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敏華
摘 要:勞動教育是幼兒園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我們應該為幼兒創造良好的氛圍,鼓勵幼兒主動、積極地參加勞動。如何讓幼兒主動參與,有以下一些方法進行:通過談話、討論,讓幼兒成為班級管理的主人;在實踐中發現問題,并有效解決;爭取家長的支持,促進幼兒熱愛勞動的養成;運用各種有效方法,促進幼兒自主勞動的持續發展。
關鍵詞:勞動;自主;自主勞動
勞動:勞動是人類社會生產和發展的基礎,是人維持自我生存和自我發展的唯一手段。
自主:自己作主,不受他人支配;自己管理的;有獨立地存在的能力的。
自主勞動:幼兒最初的勞動是由自我服務開始的,是勞動中最簡單、最基本的形式。勞動習慣的養成和勞動意識的增強都是幼兒自主勞動形成過程。
中班幼兒自我服務和勞動習慣的現狀:中班幼兒自我服務能力存在個體差異。部分幼兒能力強,勞動意識強,熱愛勞動、愿意為他人服務;部分幼兒自我服務能力可以,但主動性不強,特別是為集體服務意識不強;少部分幼兒由于隔代親,家長比較注重知識文化的培養,忽視勞動的重要性,導致幼兒在自我服務方面都需要同伴的幫助,更不用說自主勞動。
面對現狀,我們怎樣讓幼兒意識到勞動的重要性,由被動勞動變為自主勞動,是我們需要探討研究的。中班幼兒相較于小班幼兒來說,勞動內容不僅是自我服務方面的,還要培養良好的勞動習慣及自主勞動的意識。通過把班級里產生的勞動內容交給中班幼兒,讓他們化身為班級管理的主人,提高幼兒勞動的積極性。具體方法有以下幾方面:
1 談話中確立,增強幼兒自主勞動的意識
中國現代著名的兒童教育家陳鶴琴說:要教會孩子用腦,有勞動的身、手,有科學的頭腦,手腦并用才能創造。”因此,我們意識到幼兒勞動也是需要手腦并用。只有幼兒自己想做,才是一種自主性地勞動。為了增強幼兒的自主勞動意識,我們通過談話活動引發幼兒對成為班級主人感興趣。幼兒之間產生了許多探討的問題:什么是主人?我們班級里的主人可以做些什么?做主人,需要掌握哪些本領?通過談話,總結:主人是很勤快地,樣樣事情都要管好。
深入談話,確立勞動內容。班級管理是一項比較復雜、多樣的工作。小主人具體要做些什么?經過幼兒進一步的探討,從幼兒一日活動中的內容進行安排,幼兒發現自己可以做的事情后,他們有了一種成功的喜悅。這也是一種自主勞動意識的確立。
2 行動中提升,培養幼兒良好的勞動習慣
幼兒園里勞動能力強的幼兒大多是一些聰明、活潑、可愛、有禮貌的孩子,他們知道關心別人,愿意幫助老師和其他小朋友,這樣的孩子在教育過程中更容易接受新生事物,理解能力較強。反之,不愛說話、自閉的幼兒則會拒絕接受新生事物,反應也較為遲緩。由此可見,讓幼兒人人參與,是非常重要的。
中班幼兒在自理能力方面已經有一定經驗,因此,我們把重點放在勞動習慣的養成、為集體服務方面。通過自然角的照顧,區域游戲材料、體育器具的擺放整理,桌椅、櫥柜的清理及地面的清掃,由當天的值日生承擔。值日生也是進行輪流制。幼兒自主盛飯菜、飯前飯后的盥洗、擦毛巾等,由先用完餐的幼兒競爭得出后進行對其他幼兒的監督。幼兒不僅是管理者,同時又是被監督者。通過這些有效的行動,幼兒的勞動習慣也有了明顯的好轉。
3 問題中探討,提高幼兒勞動的積極性
通過一段時間的行動,發現部分幼兒的自我服務能力明顯提高。但是也有原來比較積極的幼兒對分配到的任務感到無趣;還有一些幼兒由于自身能力水平有限,不能很好地整理區域材料,受到同伴的檢舉影響心情。通過這些直觀的反應,我們進行了問題的探討。并根據幼兒的喜好和能力的強弱對比,進行了找朋友交換、插牌選整理區、結對子互助等策略,大大提高了幼兒勞動的積極性。
針對能力較弱的幼兒,我們不僅讓能力強的幼兒帶,老師也進行個別指導,在心理上多給予鼓勵,并加以適當的語言指導和幫助,使幼兒產生愛勞動的動力。
4 合作中達成,激發幼兒熱愛勞動的情感
在實踐的過程中,我們也發現不斷有新的問題產生。比如飯菜灑了,部分幼兒不知道怎么辦?能力強的同伴馬上去幫助;部分幼兒手部力量不夠,擦桌子搞得到處都是水等。究其原因,就是家長在家包辦替代太多,幼兒沒有得到充分鍛煉,久而久之,幼兒就成了“雙面人”,削弱了幼兒的勞動熱情。遇到困難就不知道怎么辦,只能期望別人幫助。
通過和家長進行溝通,達成一致觀點。讓幼兒在家也能參與到力所能及的勞動中,從而了解勞動的不易,也能珍惜別人的勞動成果。對于這部分幼兒,老師和家長要堅持正面教育,進行個別指導,為幼兒提供適宜的材料,激發他們熱愛勞動的情感。
幼兒自主勞動是一個長期實踐的過程。我們也在不斷地探討有效的方法,促進幼兒熱愛勞動、熱愛集體的行為。教育家張雪門先生認為對兒童而言,“生活即教育”、“行為即課程”幼兒園的一日勞動教育很好地成為了課程。幼兒作為學習的主體,自主勞動會讓幼兒的身心更愉悅,效果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