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金梅
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推進,初中數學教學更加注重核心素養的發展,評價機制是初中數學教學中不可忽視部分。在本文中,筆者將從評價機制的應用原則,評價機制的應用范圍以及評價機制的具體策略三個方面進行深入探究。
關鍵詞:初中數學;評價機制;教學應用;評析
【中圖分類號】G 633.6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8877(2020)11-0087-01
隨著素質教育的全面深化,成績不再是評價學生的唯一標準。初中數學教師應轉變原有的思想意識,重視建立新的評價機制,評價不僅要從學習成績出發,更要參考學生的數學學科素養和學生的發展狀況,幫助學生尋找信心,建立自信,讓學生在今后的數學學習中取得更大的成就。
1.評價機制在數學課堂中的應用原則
教師要將評價過程滲透到日常的教學當中,在學生積極回應教師的提問并且提出自己的質疑時,教師在為學生解惑之余就要給予一定的鼓勵與贊賞。無論學生對于課堂內容掌握多還是少,其敢于質疑能夠有自己的思考并且在課堂中發出自己“聲音”的果決與勇敢值得教師的鼓勵。在對學生做出合理評價的同時對其采取恰當的措施是評價機制在課堂中應用的一大準則。例如,教師在講解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條件”這一章節內容時,教師在進行證明之后的答疑環節鼓勵學生提問,有些學生會提出各種各樣的觀點,有的學生可能認為證明的過程繁瑣步驟繁多完全可以簡化證明過程,而有的學生則認為證明方法復雜可以采用更為簡單的方法證明。教師在聽取學生意見的同時要注意學生的表達,部分學生因為口音或者嗓子不舒服等問題導致說話含糊不清,在每個學生回答完之后,教師要根據其之前的表現分析評價,對于正確的優異的想法要及時表揚,而那些錯誤的想法要及時指出并勒令學生改正。
評價機制在數學課堂中的應用原則并非是一味的激勵,有時候也需要適當的懲罰才能讓學生吸取經驗和教訓。在指導學生證明全等三角形時,教師要仔細檢查學生的證明步驟和解題思路,對于那些“偷奸?;笔÷宰C明關鍵步驟的學生進行懲罰。教師在懲罰學生的同時一定要讓其明白出錯的地方在哪,并且通過懲罰達到促進學生學習成長,更正學生學習的壞習慣。
2.確定合理的評價機制范圍
盡管初中生相對于小學生而言年齡較大,生活經驗和閱歷較多,但是仍然不具備成型的人生觀和世界觀。大部分初中生對于自己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方式沒有一個明確的認識與評價,從長遠來看不利于學生的今后發展,因此評級機制的建立就顯得極具現實意義。教師對學生的評價不是隨心所欲的,評價機制的應用是由一定的范圍的,學生的有些方面需要進行評價,但是有些方面反而不能進行評價。因此,確定一個合理的評價機制的范圍成為了初中數學教師當前的重要任務。
教師在明確評價機制范圍時首先要考慮學生之間的差異,大部分初中生差異明顯,能力和思維都存在較大的差異,有些學生擅長思考,有些學生記憶能力突出,因此教師在評價學生時不能完全的按照一個標準,而是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在素質教育的大背景下,盡管成績不再是評價學生的唯一標準,但是成績的高低仍然可以作為評價學生的一項數據。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成績將其分類,成績較好的學生的作業難度與成績較差的學生的作業難易程度是有較大差距的,這也是教師因材施教的最具體的表現。另外,教師在日常學習生活中要注意對學生的動手能力和思維創新能力進行合理評價。學生在數學實驗過程中會暴露出一些問題,教師要注意觀察學生的細節,讓自己對學生所做的評價有理有據。
3.具體的評價方案與評價手段
將評價機制應用到實際教學生活之前,教師要制定嚴格的策略方案,教學評價體制要在課程設計中有所體現。首先在初中數學教學活動中開展的評價活動要具有公平性,每個學生之間都存在一定的差異,這就意味著教師對于每個學生的評價角度都有所差異。有些學生空間想象力較差,有些學生計算能力有所欠缺,教師要考慮到學生之間的差異性,在對學生進行評價時要考慮到學生之前的基本情況,而不是單純的從一次測驗或者一次作業中對學生近期的學習進行評價給出結論。教師在評價一個學生一段時間內的學習情況,不僅要考慮到學生的能力差異還要考慮學生之前的基本情況。
有些學生剛入學時計算題幾乎全錯,但是在一段時間之后能夠拿到一部分的分數,這就是較大的進步,教師對其評價應該是正面的,要對學生提出表揚并且激勵其再接再厲;然而有些學生每次測試計算題都只扣掉很少的分數,但是一段時間之后其還是老樣子,沒有絲毫的改進,教師對其的評價應該是負面的,說明這段時間該學生沒有長進。
另外,教師在進行課程設計時要考慮到評價學生的時間和精力成本,教師要在有限的時間內對學生進行合理的評價。教師需要合適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案來幫助教師進行教學評價,減輕評價負擔。教師可以采用小組合作學習,將學生平均分成幾個小組,從每個小組內挑選活潑積極的學生擔任組長。通過每個數學學習小組的組長,教師可以更方便更迅捷的掌握每個學生的動態,學生對學生的評價往往是較為全面客觀的,有些學生刻意拉開師生之間的距離讓教師沒法看清自己,而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模式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師生距離過大的影響。
參考文獻
[1]費曉英.形成性評價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運用[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8(12):52
[2]曹文祿.初中數學課堂教學評價現狀調查研究[J].教書育人,2017(26):68
[3]李春幫.農村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初探[J].課程教育研究,2017(32):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