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課程思政是將課程與思政元素進行潤物細無聲式的融入與嵌入式的教育,將知識導向與思政教育相結合。在“手繪時裝畫”課程中,改革課程體系、更新教學模式,運用多元化的教學方法,優化課程考核評估方式等理念,并將其與思政元素融入其中,并進行梳理與挖掘,使整體課程的合理性和教育性得到改善和提升,使其與思政課程同向同行,從而使課程的科學性和價值的引領性達到有機結合。
關鍵詞:手繪時裝畫課程;課程思政;挖掘;融入
基金項目:本文系2019年湖南工藝美術職業學院“手繪時裝畫”課程思政課程建設教育改革科研成果。
高等職業院校肩負著為社會輸送應用型人才的重任,其教育目的中最重要的,就是引導高職院校學生樹立正確的宏偉目標與服務社會主義、服務人民的遠大志向,并具有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同時堅定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理想信念,做對社會有益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一、“手繪時裝畫”課程屬性介紹
“手繪時裝畫”課程為湖南工藝美術職業學院服裝藝術設計學院高職專業的重要課程之一。該課程開設于大學一年級,共4周,64學時,屬于服裝與服飾專業群專業基礎造型模塊中的核心必修課程。“手繪時裝畫”課程是思維創新延伸為設計圖紙和制版工藝單的必要傳達方式,在專業人才的培養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該課程采取項目模塊化教學模式,注重培養學生的基本專業能力——手繪時裝畫的表達方式和表現技法。本課程的知識目標如下:首先,在款式圖的繪制階段,了解手繪時裝畫的概念及歷史與發展,然后掌握手繪時裝款式圖的繪制以及局部的表現方法;在單色手繪效果圖繪制階段,掌握不同風格手繪時裝畫的特點和表現方式,了解手繪時裝畫的藝術特征和形式以及時裝畫人體比例結構與動態的表現方式;在著色手繪時裝畫繪制階段,能夠掌握不同種類服裝材質及圖案的表現技法和掌握不同種類材料的特性及特殊技法的表現方法。本課程的能力目標為:手繪服裝款式圖的繪制及表達能力;手繪服裝效果圖的表達及創作能力;學生具備良好的知識學習的能力以及自我學習的能力;學生搜集各種手繪時裝畫資料、解讀流行以及服裝行業資訊的能力;培養學生進行獨立服裝款式圖及服裝效果圖的表達及創作能力和創新創業能力。
二、“手繪時裝畫”課程中思政元素的挖掘
“手繪時裝畫”課程中多處涉及了工匠精神、科學精神、文化自信、規范意識、勞動意識、創新意識等內容,這正與十九大報告中所提出的建設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勞動者大軍、弘揚勞模精神與工匠精神所契合。因而,在本課程中融合了課程思政元素,可以促進學生工匠精神和創新意識的養成。更加利于學生透過時裝畫技法課程本身理解十九大報告所提出的“文化自信”“科學精神”“創新精神”的內涵與本質?!笆掷L時裝畫”課程中“課程思政”的建設中,手繪時裝畫要與思政內容銜接就要挖掘適當的銜接點與切入點。首先,時裝畫中款式圖的繪制要求基于人體的科學性、工藝的準確性與創新性、線條的均勻感、速度感,這些都要求學生具備一絲不茍、專業專注、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法律意識與創新精神,全身心地投入實訓任務中去。其次,在時裝畫線稿與著色效果圖的手繪中,要求細致入微的觀察力和理解力、時裝畫不同風格和技法的創新能力,同時要具有隨時面對失敗的抗挫能力和百折不撓的敬業精神,在不斷練習和實訓過程中形成良好的規范意識和職業道德與修養。所以在手繪時裝畫課程思政的建設上,應當深入挖掘時裝畫課程中“科學、規范、專注、敬業、創新”等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相契合的思政元素。并結合專業本身的特色,使該課程的價值增量具有了最大限度的提升充分體現手繪時裝畫課程所具有的實踐特色與思政性。
三、優化思政課程教學團隊結構
加強課程團隊建設,打造專業、思政、信息化相融合的課程團隊,將專業課教師、思政課教師、信息中心教師組織起來展開課程思政的教學研究與探討。從專業教學模式、思政融入方式方法、信息化運用角度三個維度深入研討,逐步形成一支專業結構優化、教學水平高、素質引導好的教師團隊。
四、思政元素
與手繪時裝畫課程融入的教學思路設計
