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莉
摘??要:通過教學實踐,筆者深刻地意識到了興趣對于學生及教學的重要性,它是學生學習過程中產生積極因素的主要動力。在教學中創設出快樂的教學情境,是增加學生積極性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學生的主體性作用,在音樂課堂中靈活地運用多種愉快的教學策略,實現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目的,從而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小學音樂;情境教學法;有效運用
在小學階段的整體教育過程中,學生全面發展是當前教育的主體方向。音樂學科在小學階段學生全面發展過程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情境教學法在小學音樂學科教學當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是確保良好教學狀態的重要因素。
一、編排兒歌提升學生識譜興趣
在音樂課程當中,識譜課程是音樂教學中的基礎部分。學生只有掌握了一定的識譜知識,才能理解歌曲演唱得更加準確。識譜課程內容專業性較強,會讓學生感覺到枯燥無味,缺乏學習興趣。在教學過程中,可以科學地將識譜知識與兒歌相聯系,協助幼兒記憶以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為了讓幼兒知道手指觸鍵方法,筆者編了這樣的兒歌:彎彎拇指要睡覺,二指三指直起腰,四指端立站牢靠,五指萬萬不可倒!通過編寫兒歌不僅能讓幼兒動手,還能讓他們動腦。通過這種朗朗上口方便記憶的兒歌,讓他們對識譜知識擁有了更濃厚的學習興趣,所收到的教學效果也更加理想。
二、鼓勵學生表現美,培養歌唱興趣
在音樂學習中,通過歌唱可以給聽者美的享受。在小學音樂教學當中,并不只是為了教會學生唱一首歌。在音樂教學當中,最為重要的是可以讓學生能更好地去傳達出歌曲當中的情感要素,體現出藝術價值,更好地融入于歌曲所營造的意境當中,用自己的真實情感演唱。通過這樣的方式學生不僅可以有更好地音樂表達狀態,所歌唱的內容也更加悅耳動聽,從而讓音樂擁有了生命力能感染聽眾。學生要做到這一點,首先要充分理解歌曲的內容,這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難度較大。如果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一味地用抽象的語言去引導學生,是無法達到目的的,因此教師在音樂教學過程中需要將生活在元素融入教學中,根據生活中學生所熟知的各類元素進行類比,引導學生理解,讓學生可以挖掘歌曲當中所蘊含的情感因素,體會其中的藝術之美,培養學生音樂學習興趣,正確地引導學生全身心投入到歌曲演唱中,真正地表達歌曲中的情感和藝術之美。如在引導學生演唱《八月桂花遍地開》時,筆者只是領唱了幾遍學生就學會了,但學生無法想象桂花遍地開的真實場景,以及歌曲當中所傳達出來的情感,所唱出來的內容顯得比較呆板。筆者借助多媒體設施以及問題營造情境,讓學生真正體會到歌曲當中所傳達出來的情感內容,及歌曲所營造的藝術氛圍,并且讓學生之間互相討論,最終學生在快樂的氛圍當中演唱這首歌曲,并且被歌曲中所渲染出來的美麗氛圍所感染。
三、鼓勵積極表演,培養學生音樂學習興趣
在小學音樂課程教學當中,音樂教學與表演聯系密切。在音樂課程當中表演,也是學生最受歡迎的教學環節,小學階段學生普遍活潑好動,因此他們接觸一首新的歌曲,筆者都會根據歌曲當中的內容,引導學生尋找歌曲的旋律,并試圖進行表演。幫助學生更好地去理解歌曲的內容,記憶歌詞。通常筆者在鼓勵學生大膽地進行表演過程中,營造合適的教學情境。筆者會鼓勵學生積極地進行即興表演。筆者會依據學生的即興表演給學生的動作進行一些建議。通過一些典型的“檢查”,讓學生被一些優美的舞蹈動作所吸引。在這一環節當中,同學們都會不由自主的鼓掌稱贊,而觀看的同學們也都躍躍欲試,試圖在講臺上一展自己的才華。通過這樣的氛圍營造,也會帶動一些平常較為內向的學生積極展示自我,因此,參與表演的學生也會信心十足,整個課堂氛圍顯得更加活躍。這樣學生的表演能力不僅得到培養,還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歌曲內容。
四、鼓勵學生自制樂器進行伴奏,培養音樂學習興趣
在教學過程中,筆者會引導學生去學習一些打擊樂器的演奏方式。以這樣的教學內容,不僅可以讓學生擁有更好地節奏感,同時也可以培養學生的識譜能力,這也是提升學生審美意識的有效手段。由于教學過程中條件因素的制約,一些打擊樂器并不能夠確保學生能人手一份,這樣的狀況會極大地影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為了能夠得到更好地教學效果,筆者會鼓勵學生在自己家長的協助下,制作一些打擊樂器。比如,可以運用日常生活當中廢棄的易拉罐、小瓶子制作小樂器。鼓勵學生大膽的想象合理的運用周圍的材料自制樂器。這樣學生就可以用自己自制的樂器一邊演唱一邊伴奏,學生使用著自己制作的樂器會感覺到非常開心。筆者在引導學生演唱《過新年》這首歌曲,引導學生積極進行練習,將學生分成四個小組,分別讓每個小組敲打小鼓、打小镲、演唱、表演從而營造良好氛圍。這樣的練習方式讓學生能真正的感受到自己是課堂的主人,整個教室充斥著快樂與喜悅,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同時也能增強學生音樂學習的興趣。
五、激發學生欣賞的興趣
學生在欣賞音樂過程中需要形象思維能力,同時也需要邏輯思維能力,還需要學生結合自身的生活經驗和個人體驗等。小學學生正處于形象思維想抽象的邏輯思維過渡的階段,閱歷上與積累的經驗相對欠缺。要真正的理解音樂,達到陶冶情操,需要教師將生動形象的畫面、簡潔的語言展示給學生。通過視覺和聽覺的刺激,引導學生理解作品內容。讓學生在欣賞音樂中大膽想象與感受,根據自己對音樂的理解,通過色彩、文字、線條等形式大膽表現。
結束語:
總之,小學音樂教學中,教師需要營造出積極愉悅的教學情境,讓每一個教學步驟都具有啟發性、趣味性和創造性,更好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在歡樂的學習氛圍中,更加積極地學習音樂知識。
參考文獻:
[1]李淑娟.?情境教學法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運用[J].?新課程(上),2013(9).
[2]張健君.?淺析小學音樂課程教學中的情境創設[J].?飛:素質教育(1):256-256.
[3]張艷英.?淺談小學音樂教學中的情境教學法[J].?中國校外教育,000(8):159-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