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梅艷
摘??要:隨著近年來我國教學理念發生轉變,傳統教學中的教學方法已經不滿足當下的教學需求,新時期的教學更加強調在教學中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和核心素養。以這種理念為導向的教學,需要教師在教學中進行大膽的變革和創新,不能夠拘泥于傳統教學,而是要進行多元化的嘗試,從而提升課堂教學效果,構建新時期下的小學語文高效課堂。
關鍵詞:核心素養;小學語文;高效課堂;構建策略
在語文教學中,核心素養的定義關乎許多層面,它包含了學生在學習中展現的學習能力、對知識的運用能力、對教學內容的感悟能力,以及自主思維能力等。它是一個學生長期學習后能力的綜合化展現,是考量現代人才的重要標準。如何在核心素養視角下開展小學語文教學,提升教學效率,是現階段教師需要重點思考的問題。本文將淺談核心素養下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構建和思考。
一、深挖教材內容,聯系生活展開教學
小學語文教材當中的內容都是經過精挑細選,具有豐富教學價值的文章。教師在設計教學內容的時候,與生活建立聯系,拉近知識和生活的距離,然后利用這些生活化的元素去開展課外活動,來加深學生對于知識的印象。教師可以在教材當中尋找一些與生活聯系緊密的例子,在課堂上引導學生去對問題產生疑問,然后通過師生共同探索得出答案,循序漸進地去尋找知識背后的原因。這種教學方法可以讓學生也參與其中,對知識有更加深刻的認識進而提升教學有效性。讓學生進一步將知識化為己用,有效強化學生的個人能力和核心素養。
例如教師教學《爬山虎的腳》,文章介紹了爬山虎是如何爬墻的。但是只靠文字的描寫,學生對于知識得來的過程缺乏直接的認識。教師可以讓學生自己對爬山虎進行觀察,同時教師也參與其中與學生共同進行探索,然后在課堂上交流心得。通過這種課外活動。學生能夠加深對于知識的理解,并且對于知識得來的過程有一定的生活化參照,從而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促進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發展。
二、角色扮演,深化學習過程
語文教學當中存在很多趣味性的教材內容,這些內容一般以故事為主。教師可以采用情景劇或者舞臺劇的改變方法,讓學生通過對其中角色的演繹加深對于文章的理解。學生在出演其中人物的時候,能夠感同身受體會到角色所傳達的感情,能夠加深學生的認識。教師需要注意的是,對于未能夠參與情景互動的學生,教師要在一旁講解內容,引導學生去感悟文章的內容,并且對照演出情節對教材內容做階段性的小結讓課堂教學更加的條理。在這種角色扮演情景劇的教學模式下,課堂氣氛得到活躍的同時,能夠讓學生更加直觀認識知識,了解知識,學生的課堂參與感提升學習過程也能夠進一步深化。直觀性觀察與教材內容相符合的情景劇內容,能夠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學習潛能,加深對于教材內容的理解,促進學生能力的提升和進步,讓學生在此過程中個人能力得到提升核心素養得到強化和提升。
例如講授《將相和》這篇文章的時候,教師可以讓學生出演文章中廉頗、藺相如的角色,讓學生在角色扮演的過程中,逐漸的熟悉角色的性格,了解文章想要表達的內涵,學生在出演角色的時候,教師要在一旁對文章的情節加以描述,方便未出演的學生去理解文章知識。另外教師要把握好課堂調度和課堂節奏以及秩序,不可讓學生在“一片熱鬧”中一無所得,要讓學生在表演過程中加深對主人公情感的認識,升華個人理解。
三、多媒體演示,開拓學生視野
信息技術融合進教學是近年來我國教學水平不斷提升的重要原因。教師在教學當中利用多媒體可以有效進行教學資源的整合,幫助學生多角度全方面的提升能力。在多媒體引導的教學下,學生能夠對教材當中講述的內容理解更為全面,從文章背景、文章意義、作者的生平,立體地去對教材內容進行詮釋。多媒體演示教學還可以對教學內容進行的一定的擴展和延伸,讓學生利用更加宏觀的視野看待教學內容、拓寬學生的思維,促進學生個人能力的提升和核心素養的強化。
例如教師在《狼牙山五壯士》這節課中,為了提升課堂教學效果,可以借助信息技術播放一些有關教材內容的資料烘托教學氣氛,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學生在這種氛圍的熏陶下能夠更加融入課堂教學當中,全神貫注投入到內容的學習中去。教師也可以利用多媒體對教學內容進行一定的擴展,講解一些其他烈士的故事,加深學生的認識和理解,提升教學的宏觀性,讓學生的知識儲備逐漸的豐滿,給學生更多的知識參照,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讓學生的思維模式得到進一步提升,也能夠開拓學生的視野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參照,對學生的能力提升有著積極的推動意義。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核心素養視角下的小學語文教學,需要教師利用多元化的教學手段豐富教學內容,提升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讓學生能夠通過主觀思維解決學習問題,促進學生學習能力得到提升和發展。
參考文獻:
[1]蘇禮芳.核心素養下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構建思考[J].神州,2019,(26):193.
[2]李俊才.核心素養下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構建思考[J].南北橋,2019,(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