位需求,引入由英國皇家物流與運輸學會制定的眾多國家廣泛采用的《英國皇家物流職業資質認證(CILT.UK)標準》,內化為具有廣西特色的現代學徒制培養標準;柳州職業技術學院根據柳州敦豪物流有限公司的用人需求與崗位資格,引入《英國Edexcel三級物流操作證標準》,制定具有國際化的現代學徒制培養標準。
3.人才培養質量監控是實施現代學徒制工作的關鍵。人才培養質量是現代學徒制的生命線,構建人才培養質量監控體系是現代學徒制持續健康發展的關鍵所在,也是解決現代學徒制試點中各類問題的根源性舉措。一個滿足行業人才需求和符合教育辦學客觀規律的人才培養質量監控體系,有利于人才培養具體任務的落實,且能夠不斷完善教學活動的內在要素,推動教學質量以持續改進,確保人才質量滿足預期。因此,要提高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質量,學校應構建符合教育教學規律的、具有自我發展與自我約束功能的教學質量監控體系,全方位、全過程持續監控影響教學質量的主要因素,實時收集教學信息并對教學體系進行規范,以促進教學計劃順利進行。如廣西職業技術學院在借鑒英國現代學徒制質量監控體系的基礎上,創新現代學徒制質量保障機制,構建“雙過程獨立監督”的人才培養監控體系,即引入第三方評估機構進行內部監督,第四方行業主管機構進行外部監督,有效保證人才培養質量;柳州職業技術學院對接國際標準,以英國現代學徒制相關標準為基礎,構建具有高職物流管理專業特色的“評估師+內審員+外審員”三位一體質量監控體系,對學徒的教學過程、教學內涵、教學評價等進行全面監控,形成一種教學質量自我保證的長效機制,確保學徒培養的質量。
二、廣西高職院校物流管理專業現代學徒制的未來構想
(一)宏觀層面:完善現代學徒制的保障機制
1.政府支持。依據教育部《現代學徒制試點工作實施方案》,健全法律法規與政策性扶持,為現代學徒制的可持續發展奠定法律基礎;政策引導,搭建校企合作平臺,鼓勵與支持物流企業和高職院校聯合開展物流管理專業現代學徒制試點;財政資助,對積極參與現代學徒制試點的物流企業給予財政補貼、減輕稅收負擔等支持,調動企業參與現代學徒制的積極性;精神獎勵,對現代學徒制試點較為成功的物流企業與高職院校授予優秀企業、先進院校等稱號,吸引更多企業與高職院校參與到現代學徒制中;加強宣傳,提高現代學徒制的認知度與認同度。
2.行業引領。行業參與現代學徒制,是現代學徒制長遠發展的必然要求。德國《聯邦職業教育法》規定,行業協會是德國法定的職業教育“主管機構”。行業協會以保障職業教育質量為核心,在現代學徒制的準入、實施、協調及考核等關鍵環節進行管理,對“雙元制”成功實施發揮著基礎性的支撐作用。借鑒德國經驗,我國物流行業協會應積極參與現代學徒制,充分發揮行業主管部門的指導、咨詢、評價和服務作用,依托物流行業、企業,緊密聯系物流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的實際,協調企業與高職院校關系,推動現代學徒制試點工作。
3.校企融合。校企融合是實施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的核心要素。學校和企業應尋找校企共同發展的結合點,增強校企雙主體辦學的融合度,實現合作辦學、合作育人、合作就業、合作發展,推動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的長足發展。一方面,學校要以企業用人需求為目標,將工作崗位技能與課堂教學結合起來,培養企業所需的物流人才;另一方面,企業要轉變理念,加入更多的社會責任感,利用資本、技術等要素參與校企合作,促進人力資源開發。
(二)微觀層面:把握現代學徒制實施的著力點
1.完善課程體系,改進教學模式。為提高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質量,學校要不斷完善課程體系,改進教學模式。在教學資源開發過程中,需要校企共同開發課程,構建融合行業標準與企業需求的課程體系。在物流行業協會的指導下,學校骨干教師與企業專家共同開發課程,使得課程內容對接職業標準,滿足企業用人需求,形成“行、企、校”協同建設課程體系的模式;在教學改革方面,要打破“學校為主、企業為輔”的傳統教學模式,注重企業課程的教學,實行模塊化教學,將職業素養、崗位技能及學徒個人發展結合起來,通過理論實踐一體化課程,促進學徒全面發展。
2.完善導師制度,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導師的教學水平及職業素養直接影響現代學徒制的實施。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是由學校教師和企業導師聯合開展教學的,學校教師傳授學徒理論知識與專業共性技能,企業導師傳授學徒崗位知識與專業個性技能,共同培養學徒。這對師資隊伍建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亟須建設一支高水平高素質的“雙導師”師資隊伍。一方面,嚴格企業導師的準入門檻,制定企業導師標準,建立企業導師選拔培訓制度;另一方面,提高學校教師的專業實踐能力,重視學校教師的繼續教育與培訓,鼓勵教師到企業實踐鍛煉,提升實踐操作能力。
【參考文獻】
[1]蔡中興.招生視閾下廣東高校現代學徒制試點的實踐探析[J].南方職業教育學刊,2015(6)
[2]李衛東,吳立鴻.基于英國現代學徒制的廣西跨境物流人才培養探析[J].高教論壇,2018(5)
[3]繆亮.基于英國現代學徒制的高職物流管理專業教學模式改革的實踐與研究[J].柳州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7(5)
[4]楊清,吳立鴻.四方協同創新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與實踐[J].教育評論,2018(6)
[5]武皓.基于英國現代學徒制的高職物流管理專業“三位一體”質量監控體系建設研究[J].柳州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7(5)
[6]陰法明,楊前華.行業協會在現代學徒制中的主導作用研究[J].現代職業教育,2017(31)
【基金項目】北海職業學院2018年度第二批院級教育教學改革課題“高職物流管理專業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研究——以北海職業學院為例”(2018YJY28)
【作者簡介】陳林玉(1990— ),女,廣西梧州人,大連海事大學碩士研究生,北海職業學院講師,研究方向:區域物流。
(責編 黎 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