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洪福
[摘 要]對于初中生來說,數學學科的知識相對抽象,學習起來比較困難,容易產生厭學情緒。為了更好地學習數學,學生必須掌握一定的數學思維方法。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明確教學的主要目標,既讓學生學到數學知識,又引導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掌握數學思維方法,進而利用數學思維方法解決實際問題。
[關鍵詞]初中數學;思維方法;滲透
數學是初中最重要的學科之一。在平時的學習中,學生往往滿足于對數學知識有一個大概的了解,卻沒有意識到學習數學知識和數學思維方法的重要性。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明確教學的主要目標,既讓學生學到數學知識,又引導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掌握數學思維方法,進而利用數學思維方法解決實際問題。
一、初中教學滲透數學思維方法的現狀及原因分析
1.初中教學中數學思維方法滲透的現狀
在傳統的數學教學模式中,教師講,學生聽,教師占據主導地位。如果教師對學生的數學基礎進行深入分析,就會發現許多隱藏在數學知識中的思維方法。但是,在傳統教育模式下,大多數教師在教學時習慣于直接給出結論,然后向學生展示解決問題的過程,以便學生記住公式,進而解決問題。從長遠來看,這會導致學生形成一定的思維方式,即在解決問題應用公式定理時,不需要進行深入研究和理解。但這樣容易導致學生失去自主探究學習的動力與快樂,出現思維固化的問題,以至于數學分析能力下降。傳統的初中數學學習方式是將創新性學習與填鴨式學習相結合,學生在課堂上會獲得一些理論知識,并提出很多問題,但許多學生不了解理論知識的來源和探究方式,如果題目類型略有變化學生就不知道如何解答問題。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教師們開始運用數學思維方法來解釋理論淵源,解釋抽象概念知識,讓學生了解理論的來龍去脈,增強學生的學習能力和綜合素質,進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2.思維方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缺乏的原因分析
在當今的教育背景下,許多教師把教學重點放在了應試教育下學生的知識獲取方面,而忽視了學生發掘問題的能力。在數學教學中,這種現象非常明顯。一些教師注重解決問題能力的教學和訓練,雖然能使學生很好地利用公式和理解題目,但缺乏對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鍛煉。
另一個原因是教師強調教學的結果而忽略了教學的過程。例如,教學《等腰三角形》,三角形底邊的垂直平分線等于兩個腰部之間的距離。教師通常直接將定理告訴學生,以便學生記憶和運用,這就致使學生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應引導學生運用數學思維方法尋找問題的答案,這樣才能使學生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也就是所謂的“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二、基于初中數學思維方法的教學原則
1.循序漸進的原則
數學學科屬于科學范疇,所涉及的科學知識非常復雜,要求學生具有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如果學生不能積極探索數學知識,那么很難將學習引向深入。因此,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堅持循序漸進的原則,幫助學生深入挖掘知識,積極運用數學思維方法,這樣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而且可以促使學生積極參與數學思維方法的交流和應用。
2.由淺入深的原則
善于運用數學思維是一個困難的過程,學生首先要理解理論知識,然后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連接和分析,此過程是逐步進行的,只有通過反復研究,由淺入深,學生才能掌握數學思維的真正內涵。在教授數學知識時,每個階段都有不同的任務和目標,教師應根據知識結構各個層次的特點,運用科學的教學方法并與教學內容和思維方法有效結合,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三、在初中教學中滲透數學思維方法的重要性
1.從教師的教學任務來看
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需要傳授給學生專業知識,還需要了解每個學生的學習能力,在此基礎上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為學生以后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在初中教學中,數學是非常重要的學科,教師應注重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方法,并把數學思維方法滲透到教學過程中。這種滲透性學習方法對實際教學效果具有一定的積極影響。
