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英蘭
摘要: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是小學語文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而抓好課外閱讀是提升語文素養必不可少的一個重要環節。因此,語文教師光上好每一節語文課遠遠不夠,必須抓好課內閱讀與課外閱讀的有機銜接與融合,才能全面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內外閱讀融合;語文綜合素養
課外閱讀是語文教學不可缺少的部分,也是提升語文素養的關鍵。在平時的語文教學中,雖然每個年級的每單元都有閱讀課,而且每堂閱讀課都有計劃,按部就班地進行,但是真正讓學生擁有充足的時間閱讀或交流的情況卻少之又少。張志公先生說過“三分課內,七分課外”,葉圣陶先生也說過“得法于課內,得益于課外”,所以,在語文教學中,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至關重要。而大多數語文教師的閱讀課都以課堂閱讀為主,忽視了課外閱讀。學生的閱讀能力水平欠佳成了一個值得關注的問題,提升學生閱讀能力水平,也成了擺在語文教師面前的一個難題。所以,語文老師只加強課堂教學,上好每一節語文課來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還遠遠不夠,語文閱讀教學必須與課外閱讀相銜接。對于每一名小學語文教師來講,都應當做好以下幾點:
一、重視課前三分鐘
在課前三分鐘的環節里,教師提前給學生安排一些讀后感、名人名言、學過的古詩詞以及課文中的好詞佳句等,利用課前三分鐘時間以多種形式進行個人讀、背,也可以集體讀、背。不管是個人的還是集體的讀、背活動,教師都要及時地給出恰當點評,肯定優點,提出激勵性的意見和建議。
二、培養學生課前預習和課后閱讀的習慣
俗話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狠抓課內閱讀,重視課前的預習和查資料,拓寬學生視野,豐富其知識,促使學生課前初步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降低課堂中學生學習理解的難度,從而收到較好的學習效果。如在部編版教材二年級上冊“難忘的潑水節”一課的教學中,學生閱讀課文時,在理解內容和感情上都有一定的困難。課前,讓學生先預習這篇課文,通過請教別人或查資料了解周總理的有關史實,初步感悟周總理平易近人、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崇高品質,為學生在課堂中學習理解課文內容打下基礎。在課堂中,教師教得輕松,學生學得快樂,而且班級所有學生也輕松地領悟了課文的主題。另外,在課內閱讀中,還要重視對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讓學生能夠學以致用,以求“以課內促課外”;使學生熟練掌握閱讀的方法,以求把自己在課堂中學到比較好的方法轉化為能力。
三、結合閱讀課的教學,做好好書好文推薦
(一)結合閱讀課的內容,及時做好好書好文推薦
引導學生在利用課余時間自覺朗讀,提升學生的課余閱讀量,拓寬閱讀知識面,進一步增強他們的閱讀能力。如學了課文《難忘的潑水節》后,我推薦學生讀《一夜的工作》一文;學了《紙船和風箏》后,我推薦學生朗讀《蘇菲生氣了》一書。通過大量的課外閱讀,學生會對課堂中學習的內容理解得更深刻、更準確。在教學中,教師不但要積極地向學生推薦各類好書,還要善于鼓勵他們把課外閱讀中學到的知識有效地運用到課堂上,充分調動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進一步提高課外閱讀的實效。
(二)保證學生的閱讀時間,力求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
教師應當給學生足夠的讀書時間,可以要求學生每人帶一本課外書到學校,在課堂中精心布置適量的作業,作業完成后立馬進入讀書環節,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充分利用時間認真閱讀課外書,久而久之,學生就會享受到閱讀的樂趣。另外,教師要充分發揮學校圖書室的作用,給學生借一些適合讀的課外讀物;還要積極完善班級圖書角,想辦法爭取多方面支持,并做好家長工作,為孩子購買一些有益的書籍來充實其閱讀內容,鼓勵學生將自己的閱讀書籍帶到學校,實現班級資源共享。
(三)教給學生閱讀的方法,養成認真閱讀的好習慣
閱讀方法有精讀、略讀和瀏覽讀三種。這三種讀法要根據不同的文童來選擇,教師要指導學生采用不同的方法去有效地閱讀。所謂“精讀”,就是一句一句仔細地讀與理解,遇到不懂的東西就圈出來,然后查閱工具書或向老師、小伙伴請教;“略讀”就是粗略地讀,掌握課文的大概內容即可;“瀏覽讀”就是l央速地讀,對所讀的內容有一個大概的了解就成了。教師剛開始指導學生閱讀時,一般要先讓學生用精讀的辦法理解文本內容,在學生有了一定的閱讀經驗與能力以后,可以靈活運用“精讀、略讀、瀏覽讀”三種閱讀方法進行閱讀。
(四)指導學生學寫心得或續寫小故事,進行仿寫等練習
如在學習了部編版教材二年級上冊《狐假虎威》這一課后,我引導學生進行續寫:大大小小的野獸嚇得撒腿就跑之后會發生什么事呢?請你們展開豐富的想象,想一想,寫一寫。在學生寫完后的交流過程中,我驚喜地發現,他們的想象出乎意料,真的是很精彩。實施素質教育,是當代教育的主旋律。我深深地感受到要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必須從小學階段就扎扎實實地進行語文素質的培養和訓練。而語文素養的培養中,閱讀教學是一個極其重要的組成部分。因為閱讀教學能從語言文字方面訓練學生識字寫字、用詞造句、布局謀篇、潤飾成文,并將寫好的文章展示交流,在閱讀中成長,在交流中提升。因此,在語文教學中有機地整合課內與課外教學,將課內閱讀向課外延伸教學,優化課堂結構,對形成學生良好的個性品質,增強學生的社會交際能力,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質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施行課內閱讀向課外延伸的策略,要立足語文課本,從創設情境出發,重點在于閱讀方法的引導,同時還要加強學科滲透,從而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