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芬花
摘 要: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教育在社會發展過程中占有的比重越來越多。教育是一個國家、一個社會發展的基礎,學生更是社會未來發展的希望。數學是一門抽象性較強的學科,對于小學生來說學習存在著一定的難度,因此,為了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教師應采用寓教于樂的教學模式展開教學,能夠較大程度地提高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從而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到小學數學學習活動中。本文主要探究在提高小學數學教學有效性工作中,寓教于樂教學模式的應用策略,僅供參考。
關鍵詞:寓教于樂;小學數學;有效性
【中圖分類號】G【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8-1216(2020)01C-0073-02
小學階段是學生生理與心理發育的關鍵時期,學生各方面的能力還沒有得到成熟的發展。小學階段的數學學習,更多的是引導學生對數學知識有一個初步的認識,培養學生正確的學習態度和良好的學習習慣,為學生日后的數學學習奠定扎實的基礎。且數學知識的學習對于學生的邏輯能力和思維能力的發展有著非常大的促進作用,有助于高效數學課堂的建立。寓教于樂的教學方式能夠提高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與掌握,提升小學數學的教學有效性。
一、寓教于樂在提高小學數學教學有效性中的必要性
(一)吸引學生的上課注意力
在小學數學學習的過程中,學生的學習會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讓學生對數學學習產生莫名的恐懼,使學生在潛意識里認為數學知識非常枯燥且學習難度較大,這和學生的發展規律不符。因此,很多學生無法對數學學習提起興趣。小學階段是學生具象思維的發展階段,這個階段的學生對于新鮮事物有著極強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寓教于樂的教學模式能夠在較大程度上契合學生的心理發展特點,其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案能成功地結合學生的學習實際。
寓教于樂的教學模式與傳統教學模式相比,為課堂注入了很多新內容、新元素,能夠吸引學生的課上注意力,使學生能夠在學習過程中獲取更多的體驗,從而對數學知識進行很好地掌握。教師要引導學生在此過程中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二)符合新課改要求
在新課改背景下,教學工作理念與教學方法都發生了很大的改變,教師在開展小學數學教學工作時,采取的傳統教學方式已經越來越不適用新課改的相關教學要求,因此,為了推動小學數學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教師應采用寓教于樂的教學模式開展教學活動。
寓教于樂教學模式是指運用視頻、游戲等多種形式,在符合學生心理認知發展規律的基礎上,與教學工作進行有效結合,不斷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它是一種符合新課改教學理念的教學模式。寓教于樂的教學模式能夠為學生營造一個輕松、愉快的教學環境,有利于對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培養,提高小學數學教學工作的有效性。
二、通過寓教于樂提高小學數學教學有效性的策略
(一)教育游戲與數學教學相結合
小學階段的學生因為年齡較小,心智發育還未成熟,自我管束和自我約束能力比較差,加之數學的學習內容較抽象,導致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不高。為了提高小學數學教學的有效性,培養學生各個方面的能力,教師首先要對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充分了解,包括生活環境、性格特點等諸多方面;其次,教師要主動與學生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對學生進行更加深入地了解,從而在小學數學教學活動中選擇適當的教學元素,提高課堂的有效性。教學方案的設計要以學生的實際情況為基礎,設計出學生感興趣的內容,可將教育游戲與數學教學相結合,在課堂上引入游戲環節,讓學生在玩中學,學中玩,主動汲取數學知識,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比如,在學習《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一課時,教師可以先向學生系統地講述本節課的知識內容,將解題思路和解題過程進行詳細地講解,在此基礎上組織學生參與教學游戲。教師首先公布游戲規則,以“S”型為順序,前一位學生給下一位學生出一道整十數除整十數的題目,例如六十除十,下一位學生需要在規定的時間內進行作答,答錯或未在規定時間內答題即被淘汰。
通過引入游戲能夠促進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在游戲開展的過程中,學生也能對本節課所學的數學知識進行熟練地掌握與應用,從而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水平,提高小學數學教學的有效性。
(二)加強學生的實際操作
小學階段的學生比較活潑好動,對于形象生動的事物有著非常大的興趣,對于抽象的數學學習則感到非常無趣,因此,許多學生對數學學習有誤解,不能準確地認識到數學學習的價值和意義,使自身的思維發展受到了限制,進而影響了學習效果。在實際的小學數學教學活動中,增加教學體驗、實踐操作環節,對于學生學習興趣的提高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使用寓教于樂的教學方式進行教學時,教師要加強對學生學習體驗的重視。
比如,在學習《小數的加法和減法》時,教師可以在正式的教學工作開展之前,安排學生對自己家和鄰居家每日的用水量和用電量進行調查,調查時間限定為十天,要求學生對此做好詳細的記錄。在正式的教學工作開展過程中,先讓學生對記錄的數據進行整理,引導學生對這些數據進行觀察,并將每一家的用水量和用電量進行相加求和,在得出數據后引導學生進行數據對比,使學生能夠清晰地認識到不同家庭用水量、用電量之間的差距。學生通過實際動手操作,不僅能夠了解自己家庭的基本生活情況,還能夠靈活運用小數加減法的知識,在實踐的過程中進一步掌握理論知識。需要注意的一點是,學生開展調查活動之前,要與家長進行詳細地溝通,尋求家長的配合,從而保障活動的順利開展。這樣的實踐活動,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也能提高小學數學教學工作的有效性。
(三)借助多媒體展開教學
隨著科技信息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多媒體技術已經逐漸應用于教學工作的方方面面。在小學數學教學工作中,應結合多媒體技術進行教學,能夠較大程度地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實際教學工作中,教師要充分結合現有的教學資源對教學模式進行創新,從而實現寓教于樂,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在現階段的教學工作中,多媒體設備在一定程度上代替了傳統教學工作中的一些片面的口頭講解內容,以一種形象、具體、生動的知識形式傳遞給學生。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對知識學習的興趣能夠得到有效的提升,對于知識的吸收也更加高效,進而提高了小學數學教學的有效性。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寓教于樂是提高小學數學教學有效性的一條重要途徑。從以上列舉的幾方面入手,不僅能有效促進學生數學各方面能力的提高,還能保證小學數學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當然,促進小學數學教學有效性的提高,還需要學生、學校、家庭、社會各方面的協調溝通和相互配合,以提高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推動學生更好地發展。
參考文獻:
[1]楊艷利.寓教于樂提高小學數學教學有效性[J].課程教育研究,2019,(5).
[2]鮑晨晨.小學數學悅趣化探究學習之行動[J].課程教育研究,20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