(一)緊貼思政元素,優化課程體系模塊
根據人才培養方案、課程標準,結合一絲不茍、專業專注、法律意識、創新意識、抗挫能力等理念,將思政內容體現于教學的每個環節中,進一步優化課程標準、和制定授課計劃;更新教學課件與豐富教案內容;設計思政課程教學組織方式和課程融入思政元素內容表。同時引入我校獲獎優秀作品及我國著名時裝設計大師的作品進行賞析,增強學生的審美能力與文化自信。建立網絡在線平臺課程思政資源庫,將思政圖片、文章、視頻等有機結合推送給學生進行下載瀏覽與學習,為有效發揮該課程對學生“知識的引導”和“能力素養的提升”功能課程運用多種思政結合方式。
(二)針對教學思路,重視課程知識的引導過程
突出手繪時裝畫課程課程思政的“知識的引導”和“價值的引領”功能,把“教”與“育”有機結合?!笆谌艘贼~”不如“授人以漁”,在各個教學環節的設計上,將課程的引導功能與作用進行突出強化。發揮學科優勢,針對每個思政融入點設計不同的引入環節、課程設計、分組實訓、線上線下的討論與投票,將超星學生通終端手機app、圖片、文字、視頻等有機結合。確定每次課程的目標,突出課次教學的難點、重點與易錯點內容。同時高度重視對課程中所體現的職業精神和工匠創新精神,在練習和實訓時一絲不茍、專心專注、精益求精、創新實踐才能達到培養服裝專業人才的素質要求。
(三)基于“課程思政”深入挖掘手繪時裝畫的課程要點
由于服裝設計專業學生生源不同,學生技能層次也不盡相同,常常會出現學生“畫不好”的問題,所以在“手繪時裝畫”課程設計講授的時候,應采用科學的態度來對待實訓。首先從人體的測量入手,服裝款式圖與效果圖與人體息息相關,在測量的同時,提升學生對手繪款式圖與時裝畫效果圖的分析能力,使學生對于款式圖與時裝效果圖有更為深刻的理解與掌握,并學以致用。
(四)運用多元化的教學方法,在課程教學過程中注重趣味化的引導
課程思政采取多元化的教學方法,在理論課程中采取學生為主體、教師組織引導的翻轉課堂模式進行教學。課程中運用起立報道、BINGO游戲法、分組教學pk法、頭腦風暴法、組內互評和小組互評。依托超星學習通建立課程學習平臺進行線上討論法和投票等多種教學方法打造有氛圍、有溫度的課堂,引導學生對課堂知識的掌握以及該課程所需態度及職業素質與道德的共鳴討論。在實訓中,運用案例教學法、示范法、量體測試法、分組競賽法、一對一輔導法,集中講評等教學方法進行教學,引導學生自覺弘揚“科學、規范、專注、敬業、創新”的社會主義價值觀和改革創新的科學精神與工匠精神。
(五)實訓過程中體現思政育人
重點圍繞職業素質與職業道德精神,把職業素養與實訓過程聯系起來,針對服裝設計與工藝專業的大學生,在知識示范與傳授以及實訓的準備、實施、結束過程中,明確將本專業的實訓制度和實訓規范操守與職業素質道德教育融入其中。將正確的價值觀和價值取向傳遞給學生,使其在實訓過程中具有規范意識、團隊精神、科學精神、謙讓意識、創新精神、工匠精神等職業素質與精神。
(六)改革考核方式方法
考核采用雙評估制度,課程評估包括職業素養評估、實訓總結性評價兩個方面,總分為100分,60分為合格。其中職業素養評估占課程評估總分的15%,職業素養評估按照平時的學習紀律與學習態度、團結協作意識與實訓過程的操作規范、安全規范與道德意識;完成實訓過程中體現的紀律意識、規范意識、責任意識與創新精神與工匠精神,進行綜合評判。總結性評價占課程評估總分的85%,采取組內互評、小組評價、教師“考核評審團隊”評價的多維度評價模式進行考核評價。
五、思政育人效果
實現理論提升與實踐育人的同向同行式發展,以知識講授為基礎,實現其與價值提升的相互融通。將意識形態、育人目標相互契合,將理論與實踐相協調統一與轉化,不僅提升了學生在課堂的學習興趣以及對專業的習得感,而且同時在時裝畫技法課程學習中,潤物細無聲地提升了學生的職業素質與職業道德,為他們今后走入工作崗位奠定良好基礎。
參考文獻:
[1]新華社.習近平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的強調: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開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N].人民日報,2016-12-09(01).
[2]李曉鵬,王波,石志恒.“資源環境經濟學”課程思政建設實踐途徑研究[J].甘肅農業,2019(12):107-109.
作者簡介:宋明霞,碩士,湖南工藝美術職業學院講師。研究方向:服裝與服飾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