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永杰
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農村小學語文教學工作面臨新的機遇與挑戰,傳統教育理念無法滿足學生成長的需求。為此教師必須結合農村小學班級人數少的情況調整教學方式。簡單分析了農村小學語文小班額教學的優勢,結合實際工作經驗,提出了提高農村小學語文小班額教學質量的策略。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小班額;課堂授課;教學效率
小班額教學是指學校構建的小班級教學模式,班級中不多于30人。隨著人口出生率的降低、城鎮化進程的加快和教育政策的引導,在農村地區小學采用小班額教學是最佳選擇,可以促進教師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的變革,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農村地區教育條件相對落后,農村小學生人數通常不多,面對這樣的情況,教師必須正確認識小班額教學的優勢,思考提高農村小學語文小班額教學質量的策略。
一、農村小學語文小班額教學的優勢
1.有利于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
小班額教學模式下,教師與學生之間能夠擁有更多的交流機會,這對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的幫助很大。通常來說班級人數越多,學生與教師之間的情感聯系就越薄弱,農村地區由于社會經濟條件落后,導致教育方面也存在一定不足,師資力量薄弱的問題普遍存在,教師工作壓力較大,需要同時負責幾個班級的教學工作,小班額教學模式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教師的教育壓力。在人數較少的情況下,教師與學生之間交往的頻率更高,師生之間能夠深入了解彼此,從而培養親密的情感,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
2.有利于豐富教學組織形式
傳統教學模式下,農村小學語文教學主要以教師口頭講授的方式展開,教師在臺上講解知識,學生在臺下記筆記,這樣的教學模式雖然高效,但是不利于學生思維的發展。在實施小班額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教師能夠選擇的課堂組織形式更為靈活,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將不同教學方法運用在課堂上。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本身是一種一對多的教育形式,每位學生都是構成有機整體的要素,學生之間相互影響,在無形間增加了教育難度,而小班額教學模式下,學生人數通常在20人以下,教師可以了解每位學生的發展動態,并依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調整教學組織形式,方便課堂教學的管理。
3.有利于學生個性化發展
傳統的大班教學模式下,教師主要通過統一、規范的教學活動幫助學生掌握語文知識,教師通常只關注學生的共性,在選擇教學方法和確定教學內容時,教師往往以大多數學生為基準,忽略了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實施小學語文小班額教學模式的過程中,由于人數較少,教師可以觀察每位學生的成長狀況,并做到因材施教,有針對性地調整教學活動安排,這樣一來,學生的個性化能夠得到發展。此外,在班級人數較少的情況下,教師實施課堂互動更加頻繁,通過問答的形式,教師可以幫助每位學生明確自身學習存在的不足,并有針對性地調整學習方式,最終實現促進學生個性化發展的目標。
二、提高農村小學語文小班額教學質量的策略
1.組織小組合作,調動學生的參與熱情
在組織農村小學語文教學活動時,教師可以結合小班額教學的特點,發揮小組合作探究學習模式的價值,借助小組合作活動調動學生的參與熱情。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根據班級人數調整小組分配的方式,通常以3~5人為單位劃分小組,同時在每個小組推選一位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作為組長。在明確小組成員后,教師則應結合不同教學內容布置具有探究價值的合作學習任務,鼓勵學生在小組互動和討論的過程中,加強對語文知識的理解。此外,教師還可以要求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分享合作探究學習的成果,并由教師做出具體點評,幫助學生優化合作學習模式。舉個例子,在學習《小英雄雨來》一課的過程中,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圍繞“為什么雨來會從熊孩子變成小英雄”進行小組討論,鼓勵學生在合作探究中表達自身的觀點。相較于教師口頭講授的教學方式,合作學習模式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2.創設教學情境,強化學生的學習體驗
情境教學法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采用方式,在農村小學語文小班額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結合班級人數較少的特點,創設教學情境,幫助學生強化學習體驗。農村地區教育條件相對落后,在創設情境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采用角色扮演的形式,要求學生結合課本內容演繹課本中的故事,盡可能地將故事還原到課堂,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語文知識。舉個例子,在學習《將相和》一課的過程中,教師首先要結合課文內容為學生講解故事的發展順序,再通過角色扮演的方式創設情境,要求學生分別扮演廉頗、藺相如等主要角色,真實地還原負荊請罪、完璧歸趙等故事。由于班級人數較少,多數學生都可以參與到角色扮演活動中,從而有效強化學生的學習體驗。
3.優化教學評價,促進學生個性化發展
教學評價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實施教學評價活動的過程中,教師應當遵循過程化評價的原則,關注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表現。小班額教學具有學生人數少的特點,教師可以細致地觀察學生在課堂中的一舉一動,通過課堂提問的方式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針對學生做出個性化的評價。每位學生成長環境不同,在小學語文學習中的表現也各不一樣,教師應當發現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幫助學生指出學習中存在的不足,鼓勵學生大膽表達觀點,促進學生個性化發展。
總而言之,想要實現提高農村小學語文小班額教學質量的目標,教師必須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調整教學方式,通過組織小組合作探究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通過創設教學情境強化學生的學習體驗,通過科學的評價體系促進學生個性化發展。唯有如此才能促進鄉村小學語文教學質量的提升,進而促進學生的綜合素質提升。
參考文獻:
[1]徐玉霞.多活動構建農村小班額語文識字課堂[J].新課程(上),2019(3).
[2]馬青山,李紅,謝國申.關于農村小班額教學的探討與研究[A].《教師教學能力發展研究》科研成果集(第七卷)[C].2017.
[3]王建宏,毛顯龍,李富文.小班額下優化小學語文學習方式的教學研究[A].新課改背景下課堂教學方法與手段的有效性研究科研成果集(第四卷)[C].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