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閣
摘 要:在我國的發展過程中,其各種行業的發展五花八門,但是,無論哪一種類的行業發展,都相應的離不開各類型人才的突出貢獻,但是,社會的不斷變化,各個階層的發展,使得我們對于人才的需求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其中最主要的一點,那就是社會需求的人才是復合型高素質人才,即在自身原有專業技能和知識的基礎上,還相應對其他類型行業的專業知識和技能有所涉獵。這種人才往往對社會各個階層均有著極大作用,因此,為了更好地加強人才培養,就需要相應的實施多學科交叉融合教育。本文就以多學科交叉融合人才培養模式進行探討,為相關的人才教育工作者提供參考。
關鍵詞:多學科交叉;人才培養;模式
對于我國當下的教育方式來說,其雖然經過了時代的洗禮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但是,在某些高校中還仍然存在著許多舊有的教學理念和機制,而其傳統的教學模式往往對于其實際的教學會產生的影響都是單方面的,其中最主要的表現就是學生接受的教育都是傳統的教學模式,僅僅是為了教育而進行教育,忽略了人才的全面發展方向,這樣就會使得人才在進入社會后,很難直接進行自己的專業知識和技能應用,從而造成其人才被忽略的狀況。為了避免上述情況的發生,就需要切實對其實際的教學狀況進行分析,并相應的實施多學科交叉融合復合型人才教育模式,通過這種新型教學模式和舊有的教學方法進行有機結合,各自取長補短,根據實際的教學狀況進行教學模式優化,從而實現良好的教學效率和質量。
1 學科交叉融合
首先,如果我們需要對其實際的學科交叉融合教學模式進行應用分析和相關的加強,那么我們一定要對其學科交叉融合的概念和知識進行一定的了解。
目前來說,其學科交叉融合其實指的的就是多種學科科目的有機交叉融合,其從學術角度上來說,是囊括了學科交叉和學科融合等兩個層次,同時,為了確保所最終形成的交叉融合學科具備一定的教學模式成效,就需要切實對其進行學科體系的協調和優化,從而最終形成一種可持續發展,并獨立存在的學科體系。往往最終所形成的新型交叉融合學科已經完全的打破了舊有學科的各種壁壘,而且在很大程度上還會對原有的基礎學科和應用學科進行進一步的交叉融合,從而形成一個更具功效性的新學科。一般來說,依據我國當下的學科應用功能性來看,其依次存在著理工交叉、文理滲透、農工結合、醫工融合等五花八門的交叉形式,同時,其學科交叉融合依靠自身獨特的應用優勢和特點,在我國當下的教育界中有著極為明顯的教育地位和作用,對于這種狀況,就需要相應的依據不同階段的社會經濟發展狀況進行相應的新興交叉學科的教育模式應用和加強,以此來更全面的對我國的各個社會階層發展提供全面的復合型高層次創新人才,最終達到我們預期的教育目標。
2 多學科交叉融合教育模式現狀
通過上述一定篇幅中,我們充分的了解到了其多學科交叉融合的相關概念和知識,對此,為了更好的加強我國相關教育者的應用意識,就需要對其多學科交叉融合模式在我國教育界中的應用現狀進行分析和論述。
可以說,我國教育界無論哪一教育階段,其基本或多或少都存在著傳統教育模式和理念的殘留,因為舊有的教育模式和理念對我國的教育界產生影響的時間較長,而新型教學模式的應用時間較短,大多數的教育工作者怯于嘗試,因為其新型教育模式誕生和應用的時間短,在實際的應用過程往往不像我們想的那樣美好,還是會遭遇很多的教學阻礙,尤其是過度的教育自由,可能會對某些學生產生反作用,反而更加的不愛學習,那么這樣的結果肯定是我們不愿意看到的。尤其是在當下的教育基礎上,我們各個社會階層經濟的發展狀況逐步趨向于專業化、多向化、復合化等,已經開始對于我國的教育機制提出了嚴重的挑戰,對于這種狀況,就需要切實依據實際的教學情況,加強其多學科交叉融合教育模式的應用和優化,用實踐經驗和最終的教育成果來為教育界和廣大教育工作者和家長一份完美的答案。同時,我國的多學科交叉融合教育模式針對不同的教育階段,已經相應的誕生出了工匠型創新人才等多種教學模式。
3 加強多學科交叉融合教育模式應用的措施
針對上述一系列所涉及到的多學科交叉融合教育模式在我國實際的教學應用狀況,可以看出,其多學科交叉融合教育模式已經是大勢所趨,是時代特征,也是我國廣大人才的未來主要發展方向,那么,為了保障廣大人才在畢業學成后就可以第一時間為社會做出貢獻,就需要相應的依據其實際的教學狀況,實施一定的多學科交叉融合教育模式的加強措施。
首先,我們需要做的就是進一步落實其多學科交叉融合教育模式中的教學資源,其教材往往是對于人才教育的第一手途徑,一定要切實保障其整體的學科教材科學合理、容易被學生接受和認知。同時,還需要相應的完善現有的教育模式機制,并將其多學科交叉融合教育模式進行有機融合和應用,構建一個兩跨界三融合的創新性全新人才培養模式,以此來達到良好的教學成效。
4 總結
綜上所述,其多學科交叉融合教育模式是我國當下教育界中主要的教學模式之一,對此,為了更好的發展我國的教育事業,就需要切實對其實際的應用狀況進行仔細分析,并相應的實施一定的加強措施,以促進我國教育事業的進一步發展。
參考文獻:
[1] 陳亞玲.論跨學科能力培養與我國工程實踐教育改革——以南京理工大學為例[J].高教探索,2015,(10):73-76.
[2] 蘆偉.“產學研”合作視域下高校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以宿州學院數學類本科專業為例[J].宿州學院學報,2014,29(6):116-119.
[3] 孫為.“互聯網+”環境下傳媒藝術教育模式探索——以南京藝術學院省級實驗室“傳媒藝術跨學科綜合訓練中心”為例[J].傳媒,2017,(3):7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