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耀才
摘 要:《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是小學數學學科核心素養教育的風向標,充分實現了數學本質的回歸。介紹小學數學學科核心素養教育的必要性,并提出增加學生課堂參與度、有效創新教學模式、積極開展互動交流等教學措施,旨在進一步優化小學數學教學環境,充分深化教育目的。
關鍵詞:數學學科;核心素養;教學模式;教育目的
數學學科在義務教育體系中占有重要地位,直接影響著學生的數學思維、數學思考能力以及能否正確掌握數學分析方法,實現數學知識的生活化應用,從這一角度出發,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科核心素養,有助于學生將數學思考、數學思維以及數學思想方法進行有效連接,掌握學科關鍵能力。
一、小學數學學科核心素養教育的必要性
新時期和新形勢下,深化教育體制改革工作的不斷推進,學生思想環境發生了明顯變化,傳統的教學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使學生不能在數學知識分析、數學問題解答過程中實現獨立思考。同時,現有教學體系缺乏系統化的思維訓練,導致學生數學思維發散和數學知識的創造性應用受到明顯限制。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合理培養學生數學學科核心素養可有效解決上述問題,在優良的教學空間中,逐漸加強小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重視對學生非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思維品質,提高學生對數學知識和數學思維的認知,使其能夠用發現的眼光感悟數學思想和方法[1]。
二、小學數學學科核心素養教育的路徑
1.增加學生課堂參與度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有效分析了數學教學的深化發展趨勢,意味著小學數學教學不應局限于數學知識的傳授,更應注重學生數學核心素養和關鍵能力的培養。教師可通過增加學生課堂參與度,充分發散學生的學習思維,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以下對其進行舉例說明。
在“找規律”教學過程中,教師可按照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分組原則,將班級內學生合理分成四組,在分組的基礎上組織開展以找規律為主題的課堂活動,活動內容可包括形狀規律分析、顏色規律分析以及數量規律分析。如,教師可在黑板上布置以喜羊羊和灰太狼動漫形象為基礎的有數字規律的任務環境,按照喜羊羊、喜羊羊、灰太狼、喜羊羊、喜羊羊、灰太狼的規律進行依次排列,讓學生判斷第十個出現的動漫角色到底是喜羊羊還是灰太狼。在該活動環境下,學生在小組中有效分析喜羊羊和灰太狼動漫形象重復出現的規律,繼而根據這種規律正確導出第十個出現的動漫形象。為提高學生參與找規律課堂游戲的積極性,教師可設置相關激勵機制,對最先正確回答出答案并能夠有序陳述規律分析思路的小組進行獎勵,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學生通過參與課堂學習能夠有效感知知識的導出過程,實現數學思維的發散,滿足核心素質教育要求[2]。
2.有效創新教學模式
為全面提高教育的有效性,實現核心素質教育目標,教師應積極創新教學模式,以下對其進行舉例說明:
在“找規律”相關內容的教學過程中,考慮到該教學內容與實際生活的聯系度較高,教師可打破傳統教學框架的限制,深入分析學生的想象力發展階段、認知能力發展階段、觀察能力發展階段,繼而有效利用生活化教學模式,提高教學效率。生活化教學模式主要滲透了我國著名教育學家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理論,主張將課程教學內容與實際生活相連接。在“找規律”一課教學中,教師可提出相關引導性問題,如:“同學們,生活中哪些事物是具有明顯規律的?你可以找出哪些有規律的生活現象?”在問題的引導下,學生可以判斷規律的意義,繼而將學習視角從課本內容拓展到實際生活中,有效整合出星期一到星期日的周期性重復、項鏈上按照色彩依次穿好的珠子等規律現象,進一步加強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感知,實現數學核心素養培養目標。
3.積極開展互動交流
小學階段是學生數學思維和數學學習體系建立的關鍵階段,在該階段中,教師應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通過積極開展互動交流,培養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以下對其進行舉例說明:
在“找規律”相關內容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充分滲透任務驅動思想,通過設置師生討論問題和生生討論問題形成優良的課程教學環境。例如,教師可在教學前利用互聯網平臺廣泛收集與課程內容相關的教學資源,包括視頻教學資源、圖片教學資源等,在教室的多媒體教學設備上進行展示。如,教師可展示動漫人物按節奏拍手的視頻,讓學生通過觀看視頻,總結拍手規律,在此基礎上,教師可根據學生所總結的拍手規律播放音樂節奏,與學生共同開展拍手游戲,在互動交流中提高教學深度。
總而言之,基于小學數學核心素養培養現狀,教師應積極采用能夠激發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教學策略,加強數學文化的感染力,恰到好處地對學生進行積極評價,培養學生優秀的數學學習習慣。通過增加學生課堂參與度、有效創新教學模式、積極開展互動交流,提升學生的數學學科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賀彩霞.淺談核心素養導向下小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J].課程教育研究,2020(36):127-128.
[2]熊超霞.小學數學教育中強化學生核心素養培養的方法探討[J].創新創業理論研究與實踐,2020,3(4):148-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