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論述農村小學作文評價的方法,提出教師評價要科學、班級評價多樣化、借助學校評價提升評價層次、拓寬參與競賽的渠道、擴大學生作文發表渠道的教學建議,從而讓學生對寫作充滿興趣和信心。
【關鍵詞】農村小學 作文評價 實踐 寫作能力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20)03A-0114-02
“好學生是夸出來的,好作文也是夸出來的。”小學生都希望得到爸爸媽媽的稱贊,渴望得到教師的表揚,盼望拿到學校的獎狀……作文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難點,激發小學生的寫作興趣,幫助學生樹立寫作的信心,讓學生產生寫作的動力尤為重要。筆者認為,要做到這一點關鍵是教師要掌握作文評價方法。
一、教師評價要科學
(一)教師評價的基本原則
一是正面綜合評價,樹立優秀、引領方向。每一次作文評價教師都要從學生習作的思想情感、中心思想、寫作技巧、結構、人物的選擇、事件的選擇、語言的應用、標點符號的應用、書寫程度等方面綜合評價,起到引領、表揚、鼓勵、激發、促進的作用,讓學生學有方向。
二是評價要注重激發寫作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師要從不同方面、角度表揚學生的作文,使學生有成就感。譬如題目新穎,開頭寫得好,選材好,人物的某一個方面寫得好,事件選得好,中心突出,構思巧妙,思想情感表達真實,字寫得工整,結尾寫得好,詞句、修辭手法用得好,標點符號運用正確等,從多角度、多方面表揚學生。評價語要準確,評價的內容要具體,讓學生要看得見、感受得到。表揚學生的數量要多,覆蓋面要廣,表揚人數最好占學生總人數的80%~90%,讓學生有自豪感和成就感,進而產生寫作文的興趣,樹立寫作自信心。
三是評價要細,分類分層次。教師的評價要細,切忌空泛,最好能夠分類分層次表揚。如題目新穎的一共有5人,第一個層次的有張某某、李某某,好的地方具體有……,第二個層次的有王某某、陳某某,好的地方具體是……;開頭寫得好的一共有6人,第一個層次的有張某某、李某某,好的地方具體有……,第二個層次的有王某某、陳某某,好的地方具體有……;選材內容好的、人物寫的好的人、事件選的好的、中心突出的、思想情感表達真實的、字寫得工整的、結尾寫得好的、用詞句用得好的、修辭手法用得好的……都可以作為評價內容。總之,評價要細要具體,評到學生的心坎上。
四是要做好語言文字評價。對于沒能獲得表揚的學生,教師的評語顯得格外重要。多年的作文教學經驗告訴筆者,面對習作水平一般的學生,教師要善于抓住學生寫得最好的一兩個地方寫評語,把學生的優點適當放大,而且要具體到一個詞一句話的引用、一個段落的情境描寫、一個修辭手法的巧妙運用等,不能說假大空的套話,要讓學生看得見,摸得著,感受得到;要用鼓勵期待的語言對學生不足的地方提出修改方向,使這部分學生也能感受到教師的關注,愿意寫作文。
(二)教師的評價形式要豐富
一是選擇范文進行朗讀和評價。教師可以選一些學生的優秀作文,讓學生在講臺上朗讀,然后就該文的寫作技巧、構思、結構,人物的選擇,事件的敘述,思想情感的表達,中心等進行全面講評,讓學生從本次作文講評中明白如何審題,如何擬定題目,怎么選材,如何把握中心,表達一個什么樣的思想感情等。但是,這種方式要精,數量要少,時間上要把握好,一般情況下選擇1篇或2篇為宜。
二是面批修改,指導評價。在學生寫完作文之后,教師要安排面批的環節,如面批修改時選擇2至3名學生,讓每名學生一個學期至少有一次單獨接受教師逐字逐句修改指導的機會。面批的主要目的是做好課后輔導,落實學校培優補差要求,針對寫作能力較弱的學生開展工作,幫助這一類學生補齊短板。語文教師要在每一次批閱作文時都做好這個工作,特別關注每一次作文中寫得不成功的學生群體,有針對性地選擇2至3名學生,做好記錄,并且針對這些學生的情況備好輔導教案,落實好輔導工作。學生會因為得到這個機會而感到溫暖、幸福。
三是選擇優秀、有進步的作文進行公開展示。一次作文講評完之后,教師要選擇3篇優秀作文和2篇進步作文張貼在班級的學習園地里,通過這種方式肯定學生的寫作成果,讓進步的學生看到希望,也讓其他學生能在課余時間閱讀優秀的作文。學生看到自己努力的成果得到了肯定,就能在一次次獲得成就感、榮譽感當中增強習作興趣。
二、班級評價多樣化
語文教師對學生的作文進行評價之后,還可以利用班級表揚來增強學生的習作熱情。班級表揚的目的是在班上進一步強化學生的學習成就感,讓學生愛上習作。如在作文講評課之后,再由班主任專門在班會課上對寫作有進步或優秀的學生進行專門的表揚。語文教師可以在事前跟班主任溝通協調,明確具體的表揚方式。
