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多媒體技術在教育中運用,實現了教學現代化發展,并且將教育與科技成果結合,促進了教學質量提升。高中數學教學緊跟教育發展潮流,實現教學信息化發展,使枯燥的數字、符號、概念、公式等變得生動化,實現數學知識由靜態向著動態過渡的轉變,課堂變得趣味化,學生具有獲取數學知識意愿,積極性明顯提高。同時有助于智力開發,思維獲取發展,數學教學脫離枯燥標簽,形式多且內容豐富,具有多邊互動性,吸收和理解效果好,各種能力都會被挖掘,數學教學就能達成目標。本文站在高中數學教學視域下,分析多媒體技術在教學中應用狀況,提出改進多媒體教學策略,希望對數學學科有效應用信息技術有所啟迪。
關鍵詞:高中數學;多媒體技術;應用策略
一、 引言
信息技術發展對教育教學影響極其大,尤其是在課堂教學中廣泛應用,彌補填鴨式教育不足,有利于實現以生為中心、以人的發展為根本的教學目標。高中數學具有高深特點,如果不借助于多媒體技術,學生消化與理解效果必定不理想,而數學知識中眾多地方環環相扣,隨著疑難問題積攢,數學學習成效越來越差,無法提升成績,能力難以突破,這樣的教學是低效的,失去科學性。因此,如何改進多媒體技術在數學課堂應用,全面提升質量,是本文探討的重點。
二、 高中數學課堂運用多媒體情況分析
多媒體技術在數學課堂應用,顛覆了以往填鴨式教學,豐富了課堂形式,有助于興趣激發和智力開發,可促進學生思考,提高其自我獲取知識的能力。多媒體技術應用實現以生為中心,雙邊互動得到落實,課堂資源多樣且新穎,具有延伸性,學生知識面擴大,主動學習中思維活躍,充滿探索精神,在這些內在動力主導下,學習效率將會成倍提升。上面所說的在數學教學中應用這項技術優勢,只是一種理想狀態,需要多個方面配合好,否則將難以達成預想中成果。目前,高中數學課程教學活動中,多媒體技術應用廣泛,教師普遍具有這個意識,但是在將其和數學課程結合中,還存在著認知方面錯誤,大致多媒體技術與數學教學單純疊加在一起,卻沒有實現一個加一個等于兩個效果,融合度不高。下面對于多媒體在數學教學中應用情況進行分析,指出結合中突出問題,希望對改進數學教學起到積極作用。
(一)具有盲目性
多媒體技術在教學中滲透與應用,改變了教學方式,可以填補傳統教學不足,這些優勢是這項技術在教育活動中備受青睞的原因。可是,數學課堂實踐應用卻并未有效利用多媒體技術,應用這項技術是為了提高數學課堂效益,引導學生全面發展。總之,多媒體技術服務于數學課程目標以及教學目標,數學教學中未能意識到這點,教師在課堂中盲目應用,整個數學課堂被音頻、視頻、圖片等堆砌而成,學生眼花繚亂,一節課分不清哪些是重點,無論學到哪部分知識都是看課件,對這種教學手段慢慢產生厭惡心理,參與興趣下降,應用多媒體技術依然無法達成目標。數學課堂反復使用多媒體技術,學生精神集中度受到影響,學習中不能百分之百用心,思想容易被帶到其他地方,多媒體教學變得低效,自身優勢在學科教學中發揮作用十分有限。
(二)教師主導性被弱化
新課程標準指出數學課堂應以生為中心,教師主導課堂,只需要指明方向,學生需要參與和探究,自主構建知識網絡圖,為教師和學生在課堂定位提供依據。數學課堂運用這項技術過程中,由于錯誤的認知和觀念,導致眾多教師把傳統課堂板書內容直接放在課件中,在其中增加了一些網絡資源,認為這就是對數學課堂延伸。不管是概念和公式還是例題與方法講解,全部搬到課件上,用大屏幕播放,學生邊看邊學,教師在課堂的作用就是點擊鼠標和翻頁,一節課很少動粉筆。這種做法似乎與教改保持一致性,利用現代化教育設備與手段,課堂節奏比較快,但是從本質上分析,多媒體技術只是代替板書,依然是羅列內容和知識點,學生整節課都在和設備互動,思考的機會不多,走馬觀花,看起來學習內容非常豐富,不過缺乏實際訓練,各種能力沒有被激發,學習仍然在低層次。另外,數學課堂是一個情感交流過程,學生與教師交流,從而滋生出積極情感,情緒高漲,在這種良好氛圍的支撐下,對于數學內容接受力必定增強,學習質量高。設備代替教師,學生在數學課堂大部分時間和冷冰冰設備交流,缺乏溫情,教師主導課堂作用逐漸被弱化,不利于情感態度發展,最終影響數學教學成果。
三、 高中數學教學活動中多媒體技術應用改進策略
(一)做好內容選擇
多媒體是數學教學的輔助工具,有些教學內容適合運用,有些則不適合,所以教師就要認真分析教學內容,明確哪些內容應用多媒體教學效果更好,哪些適合應用傳統方式或者其他形式,防止出現多媒體教學泛濫的問題。數學教師要增強對多媒體技術認知,清楚其與課程融合是為了實現教學目標,根據自身教學經驗,還有班級實際學情,選擇適應性強,最能激發學生潛力的教學手段,而不是一提起教學就是多媒體。運用多媒體引導學生學習抽象知識,將其轉化為更為直觀的東西,可以設置生活情境內容也可采用多媒體,勾起興趣,投身到情境中去,把生活經驗與積累的知識融為一體,使其在親身經歷出發,積極思考,在分析中理解知識與處理問題。重難點是高中學生數學學習的絆腳石,教師在指導學生學習這部分內容,也可適當地運用多媒體技術,突出重難點,然后通過形象生動的表現手法,幫助學生接受與消化。總之,數學課堂運用多媒體一個關鍵任務就是選擇內容,實現這項技術高效利用,最大限度發揮優勢和潛能。另外,多媒體在數學教學活動應當堅持適度原則,確保用得恰到好處,追求精用,這樣才能獲取更高的應用效果,其服務數學教學功能得以突顯。
