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偉華
摘? 要:當前我國教育教學中課程改革不斷進行,基于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教師應當堅持以人為本的教學原則,切實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當前在傳統教學過程中存在一定的問題,嚴重阻礙了語文教學水平的有效提高,所以教師應當擺脫傳統教學理念的枷鎖,有效創新教學方法。新課程改革要求教師實現以人為本教育方式,所以教師應當從傳統的教育模式中走出來,進一步加大語文教學框架的構建,擺脫傳統格局,對于課堂教學方式予以革新。本文基于新課程背景下分析,探索如何轉變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方式,并提出具體的語文教學方案。
關鍵詞:新課程標準;小學語文;創新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8877(2020)11-0063-01
當前我國教育教學中已經實施新課程改革,但是從具體的教學方式而言,仍然存在著各式各樣的問題,嚴重影響著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新課程標準充分體現出人本主義教育思想,并且提出應當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勤于思考,教師應當深入課堂教學動態,從學生的心理特點以及教學內容、課堂教學等眾多角度進一步創新課程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能夠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使學生由知識獲取過程轉變為自主吸收過程,強化學生的知識內容,獲取培養學生的思想意識以及綜合素養。所以本文從以下幾方面探究當前小學語文教學存在的短板,提出具體的課堂教學整改對策。
1.當前小學語文教學存在的短板
當前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由于受到小升初統一考試的影響,大部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習慣采用了完全統一的教材,對于教學內容目標設置完全一致,缺乏層次性以及多元性教學引導。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正確認識到語文屬于多元性發散性的學科,對于一些主觀題上教師必須要設置多元化的答案,但是當前教師在制定標準時過于統一,束縛了學生的思維發展。由于當前課堂教學氛圍低沉消極,學生難以積極主動的思考,教師難以與學生進行良好的互動交流,導致學生的精神一直無法被振奮。
2.新課程下轉變小學語文課程方法的具體對策
(1)強化新課程理念
要想創新語文教學方法,應當從學校的教育管理以及教育考評入手,教師在教學環節中必須要提前備課,在教學過程中詳細的觀察和分析,也可以邀請學校領導或者是教改專家參與其中,對教師進行專業指導。對于語文課堂存在的問題,必須全面的指出來,告訴教師如何去改,如何去教學。并且組織語文教師進行聽課,幫助教師取人之長,補己之短,能夠進行綜合性培訓,對于教師普遍存在的問題進行集中的引導和解決,使教師根據三個維度教學目標有針對性的操作與實施,從內心深處正確認識到轉變教學方式的必要性以及重要性。
(2)結合小學生心理年齡特點
由于當前語文教學過程中受到小學生心理與年齡階段的影響,如果只根據統一的標準進行實施教學,可能會導致學生的語言學習潛能被泯滅。所以在實踐教學中,教師應當整體的創新教學內容,有針對性的選擇教學方法,根據學生的認知特點進行精細化與精準化構思,能夠以激發學生的興趣為切入點,使課堂教學氛圍有效,活躍發散學生的思維,聚焦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在語文學習過程中充滿興趣與愛好,積極踴躍的進行語文知識探索。
(3)強化多種方式綜合應用
教學方法的選擇應當根據教學內容因人而異,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設置多元化的教學方法,能夠打造多元靈活性課堂,切實發揮課堂的最大功效與成效,對于一些內容簡單的課程,便可以采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進一步強化學生的問題探究能力以及自主學習意識。在古詩文學習過程中,可以應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標準讀音,引導學生進行朗讀,從而實現意境和情境上的雙重融入。對于一些科技,說明文教師應當進一步強化多媒體技術的應用,為學生提供豐富多元的信息量,使學生在此基礎上充分的感知科學技術的發展,教師也可以開展課外實踐探究活動,引導學生在執行中獲得素養發展。或者是在散文教學中創設栩栩如生的教學情境,引導學生從身心狀態角度融入,引導學生對于核心的字詞,或者是自研進行品味與感悟,強化學生的感知能力以及思維認知水平。由此能夠看出教師應當有效結合學生的認知情況,強化學生的情感培養,引導學生進行深入思考與探索,從而取得良好的課堂互動教育教學效果。
3.結束語
在新課程標準下,教師應當轉變教學方式,能夠盡心盡力、加大力度,對教學中的不足之處進行點滴整改,能夠根據新思維的引導,不斷的梳理新思路和新方法,才能夠推動教育教學工作的有序開展。教師應當轉變觀念,在此過程中教師應當重視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能夠創新原本的語文教材,制定合理明確的教學目標,進一步推動語文教學改革的順利實施。
參考文獻
[1]陳丹,劉芳云.新課改背景下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語言的轉變[J].新課程(小學),2017(03):74-76
[2]劉如冰.新課改背景下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語言的轉變[J].小學時代(教育研究),2016(11):142-143
[3]鄭寧芳.探討新課改下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語言的轉變[J].知音勵志,2016(20):94-96
[4]王春明.新課程下如何轉變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方式[J].語文廣場,2017(08):142-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