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文佳
摘 要:故事來源于敘事,并且無所不在,故事和懸念是影視作品中不可或缺的敘事元素。懸念不僅可以推動故事情節的發展,也可以豐富作品的可看性、塑造人物形象、提高電視節目的藝術性。對于人類來說,似乎任何材料都來源于敘事,人類社會需要故事,無論是接受者還是講述者,故事成為了人類社會傳承和生活的基本表達方式之一。
關鍵詞:故事;懸念;電視節目
一、前言
敘述學的真正理論起點是從俄國形式主義文學理論開始的。普洛普、巴赫金等人做了出色的敘述學理論研究工作,成為當代敘述學某些學派。自敘述學產生以來,小說的研究獲得了長足進展,而且敘述學的主要代表人物基本上都是研究小說的,如熱奈特、托多洛夫和羅蘭巴等。從中不難看出,由于小說是敘事作品的主要形式,所以小說敘述學往往被直接稱為敘述學,這就是為什么人們一提起“敘述”這個詞就往往想到小說。
俄羅斯著名民間文藝家普羅普的《民間故事形態學》是整個敘事學領域里的一部里程碑式的著作。他的思想和理論對后來的結構主義學者,如格雷馬斯、托多羅夫、布雷蒙等人的研究產生了直接而深遠的影響。在這部著作中,普洛普不滿于傳統的民間故事研究方法,提出了一種嶄新的民間文學研究思路。從這個原則出發,普洛普對俄國100個民間故事作了極為細致的研究,從中歸納出了故事的31種功能,并得出三點重要結論。其中普洛普從人類學中引進了一個概念——“功能”,把它作為分析民間故事的最基本單位。此語境從豐富多彩的故事情境設置與懸念設置出發,表現故事的特征與特性來源,豐富影片的整體結構,體現影片深層次內涵。
二、豐富多彩的故事情境設置
故事情境,就是促使故事矛盾沖突的爆發、曲折的發展,使人物產生特有行為的外部條件,它包含特定的環境、特定的人物關系兩個方面。我們可以把故事理解為通過敘述的方式講一個帶有寓意的事件,或是陳述一件往事。故事通過對過去事情的回憶和講述,描述某個范圍社會的文化形態;可以解釋為舊事、舊業、先例、典故等涵義,同時,也是文學體裁的一種,側重于事情過程的描述,強調情節跌宕起伏,生動性和連貫性,從而闡發道理或者價值觀。故事總會使人產生期待,其中的精彩懸念又是期待值的最高點,而電視媒體就成為了現代傳播社會滿足人類對故事期待的主要方式,可算作敘述文本的有電視連續劇、動作系列片、動漫、肥皂劇、小型連續劇、電影等。
(一)恰如期分的特定環境場景
電視劇本的寫作存在諸多限制,要在規定的時間里交代清楚故事。所以有經驗的創作者在不影響敘事完整性的前提下,通常會使用片段化的處理手法,讓觀眾在跳躍的空間場景中獲取信息,一方面可以增加場景的豐富性,降低觀眾的審美疲勞,另一方面可以通過空間場景的轉換,來設置懸念,提高觀眾的觀看興趣。例如,《極限挑戰》通過不同的時空情景設定豐富了故事的背景,偶爾節目通過時間限定來調控故事的節奏,從而加強故事的緊張感。《極限挑戰》第五季之孫紅雷回歸“極限三傻”合體這一期中,節目的開頭場景設置就是在江南古鎮船上來接受第一個任務,首先是和當地經驗管理者進行交談,從而得到任務卡。將任務場景設置在船上,以輕松、愉悅的方式來完成任務,同時突出了本土化特色。
(二)人物設置標簽化
塑造人物通常在故事創作中最難。《極限挑戰》中的人物設置從敘事主角上看,節目中的主線人物——孫紅雷、黃渤、黃磊、王迅、張藝興、羅志祥等敘事主角及其各自的性格優勢,保證了節目的多樣化運作。孫紅雷是其中年齡資歷最老的成員,呈現給大家霸道易于引發大家無知的笑點逗樂形象;黃渤自帶喜感,有自己獨特的想法,自由發揮能力極強,大大增強興趣點;王迅忠厚老實,節目中經常被人欺負,有時獨具自身特色和想法,是人物多元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黃磊聰明智商突高,謀略多樣,精湛的演藝使觀眾拍手叫絕;羅志祥行走的表情包,塑造搞怪的形象;張藝興小鮮肉,呆萌+單純,帶給觀眾不一樣的感覺,豐富故事情節發展。六位嘉賓多元化的個性能讓不同觀眾產生認同感,增強節目的喜劇效果,豐富故事情節的發展。最后,節目以嘉賓完成任務來推動情節的發展,也是角色效果中可圈可點的一部分,在互幫互助的“對應”關系中,無論是主人公還是嘉賓,都在劇情發展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可以說和敘事主角相比,角色設定在節目中所具有的實際價值反而更大。
