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慧芳
摘 要:隨著我國教育教學水平的不斷提升,傳統教學的弊端也慢慢呈現出來,人們開始主動響應與落實新課改提出的各種理念。問題導學法就是如今初中階段數學老師常用的一種授課方法。它可以把授課內容與學生現實情況相融合,然后合理設置問題來調動學生對學習的興趣,真正提高學生自身的思維能力以及分析能力,切實增強授課效果和授課質量。問題導學法重視師生以及生生之間的互動,對教師授課能力、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有著關鍵的意義。
關鍵詞:問題導學法;初中數學;應用策略
問題導學法就是教師在開展課堂活動以前,對學生提出和授課內容有關的問題。借助這部分問題,能夠培養學生較強的分析能力以及思考能力,調動學生對學習的積極性,讓教師可以更有效地進行教學。問題設置得巧妙,可以在某種程度上增強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在數學課堂上應用問題導學法可以真正在以往的授課形式上進行創新,讓教師的授課效果獲得快速的提高。
一、營造良好的問題氛圍
問題導學法可以增強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提高教師的授課效果與授課質量。若是想讓學生自身的綜合能力獲得快速的發展,深層次地掌握數學重難點知識,教師就一定要聯系現實情況,對自己制定的問題進行相應的改進,借助良好的問題氛圍來切實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例如,在講解“多邊形的內角和與外角和”相關知識的時候,教師能夠借助多媒體設備將平時生活中和多邊形相關的物品展示出來,并針對本節課的授課內容對學生進行提問:這部分多邊形都有怎樣的特點?它們有沒有什么共同之處或者是不同之處?同學們知道多邊形的內角和為多少嗎?并將全班學生劃分成多個小組,讓他們在小組內部進行交流和思考。此種授課方式下,學生的注意力必定會獲得高度的集中,思維也可以得到拓展。除此之外,多媒體設備具有的直觀性以及形象性讓問題得到了更加細致的分化,降低了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困難程度,也增強了最終的授課效果和授課質量。
二、從實踐中帶入問題
數學和現實生活有著十分密切的聯系。因此,在初中階段的數學課堂上,教師可以舉辦各種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以此來增強學生的應用能力和實踐能力,并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興趣。將問題導學法融入實踐活動中可以真正讓學生對數學知識有全方位的了解和掌握。比如,在講解“簡單的軸對稱圖形”這一節知識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將授課內容和現實生活相結合,并對學生進行提問:同學們在平時的生活中有沒有見到過軸對稱圖形呢?那軸對稱圖形都有哪些呢?然后讓學生針對問題開展思考和研究。如此一來,課堂氣氛瞬間就被激活了,還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除此之外,還可以讓學生親自動手開展實踐,并制作軸對稱的物體,然后讓學生依次闡述自己所制作物品的特征。此種帶有實踐性質的授課模式,可以讓學生對軸對稱圖形有更加深層次的了解,這在某種程度上降低了學生對數學知識學習時的困難程度,真正構建出了高效的數學課堂。
三、借助情境創設進行問題導學
數學教師為學生制定問題前,需要創設相應的情境,讓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受,進而對問題有更加深層次的了解。此外,問題情境的構建還應該注意結合學生的現實生活,使其體會到數學的重要性,讓他們可以主動地學習數學知識。比如,在講解“相似圖形”這一節內容的時候,教師就可以預先準備兩張圖片,圖片上顯示兩個形狀完全相同的三角形蛋糕,但是這兩個蛋糕一定要一個大、一個小,同時蛋糕上面的圖形與裝飾都應當隨著蛋糕比例的不同而變化。然后讓學生仔細觀察這兩種圖案,就可以看出這兩個蛋糕是完全相同的,僅僅是大小有區別。需要注意的是,教師應該為學生闡述相似圖形的主要特點,同時讓學生互相交流討論,并說出現實生活中經常可以見到的相似圖形。借助此種方式,可以調動學生對學習的積極性,從而主動地回想自己見過的相似圖形,并在課堂上和其余同學進行分享。若教師發現學生的觀點中存在不足,就應該對學生的想法進行糾正,如此一來可以讓學生對相似圖形有更加深刻的記憶,真正為后續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總而言之,在如今的初中數學課堂上借助問題導學法開展授課的教學手段早已被眾多教師所應用。因此,在具體的授課環節,教師就應當注意問題設計的合理性,并結合學生的學習情況和接受能力來設計更加合理的數學問題,切實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他們的分析能力與思考能力。
參考文獻:
[1]李娜.問題導學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中國農村教育,2019(5):76.
[2]李志敏.問題導學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實踐探析[J].才智,2020(16):177.
[3]趙紅霞.初中數學教學的問題導學法應用分析[J].赤子(上中旬),2017(1):204.
編輯 常超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