在實踐中,筆者常用的方式有五種:一是利用早自習時間讀一篇本班學生的優秀作文,每天讀一名學生的一篇作文,由語文教師指定,每天換一名學生,由學生本人朗讀。二是在本班的學習園地里設置一欄,取名為“小作家天地”“我是寫作小能手”等,主要用途是粘貼學生的優秀作文(粘貼的優秀作文由語文教師在每一次講評作文后全班內評選)。三是在班上建立遴選制度,指定學生專門對每一次粘貼過的優秀作文進行記錄,一學期結束后看誰的最多。粘貼次數最多的學生可以代表班級參加學校舉辦的作文競賽。四是把每一次粘貼過的作文收集起來裝訂成冊,作為班級優秀作文集,讓學生在閱讀課上自由閱讀,向身邊的人學習。五是把班上粘貼過的作文綜合評價,然后選出2篇推薦到學校(每次作文每個班級只推薦2篇優秀作文),粘貼在學校的宣傳欄。
三、借助學校評價提升評價層次
學校評價學生作文是在教師評價和班級評價之后的評價。評價方式有兩種,第一種是粘貼表揚。具體操作方法是:每個班的每一次作文講評后,先由語文教師從班級粘貼表揚的作文里遴選推薦2篇,再由班主任推薦給學校,每個班每周推薦2篇,粘貼在學校的宣傳欄里。學校的宣傳欄每周更換一次,讓全校的學生閱讀交流,充分發揮學校宣傳欄的作用,擴大學校宣傳欄的影響力,提高學校宣傳欄的知名度。
第二種是獎勵評價。獎勵評價一個學期舉行一次,由學校教導處組織,題目由學校擬定,分為低、中、高年級組,學生現場寫作,語文組的教師共同閱卷,評定等級。每個班參與的學生人數控制在3~5人,班級參賽學生名單由語文教師推薦,班級遴選,班主任確定。學校表彰設置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和優秀獎。由學校領導組織表彰儀式,頒發表彰獎狀和獎品,從學校層面上表彰學生寫作文的成果,在學生、家長中擴大影響力,以及在學生心目中提高評價的層次。這種方式可以由本學校推廣到全鎮的中心學校,定期舉行,以制度的形式固定下來,從而使學生的成就感得到更高層次的提升。
四、拓寬參與競賽的渠道
比較能讓人找出差距。比賽、競賽能讓人產生動力和活力。要讓學生在平時的學習基礎上提升自己,不斷產生新的學習興奮點,比賽、競賽是最好的方式之一,因此,拓寬學生參與競賽的渠道就顯得尤為重要。
一是定期落實校內比賽。語文教師先在班內落實一學期2次的作文比賽,上半學期一次,下半學期一次;再在年級組落實一學期一次的作文比賽,在期中考試前一周舉行;最后,學校教導處一學期組織一次作文比賽,在每學期第十五周或十六周舉行。
二是爭取參與校外比賽。讓學生參與由全鎮中心學校、區教育局、市教育局組織的作文比賽,或者參與由社會力量或企業舉辦的作文比賽,例如“三元杯”“電信杯”“少先隊手拉手”等作文競賽活動,以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
五、擴大學生作文發表的渠道
中高年級學生希望自己的作文能夠得到肯定的欲望比較強烈,這也符合學生心理發展的規律。因此,教師和學校要擴大學生作文發表的渠道,把學生的優秀作文推薦給報刊,通過報刊刊登學生作文肯定學生的成果。一是教師要做好優秀作文的遴選工作,依據平時的評價制度切實把優秀的作文選出來,保證優秀作文的質量;二是學校要做好聯系工作,與區、市、省級的報刊取得聯系,建立良好關系,保持正常的交往,做好“推出去,發得了”的工作。例如,《甘州區教育信息簡報》、青春甘州網站、《張掖日報》《甘肅省未來導報》《小學生天地》《課堂內外》等都是我校學生發表作文的常用平臺。
實踐出真知,應用知成敗,操作知好壞,多年來的農村語文教學經驗證明,這套評價作文的方法是可行的、有效果的。同時,筆者也在不斷地完善作文評價措施與方法,通過不斷總結經驗提升習作教學水平。
【參考文獻】
[1]張麗麗.談談小學生作文水平提高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下旬刊),2017(12)
[2]林國彪.提高農村小學生作文水平策略探究[J].新課程研究(上旬刊),2012(9)
[3]楊敏燁.六覺觀察法運用在小學生作文教學中的作用[J].作文成功之路(上),2019(1)
注:本文系2016年甘肅省“十三五”教育科學規劃立項課題“提高農村小學畢業班學生作文能力的策略研究”[課題編號:GS(2016)GHB1808]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簡介:薛亮偉(1977— ),甘肅張掖人,大學本科學歷,一級教師,研究方向:小學教育。
(責編 黎雪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