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寬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后,按照街道和社區的要求,我們一家祖孫三代5口人在101平方米的樓房里,開啟了空前的“宅生活”模式。本以為“宅生活”會憋悶無比、百無聊賴,誰知半個月下來,我們一家竟然收獲頗豐,大出意料!
“宅”出了學問。“宅生活”開始后,因為有了充足的時間,全家人首先把目光投向了書柜中的那些書。小孫子選了《最美中國童謠220首》《格林童話》,讀得津津有味。兒子和兒媳喜歡旅游,選擇了《100個地方暢游通》《湖北經典導游詞》《最美的101個特色旅游地》等書。我和老伴喜歡歷史,我們挑了《一本書讀完歷代趣聞軼事》《大唐宰相趣聞軼事》《中國文化1000問》等。由于沒有外界騷擾,心境寧靜,所以書讀得很愜意,不急不慢、循序漸進,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我們真正體味到了“讀書有味心忘老”“拋書人對一簾春”的佳境。小孫子每天站在陽臺里哼哼嘰嘰地唱童謠,兒子兒媳實現了足不出戶而暢游九州!夫妻倆甚至列出了“疫后出游路線圖”。我和老伴兒在享受閱讀樂趣的同時,也開闊了視野,對人生的第二春有了新的感悟。
“宅”出了親情。以前全家5口人,每天吃過早飯之后便天各一方。孫子上幼兒園,兒子兒媳奔單位,我和老伴一個去老年大學,一個去廣場。5口人難得聚在一起,每天都在匆忙中度過。宅居后,全家人每天都能坐在一起聊天、喝茶、做飯、看電視、關注疫情;問問幼兒園里的情況,說說單位里的趣事,講講老年人的學習熱情,嘮嘮廣場舞的心得……不知不覺中,家人的心貼得更近了,家的氛圍更濃了!我第一次看到了小孫子聰明伶俐、慮事周詳的一面;第一次感受到了兒子兒媳體貼入微的孝悌之心;第一次看到了老伴關注國事的擔當情懷。當全家人一起做飯、圍桌而餐的時候,那種濃濃的親情,像水一樣淹沒了我們的蝸居。
“宅”出了健康。由于宅居,無法出外健身,擔心家人長膘,兒媳便提出了室內健身計劃:每人每天必須抽出半小時進行各種形式的健身鍛煉。小孫子和他的爸爸每天在跑步機上跑半個小時,兒媳在跳舞毯上跳40分鐘。老伴按照兒媳的指導,在床上學做瑜伽。很多人以為老年人不宜做瑜伽,其實挑些簡單的動作,老年人還是可以練瑜伽。我則利用每天拖兩次地的機會來鍛煉自己。宅居半個多月來,每個人精神狀態都很好,心情愉悅,保證了一定的運動量,全家人沒有一個人胖成“肥貓”!
“宅”出了財富。我和老伴利用宅居的這段時間,把我倆存在電腦中的旅游照片和相冊中的照片,按照出游的時間、省份進行了整理,而且還寫出了簡單的游記。兒子兒媳和孫子很喜歡我們的這套“圖文游記”,握著鼠標翻看個不停。兒子說這是我們老兩口留給他們的最好的非物質文遺,也是全家人的財富!我和老伴通過整理“圖文游記”,實際上也是為我倆的人生留下了一個個難忘的注腳!
宅家雖然有一些迫不得已,但我們是響應國家的號召,更是為了戰疫的需要!我們不但沒有給國家添亂,反而在小天地里釀造出了屬于平民百姓的快樂。祖孫三代5口人宅居的日子過得活色生香,五彩繽紛,充滿了情趣。我想,疫情結束之后,我們這段“宅生活”,沒準會成為一段佳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