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仁
摘要:高中生未來面對高考中院校、專業的選擇問題,對高中生進行職業生涯規劃指導,可以幫助他們在高考志愿填報時更多地遵循自身發展的需要,對其未來成長甚至是人生發展都有著至關重要的指導作用。
關鍵詞:新時期;高中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指導
一、新時期高中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指導的重要性
高中生未來面對高考中院校、專業的選擇問題,對高中生進行職業生涯規劃指導,可以幫助他們在高考志愿填報時更多地遵循自身發展的需要,對其未來成長甚至是人生發展都有著至關重要的指導作用。如果學生都可以從自身實際情況出發、客觀分析自己興趣愛好、能力所長去選擇自己未來的專業方向,那么他們在高校學習期間是在學自己喜歡的專業,學業必然有成;未來就業是在從事自己喜歡的事業,事業必然風生水起;其人生會充滿更多的快樂,對社會也會作出更大貢獻。可以說,高中生的職業生涯規劃指導對于學生、家長、學校以及社會的發展都是十分重要的。
二、新時期高中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指導主要策略
(一)指導學生客觀認識自我
要想進行合理的職業生涯規劃,首先要指導學生客觀的認識自我。幫助學生做自我分析,包括自己的性格、愛好、各方面的能力、特長、成熟度、家庭背景等。這一環節要引領學生進行性格測試。可以通過心理學當中的氣質類型測試來進行基本測試,再通過自我剖析,同學分析,師長分析等,做出盡量客觀的判斷。讓學生對“我是什么樣的人?”有個客觀清晰的認識。
(二)指導學生科學規劃自我
根據以上對自己深入、客觀的分析,讓學生對自己有準確認知的基礎上,指導學生進行科學的自我規劃。冷靜分析自己“想干什么?”“能干什么?”“該干什么?”在這一階段,教師不僅僅是讓學生去自我分析,還要將新時期的社會發展、全球經濟發展動態、政治環境因素等向學生作普及,讓學生更多的了解新時期與未來的社會環境。在此基礎上去科學規劃自我,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學習方向,分析自己是否有能力去追求這一方向。
教師可以帶領學生進行科學的職業測評。職業測評,就是以現代心理學和行為科學為基礎,通過心理測驗、情景模擬等技術手段對人的價值觀、職業動機、職業興趣、性格特征、職業能力傾向、素質狀況、發展潛力等等的心理特征進行客觀地測量和科學地評價。職業測評是實施職業規劃的必要工具,為職業規劃奠定了扎實、有效的基礎,是高中生職業規劃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當一個學生非常清晰的能夠認識自己的興趣、特長、愛好時,可以說他就好像戴上了一副望遠鏡,比別的學生能看得更遠、更長,能理解現階段的決定,將怎樣影響自己未來的人生道路;也更能夠明確目前所做的,怎樣為自己的未來做準備。無論學生本人還是學生家長,都希望自己或自己的孩子,能夠站得更高,看得更遠,走得更長。那么,在指導教師的幫助下,對學生的職業道路進行設計,慎重選擇文理分科、填報高考志愿就是非常必要的。面對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高中時期的文理分科以及高考志愿填報,早已經悄然拉開了人才競爭的格局,早作規劃的學生無疑已經提前拿到了競爭的砝碼,早測評、早規劃、早受益、早成功已經成為不爭的事實。
如果要做到真正的了解自我、了解社會,單純靠生涯規劃課上教授相關知識這種“紙上談兵”的方式是遠遠不夠的。學生還需要通過實踐去驗證自己的規劃是否合理。社會實踐是我國高中學生必須補上的一課,學生只有充分利用寒暑假和課余時間參加各種社會活動,通過實際的接觸和體驗過程才能發現自身對某些活動是否真正感興趣、是否真正適合。正所謂百聞不如一見,這種深入實地的體驗能夠有效地避免學生的好高騖遠,在構想未來時學生能夠更加契合自身的實際情況。最終指導學生完成職業生涯規劃的中長期初步計劃。
(三)指導學生努力鞭策自我
有了目標還需要不斷的努力才能實現目標。因此,教師要指導學生在進行職業生涯規劃之后,如何為了實現目標而努力。指導學生制定高中畢業前的短期規劃。例如學生規劃自己未來去研究經濟學,那么教師就會指導學生在未來的學習當中,一方面努力學習文化課程奮戰高考,另一方面閑暇時間涉獵一些經濟學相關知識,不斷豐富自己、增進興趣、儲備知識。
三、效果分析
通過以上指導策略,高中學生在學習之余對自我有了客觀合理的分析,并根據自身實際情況進行了職業生涯的規劃,并能夠為了目標的實際而不斷督促自己。
參考文獻
[1]劉敬云.普通高中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問題及其對策[J].教育實踐與研究,2016(01).
[2]鄭澤萍,林夢潔.普通高中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現狀及對策分析——基于廣東省廣州市6所高中的調查[J].現代教育科學,201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