(二)提高課件制作水平
多媒體技術在課堂使用過程中存在一個缺陷,那就是過于關注形式,忽視內容,導致制作出來的課件花里胡哨,形式看起來很多,內容卻不夠精。因此,課件制作要遵從形式與內容統一的要求,設計安排要合理,具有層次性和順序性,一步一步引導學生完成數學學習,促使其精力集中,在學習中思考和質疑,而不是被動學習。教師需要明確的是,多媒體具有信息化技術特點與優勢,這些都是用來服務教學內容的,所以在設計中就要減少形式化東西,直接切中要害。邊框以及每個板塊設計簡潔,避免有太多顏色,標題字體適當放大,一些重要知識突出,用不同顏色標注,以引起學生注意,使其看到這些內容以后就能認識到,其是這個知識板塊所要學習重點,以及必須掌握內容。制圖軟件可將靜態內容以動態的方式展示出來,有利于學生接受和吸收,所以在遇到一些比較難知識點,并且具有轉化為動態內容屬性,則需要將數學教學內容轉化為動畫,在課堂中播放,學生會從直接體驗與感受中獲取知識。如果觀看后似是而非,教師就要針對動畫提問,確保其深入理解,為運用知識打基礎。一些簡單的內容沒有必要制作動畫,展示圖片就可以,或者是讓學生觀察和思考,用語言或者文字體現。多媒體課件制作一方面要簡潔,突出重點,服務教學目標,另外一方面則要了解學生審美,以能夠吸引學生的形式呈現,增強多媒體教學成效以及吸引力,促進學生主動學習,思考中建構知識體系,掌握學習能力,向著自我獲知發展。
(三)設置多種數學教學情境
數學學科具有嚴謹性,要求學習者有縝密的邏輯思維,尤其是一些抽象的知識,如果在這個方面能力缺乏,就會在學習中無法理解,這樣的情況增多,數學學習必然退步。高中數學已經進入到更高層次,難以理解的知識概念更多,這個時候借助多媒體,不僅可將抽象的內容用生動形式表現,實現知識具象化,從而引導學生快速理解,不但掌握還能實踐應用,這樣就達成目標。高中數學中涉及函數內容多,抽象性比較強,教師就可以運用動態圖像,讓函數動起來,幫助其理解內容。又比如在學習立體圖形,學生空間思維能力弱,難以想象出來,教師利用多媒體展示物品,然后通過技術手段將其抽象為立體圖形,培養空間思維能力,輔助其消化知識和解題。多媒體讓枯燥數學課堂一下子變得精彩起來,創設各種情境,使其全神貫注,具有主動求知意識,在興趣主導下參與,完成分析與探究,在這個過程中感受思考的好處,養成積極思考習慣,并且在情境刺激和支配下,思維會發展。數學課堂善于運用視頻、圖片、動畫等創設情境,突出知識主體,調動學生能動性,使其在情境交融下理解、分析、解決問題,形成創新火花。比如在學習圓錐曲線這節課時,教師可在互聯網上尋找與之相關的視頻,一般采用的是行星繞軌道運轉的視頻,并且繪制軌跡,增強印象以外,更快吸收知識。
(四)教師做好指導
多媒體在數學課堂應用遵從生本觀念,但是教師主導教學的作用不能被弱化。無論是借助視頻、動畫等化抽象于生動,還是解決重難點,抑或者是例題訓練,教師都應進行指導。多媒體教學中加入提問環節,教師直接針對內容提出問題,學生也可質疑提問,在交流與解決問題中增強互動,培養探究意識,并且引導學生理解教學內容。問題具有層次,實現系統化教學,學生既要在學習中獲取知識,又要清楚知識產生過程。針對一些復雜內容,雖然多媒體課件已經展示內容,教師還是要運用教學經驗,以及富有激情的講解,幫助學生鞏固所學內容,拉近師生關系,構建多邊互動數學課堂。
四、 結束語
綜上而言,多媒體技術與數學教學結合,各種各樣教學手段出現,為數學課堂帶來趣味,并且為抽象知識和內容轉變提供了途徑,通過屏幕直觀的演示和呈現,靜態數學文字符號動態化和生動化,降低了學習難度,深化理解,運用障礙被逐漸掃清,并且在參與過程中掌握思維和方法,主動獲取知識能力增強,具有探究與創新思維品質,人的全面發展就會達成。
參考文獻:
[1]吉孟華.解析有效利用多媒體技術促進高中數學課堂教學[J].新課程學習,2018(8).
[2]樊濱榕.運用多媒體技術改革高中數學課堂教學的實踐和認識[J].讀寫算:教師版:素質教育論壇,2017(22):4-5.
[3]張曉風.如何在高中數學教學中運用多媒體技術[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8(20):90.
[4]馬玲.在高中數學教學中運用多媒體技術的體會[J].數學學習與研究:教研版,2017(5):28.
[5]馮文.高中數學教學中多媒體技術的運用[J].裝備制造與教育,2018(1):77.
作者簡介:梁維高,甘肅省白銀市,甘肅省會寧縣第四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