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天剛
摘? 要:隨著現代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人們對小學階段的教學要求逐漸升高。語文作為中國教學的三大主要學科之一,在小學階段也是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的,其對教育者進行的教育工作的要求也很高。《語文課程標準》中有指出,綜合性學習的主要體現是對語文知識的綜合運用。所以如何在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提高語文教學質量成為了當下教育發展的關鍵。
關鍵詞:小學語文? 綜合性學習? 教學設計
1? 語文綜合性學習的價值
1.1 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
創新來源于問題的產生,沒有問題就沒有創新。語文綜合性學習是新課程改革后出現的新學習領域,它是以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經驗為基礎的,與學生生活實踐相結合的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方法。它要求教師在進行語文教學時要對學生進行引導,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找出語文學習中遇到的問題,組織學生以個人或小組為單位收集相關問題的資料,運用語文知識對問題進行分析,自主解決問題。由此可知,語文綜合性學習的目標就是培養學生自主發現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1.2 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
在現代社會,競爭與合作是同時存在的,良好的合作意識與有效的人際交往是現代人們必備的基本技能。中國在20世紀70年代時曾實行過計劃生育,所以“421”式家庭非常的常見,許多獨生子女在父親母親的呵護下長大,不知不覺養成了“唯我獨尊”的性格,不管任何事都習慣以自己為中心,不會為他人著想,也不懂得怎樣與其他人合作。而在語文綜合性學習中剛好有培養學生交流合作一條,因為小組學習是語文綜合性學習中最常見的一種學習方式,并且這種方式在語文教學中十分有效,它能讓語文課堂變得活躍,不再枯燥,可以讓學生相互之間進行交流,加深學生的友誼,還可以讓學生在合作中學會分工合作,讓學生慢慢體會到合作的重要性,由此學習到如何與他人接觸、合作、交流和溝通。
1.3 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世界上的一切國家和民族都要求其成員對自己的國家、民族盡社會責任,人們認為履行責任是人最基本的美德。語文綜合性學習中有許多與社會和生活實際相關聯的知識,例如:現代人們非常重視的環保問題、與人們息息相關的健康問題、讓人們生活變得更美好的社區建設問題和生活問題、與現代社會發展有關的科學問題等,教師在課堂上應該對學生做出引導,讓學生對這些問題進行關注和研究,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心,讓學生心系社會,關心社會環境,關注國家發展。
1.4 培養學生收集、處理信息的能力
當今社會已進入了信息化時代,信息就是財富。現代社會中,人們需要掌握大量的、準確的信息以方便隨時對自己的工作進行調整和完善,為自己確定一個適合當下發展的工作目標。而學生在進行語文綜合性學習時,也要通過各種途徑來收集不同的信息,并且還要對這些信息進行整理和分析,恰當地利用這些信息,運用語文知識完成自己的課題。在收集、整理和運用信息的過程中,學生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會隨之提高。
2? 語文綜合性學習的設計
在《語文課程標準》中特別推崇綜合性學習,主要是為了改變傳統的灌輸式教育,為學生建立一個良好開放的學習環境,給學生提供更多的學習渠道,讓學生能夠接觸到更多層面的學習機會,注重對學生創新和實踐的培訓。語文綜合性學習主要依托于語文學科,它對語文學科與其他學科、現實生活和社會之間的聯系十分注重。語文綜合性學習主要是以問題為中心,展開活動式教學,對學生進行綜合性教學,以此促進學生各個方面的綜合性發展,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從語文教學的目標、內容、學習方法和評價來看,語文綜合性學習的設計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2.1 教學目標的綜合設計
三維教學目標是指“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者并不是相互孤立的,而是一個有機整體。三者是在知識的發生與能力的形成過程中產生的,它們既不能分開,也不能隨意分步完成,只有三者相互結合、相互促進,才能相互成就。教師在進行小學語文綜合性教學時,要對目標進行預設。
2.2 教學內容的綜合設計
語文綜合性學習是對語文知識綜合運用的體現,它可以推動學生聽說讀寫綜合能力的發展。所以,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時,要盡可能地加強讓學生對字、詞、句、篇的綜合運用,促進學生整體發展。“語文課程與其他課程的溝通”“跨越領域學習”是語文綜合性學習的最基本特征,語文綜合性學習要與其他學科相互結合,進行綜合性學習,讓學生對語文進行比較全面的學習,從各個方面提高語文的整體素養。所以,教師在進行語文教學時盡量不要給學生規定出具體的條框,讓學生自主學習,鼓勵引導學生將語文知識與其他的學科進行融合,讓學生的特長可以在語文課上發揮出來。
2.3 教學方式的綜合設計
《語文課程標準》中有提出的“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這種學習方法的主要目的是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體,讓學生能夠學會自主學習、自主思考,成為學習和發展的主體。在課堂上,教師要摒棄傳統的灌輸教學方式,改掉讓學生死記硬背的機械學習方式,讓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對知識進行自主探究,教師可以將學生分成小組形式,讓學生主動參與小組探討,互相之間團結合作,一起探究,勤于動手,努力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和處理問題的能力。
2.4 教學評價的綜合設計
從前的教學評價主要重視評價的“選拔”“結果”“教師評”3個方面,新課程改革后教師評價逐漸向重“發展”、重“過程”、重“大家評”轉變。因為現代教育長期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語文課程在評價中主要是通過成績來區分優劣的,所謂“成績好”的學生被稱作尖子生,成績差的同學被稱為差生,以偏概全,忽視了學生的全面發展,現代語文綜合性教學可以有效地改掉這一缺點,讓教師以“育人為本”為教書理念,以學生為課堂主體,更加注重學生的學習過程,注重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不再看重學習的結果。
3? 結語
總而言之,綜合性學習是新時代下的產物,它出現的時間并不長,所以其中還存在著許多的問題,還需要人們對其進行更加深入的研究。教師最主要的任務是讓小學語文綜合性學習能夠越來越規范,這就需要教師對其采用合適的教學策略。所以,教師在開展語文綜合性學習的時候,可以適當地開動腦筋,適時創新,在課堂上開展實踐活動,創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課堂,讓學生在課堂中真正地學有所獲。
參考文獻
[1] 黃梅芳.淺析小學語文綜合性學習的設計[J].當代教研論叢,2019(6):48,50.
[2] 田正權.小學語文綜合性學習設計的實踐研究[A].《教師教學能力發展研究》科研成果集(第十五卷)[C].《教師教學能力發展研究》總課題組,2018:4.
[3] 范麗麗.小學語文綜合性學習的設計[A].《現代教育教學探索》組委會(Study journal of modern education and teaching).2014年10月現代教育教學探索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