2.從學生學習的角度來看
而今,數學教育是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的一個重要途徑,其核心就是引導學生把數學思維方法運用于生活實踐中,讓學生能夠充分利用數學思維去考慮分析實際生活中的問題。數學這門課程,不僅僅是計算這么簡單,它更注重培養學生解決現實生活中問題的能力。所以,教師需要考慮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如何才能有效滲透數學思維,以此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3.從教材內容來看
高中教材中的數學知識比初中教材中的數學知識更有難度,更考查學生的思維能力。因此,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應結合教學內容運用適合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夯實學生的數學學習基礎。教師更應注重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并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積極運用數學思維方法,使學生體會到運用數學思維方法解決問題的重要性。
四、在初中教學中滲透數學思維方法的策略
1.分層滲透的策略
數學學習內容多種多樣,所使用的思維方法也多種多樣,教師應在不同階段采用不同的方法加強滲透。首先,教師自身必須全面掌握初中數學教科書中的內容,對其進行深入分析和揣摩,然后找到在教學中滲透數學思維方法的途徑。其次,教師應對初中三個年級進行分層教學,教學難度應與相應年級匹配。最后,應從簡單到復雜,引導不同年級的學生進行分層學習,針對相應的難度開展分類訓練,使每個學生都能掌握適合自身的數學思維方法。
2.逐步緩慢滲透的策略
要想有效地學習數學,就必須通過大量練習鞏固所學的知識,豐富數學思維方法。在數學教學中,教師必須遵循循序漸進的教學原則,認真分析初中各年級的數學教學內容,并從中尋找到有利于數學思維滲透的契機,再逐步緩慢滲透。教師可以先總結知識點,然后總結滲透數學思維方法,讓學生在實踐中摸索規律,為后續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3.利用多媒體技術滲透的策略
當前,多媒體技術已廣泛應用于我們的日常教學中,為創新課堂教學提供了良好的載體。在初中日常數學教學中,教師可以運用先進的多媒體技術增加課堂的樂趣,使課堂教學更加生動有趣,從而促進數學思維方法的科學滲透。例如,在講解“軸對稱”部分時,教師可以在上課前準備軸對稱物體的相關信息,然后在課堂上通過多媒體將其顯示在視頻和圖片中,如現實生活中的對稱建筑物、剪紙、樹葉等。此外,教師也可以鼓勵學生利用多媒體尋找實例,以此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提高學生的興趣和思考能力。
4.運用趣味活動滲透的策略
剛升入初中,學生正在經歷學習的過渡階段,其知識水平和學習能力有待于進一步的改善和加強。所以,一些學生可能暫時還無法適應初中重點班級的學習模式,無法理解教師在說什么,進而導致學習效果不理想。對于一些探究性質的學習活動,教師應給予學生指導,引導學生運用數學思維方法探索感覺困難的知識內容。這樣不僅可以發掘學生的潛能,還可以培養學生的智力,使學生能夠快速掌握課堂學到的知識。例如,在講授“旋轉”一章時,為了加深學生的印象,教師可以適當地舉一些生活中的例子,如車輪、鐘針等,然后向學生提出問題,引導學生探索規律并解決問題。
5.在互幫互助中滲透的策略
教育的最終目標是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因此,教師必須考慮到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和個性特點,積極引導學生探索學習規律,不斷優化自己的教學方式。例如,在教授“平面幾何”時,可以利用一些學生熟悉的生活現象來解釋概念并總結所學的知識,利用學生周圍的現象來引出幾何構造圖,并將其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結合起來,以獲得最佳的教學效果。
總之,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引導學生運用數學思維方法解決問題非常重要。教師應認真備課,積極研究教學方法,幫助學生提高學習能力,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并通過分層教學滲透數學思維方法,幫助學生解決生活中的數學問題。
參考文獻:
[1]王愛花.初中數學數形結合思想教學研究與案例分析[J].中國校外教育,2017,(5).
[2]王林.數形結合思想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滲透[J].甘肅教育,2019,(17).
[3]蔣國軍.論數學思想方法在數學教學中的滲透[J].成才之路,2019,(24).
(責任編輯 趙永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