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
摘 要:在我國,教育事業一直都是人們關注的焦點。隨著教育教學的發展進步,每個階段學生要學習的知識量和知識難度也在增大,導致越來越多學生跟不上教學節奏,從而出現學困生。在所有學科中,數學課程一直頗受關注,同時也是學困生最多的課程。因此,初中數學教師應深入研究學困生的“學習障礙”,找出原因所在,切實制定教學策略。
關鍵詞:初中數學;學習障礙;學困生
在開展學習工作時,出現問題較多的學生被稱為“學困生”。凡是被定義為學困生的學生,他們普遍學習效率低下,無法實時跟進教學節奏。并且,存在注意力分散、基礎知識不扎實、偏科和缺乏學習興趣等問題。在上述這些因素的互相作用下,學生陷入學習障礙中無法脫困。學困生學習質量一直提升不起來,會對學生的身心健康造成一定影響。為了成功幫助學困生“脫困”,教師應采取個性化教學策略,挖掘學生學習潛力,提高學生數學學習能力。
一、初中數學學困生學習障礙分析
1.學習心理障礙
在開展數學學習工作時,學困生往往會被心理情緒干擾,主要是因為通過學習,學生會在心理上產生自豪感、滿足感和精神愉悅感,從而刺激到學生的學習激情,讓其積極投身到學習工作中。但是,在實際的數學學習中,學困生無法從中獲得愉悅感。并且,隨著知識的不斷深入,學困生感受到更多的卻是挫敗感,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其學習自信心,畏難、逃避心理由此產生。
學困生一旦出現學習心理障礙,便會無限制循環下去,把負面情緒成倍放大,導致在學習方面不進反退。當學困生學習動機弱化,學習信心下降,就會感到深深的絕望,繼而產生厭學心理。
2.知識結構斷層
在數學學習過程中,知識點和知識點之間出現真空地帶。真空地帶越多,就意味著學生的知識結構斷層越嚴重,不利于學生學習效率和質量的提升。在初中數學學習中,知識結構斷層是一個較大的學習障礙。
數學知識框架的構建需要學生主動思考才能完成。而在數學問題思考和探索的過程中,其知識框架也在不斷進行完善。數學知識結構斷層會導致學生已經形成的數學框架出現“真空地帶”,降低學習效率。筆者在深入分析學困生知識結構斷層問題后,得出主要原因是學生抽象邏輯思維不足和記憶障礙等。
二、初中數學學困生學習質量提升策略
1.建立學生學習自信心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應從學生學習自信心的建立切入,助力學生走出學習障礙。如果問題和數學專業知識有關,教師可以利用自身資源素養妥善解決。然而,學困生的學習心理障礙卻是多種因素綜合導致的。從性質來看,屬于復合型問題。鑒于此,教師需要進行深入研究,對學生循循善誘。在具體的初中數學教學實踐中,學困生回答問題正確后或者成功解決數學問題后,教師應在第一時間對學生進行正向鼓勵,幫助學困生建立學習自信心,感受數學學習帶來的愉悅感和成就感,把學生的學習心理往樂觀積極的方向引導,助力學困生脫困。
2.層次化專項知識領域的教學指導
為了徹底把學困生帶出知識結構斷層的學習困境,教師可以嘗試進行層次化專項知識領域的結構教學指導,保證每一個學生在構建知識框架時都能夠達到連貫性和整體性。筆者在對學困生知識結構斷層學習障礙成因進行分析時得出,學困生在主觀上出現的問題無法快速糾正。但是,解決學困生在客觀上出現的問題卻可以促進教學效率的提升。并且,在解決客觀問題的同時把主觀問題慢慢糾正過來,致力于提升學困生的數學學習水平。
例如,在人教版初中數學教材中,“一元一次方程組”和“二元一次方程組”是比較重要的教學內容,同時也是難點內容。在學習一元一次方程內容時,學困生因為自身抽象邏輯思維能力的欠缺,會感到比較費勁。那么,在接下來學習二元一次方程組時,學困生便會出現學習障礙,完全跟不上教師教學節奏和課堂學習進度,與課堂完全脫軌。
筆者通過教學實踐觀察和與學困生溝通得出,在學習一元一次方程時,就有一些學困生開始出現學習障礙。雖然學困生出現的學習障礙有所不同,但都對二元一次方程的學習造成了阻礙。所以,初中數學教師應針對學困生的弱項知識點,著重加強輔導教學,即層次化專項知識教學引導。
在學生把“一元一次方程”知識完全內化后,其數學知識框架也基本構建完成。那么,在接下來學習“二元一次方程”時,即使學生還會感到吃力,也不會出現與課堂學習脫節現象。堅持下去,學生的學習效率自然會有所提高。
總而言之,在初中數學教學開展中,要想幫助學困生“脫困”,教師就必須找出學困生學習障礙的成因所在,針對性開展教學指導工作。并且,要引導學困生加強心理建設,讓學困生積極去面對數學學習,保持樂觀學習狀態。
參考文獻:
[1]張春梅.初中數學“學困生”學習障礙及教學策略研究[J]. 中外交流,2019(36):276-277.
[2]任建功.關于初中數學教學中學困生學習障礙成因及轉化對策探討[J].讀天下(綜合),2020(5):1.
編輯 常超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