三、“開放式”的懸念設置
“所謂開放性電視劇懸念,是指電視劇受眾在觀看電視劇時由于擔憂某些劇中人物會遭遇危險而產生的一種情緒,這種情緒包含緊張、激動和疑慮等心理活動,是指觀眾靈活的參與到節目當中。”電視劇《親愛的熱愛的》懸念設置的藝術匠心,較為典型地體現在人物立場的模糊性、情節走向的突變性,以及鏡頭語言的意蘊性三個方面。正是這幾方面內容協調一致,才為廣大觀眾帶來了這樣一場跌宕起伏、耐人尋味的戀愛大戲,使得該劇堪稱為今年暑期檔最火作品之一,其中七月份平均每天上四次微博熱搜,完整“甜”了整個夏天。
(一)懸念中多樣化的故事特征
首先,在真實的故事里,事物的發展可以是完全無規律的,但是在故事中這些任意的事件被因果序列串聯在一起,比如因為甲發生了,所以緊接著導致乙發生了,遵循故事的起因-發展-高潮-結局的順序。其次在故事中并非所有的事件都同樣重要,羅蘭·巴爾特是第一個指出這個問題的人,即在所發生的故事事件中,有一個等級的差別,有些事件推動了故事的進展,或者引起更多的可能,而另外一件事則平淡無奇。換句話說就是,在一個情景劇中,故事發生有主要、關鍵事件和次要、輔助事件之分。在突出主題的情況下,可能有輔助的場景、動作及其肢體語言。主要目的是襯托關鍵事件。最后強調故事通常都會沿用同一大的進程脈絡來展開發展,其事件都落入一個可預料的特有結果。
在《親愛的熱愛的》這部劇中第七集中主要是講述的是韓家和佟家為世交,關系密切。首先佟年表姐與韓商言相親,在佟年家中韓商言與佟年偶遇,才得知他們兩家的關系,然后兩家一起去酒店吃飯及其中發生的一系列事情,最后到小白的出現,說出真相后的尷尬場面。其中故事的起因是韓商言與佟年表姐相親,接下來是去酒店的路上,在路邊停車韓商言說出了第一個導火線,可稱為是“次要事件”,也就是“輔助事件”,都是為其后在酒店小白出現陳述事實奠定了基礎,即小白陳述事實是故事的“主要事件”,也是“關鍵事件”,出現的時間巧妙而又有特定含義,推動故事情節的發展,帶給觀眾獨特的審美體驗,體現并非所有的故事事件都同樣重要。
再如在這集電視劇中導演設置其中陸續出現的關鍵人物,所有的懸念設置都是為了體現出佟年表姐和韓商言相親失敗,表明故事事件都會落入一個可預料的特有結果,來吸引觀眾產生共鳴以共同完成意義表達。在電視作品中,故事的主要事件和次要事件相輔相成,密不可分。
(二)懸念緊扣主題
鮮明的節目主題是一檔節目的根源,《極限挑戰》貫穿始終的就是嘉賓們憑借自己的能力與社交經驗來挑戰不同的任務,體現挑戰自我的勇敢精神。《極限挑戰》在每一期的節目中都有一個不同的主題,嘉賓結合自身條件來完成任務,情節隨著設定的主題展開發展,主題隨著所有的任務得以實現完成。每一期的極限挑戰都有不同的任務,其中每個環節及其游戲的懸念設置都是導演精心設計的,并且與節目主題緊緊相扣。
四、結語
本文以電視劇《親愛的,熱愛的》、綜藝節目《極限挑戰》為例,分析現代電視節目如何用故事化的手法制作節目及電視劇,增強影視傳播效果,完整展現故事的發展原由。故事來源于敘事,并且無所不在,故事和懸念是影視作品中不可或缺的敘事元素。懸念不僅可以推動故事情節的發展,也可以豐富作品的可看性、塑造人物形象、提高電視節目的藝術性。對于人類來說,似乎任何材料都來源于敘事,人類社會需要故事,無論是接受者還是講述者,故事成為了人類社會傳承和生活的基本表達方式之一。影視作品中的敘事形式也應當緊跟時代變化,不斷開拓創新,才能擁有屬于自己的“春天”。
參考文獻:
[1]羅伯特·艾倫.重組話語頻道[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
[2]盧蓉.電視劇敘事藝術[M].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04.
[3]金洪申,解立群.電視劇懸念營造的基本原則[J].現代傳播,2011
(3):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