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帥
【摘 要】 音樂是情感的藝術,音樂課堂教學要注重培養學生的感悟和體驗,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加深學生的音樂感受,增加學生的音樂興趣,從而更好地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作為一名小學音樂教師,下面就音樂教學中的一些體會,粗淺地談一談小學音樂教學中在“新課程、新理念”的教學模式下上好音樂課,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創造性和能動性。
【關鍵詞】 小學音樂? 音樂教學? 情感教學
心理學家研究表明:兒童的形象直觀思維占主導地位。針對這一特點,我們利用多種教學手段,創設特定的場景和情景,把抽象的音樂變成可聞可感和可歌可泣的形象來激發學生的情感,讓學生從各個角度接受美的熏陶。
一、創設情境,感受美
創設教學情境,是教師運用富有情感的語言,借助錄音、幻燈、錄像、圖片、直觀教具等教學手段,有意創設教材所描繪的情境;或營造一種氣氛,使學生如臨其境,自然地進入學習狀態,讓他們置身于詩情畫意和美的享受之中,受到強烈感染和深刻教育。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實踐為主線的教學原理在小學音樂教學中尤為重要,這就要求音樂教師在課堂上盡量采用開放式教學,努力創設生動活潑、新穎愉快的學習氛圍,讓學生沐浴在優美的情境里,充分地感受美,情感得已激發和深化。隨著教育改革浪潮的不斷推進,大大地影響并激勵著我,在音樂教學課堂中,把情感教育目標放在首要的位置。例如在《春來了》一課中,我一邊放音樂一邊有感情地朗讀歌詞,并配上精心設計的五彩畫面:嫩嫩的柳枝擺動著柔柔的腰肢翩翩起舞,頂著露珠的小草兒探頭探腦地鉆出地面,花兒如陽光般燦爛地綻放,潺潺的小溪歡快地流淌,喳喳的小鳥飛來飛去……如此的詩情畫意伴著悅耳的歌聲,引起了學生極大的興趣,這首歌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很快就學會了。我再適時啟發學生把自己感受到的春天與同學們交流,用圖畫、詩歌、舞蹈等多種形式表現出來,將課堂氣氛推向了高潮,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二、突出歌曲的內在情感,促進學生情感交流
1. 領悟歌詞,感受音樂氛圍。古人常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可見古人認為學生學習過程,更要正確的領悟詞的意義。小學音樂教學要基于歌詞的韻律以及內涵的情感體現,更要引導學生全面的體會歌詞的妙趣,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小白船》的教學就要結合詩歌的伴奏,盡可能的帶給學生神奇夜空的境界,學生在課堂上發表自己見解的時候,油然而生真實的情感,并且想出其他的兒歌,也即是《彎月兒小小的船》這首歌,也有學生聯想到嫦娥奔月的美好境界。一些愛好科幻的小男孩同樣也聯想到對宇宙世界的探索。伴隨著輕輕松松的教學氛圍,學生更快地融進歌曲的意境,同時也因為有著輕柔的歌聲,所以學生會結合自己豐富的情感,這樣往往有著較好的學習效果。
2. 詳細化展示,突出歌曲情境。小學音樂教育更要詳細化的展示歌曲的內容,突出歌曲的情境,結合畫面的展示,襯托歌曲的情境,也即是形象化歌曲的內容,結合兒童的思維特點,加強學生的認知能力,引導學生產生正確的思維。
三、打開情感之門,點燃情感火種
音樂教學的過程,就是要突出音樂教學的形象性,盡可能的結合音樂的獨特魅力,引導學生更好地感受音樂情感,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激發學生學習歌曲的興趣。教師形容歌詞內容的時候,可以借助于形象的語言,盡可能做好情境的虛設管理,進一步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更好的感受音樂學習的魅力。學生學習《桔梗謠》的時候,教師要學會營造良好的歌曲情境,盡可能做好學生的思維的有效性分析,并結合語言,突出情感的升華。教師要特別注意發揮好自己的手勢和語言特色的價值,利用這些條件更好地創設教學的意境,吸引學生對音樂學習的濃厚興趣。只有真正吸引到學生的興趣以后,學生才會積極主動地參與到音樂的學習中去,同時也只有在這樣的情況下,學生才會主動的去思考和探索,學生的主動探索往往能夠讓學生收獲到更多的知識,同時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也會更加的深刻。
四、結合肢體動作進行教學,培養學生的音樂節奏感
在小學音樂教學中,教師不僅要讓學生掌握音樂簡譜等樂理知識,還要讓他們掌握音樂的節奏和節拍,增強他們的音樂節奏感。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學生運用拍手、跺腳、用手指敲桌子等方式跟隨歌曲的節奏進行敲擊。通過一系列的肢體動作,學生的身心都能融入到歌曲中,感受歌曲中的內容,激發他們學習音樂知識的興趣。通過音樂節奏教學,能讓學生正確地把握音樂的旋律和節奏感,增加了教學的趣味性,使學生能獲得快樂的學習體驗,并在積極參與的過程中增加對音樂的理解,獲得深刻的感受。
五、感受歌曲意境,升華情感情操
音樂旋律就要突出音樂的內在美,賦予孩子更加強烈的思想感受,在學習過程,盡可能做好學生音樂的有效性引導,結合作品情感進行有效性碰撞處理,加強學生心靈情感上的共鳴,盡可能賦予學生體會音樂的能力。教師要通過完美的領唱,給學生營造更加積極的學習意境,同時也要結合學生理智上的情感結構,加強學生情感上的共鳴。學生學習《大海》這一首歌的時候,教師就要融入溫柔的歌曲旋律,分析其甜美的情感結構,引導學生更好地感受音樂的美好。基于鋼琴音樂意境的渲染,教師可以賦予音樂較多的獨特功能,比如說對于《國歌》的學習,學生就要跟上老師的教學節奏,感受抑揚頓挫的旋律,在這個過程中體會到其內在的情感。
結語
總之,在小學音樂教學中,教師要深入挖掘新課標的要求,結合學生的興趣進行教學創新,力求教學模式的有趣和新穎,使學生產生學習音樂的興趣,通過主動思考掌握音樂理論知識,并在實踐環節提高音樂技能,使他們的音樂欣賞能力、音樂節奏能力和識譜讀譜的能力都獲得通過,實現課程改革下的高效創新教學。
參考文獻
[1] 陳偉. 音樂情感教育初探[J].音樂天地,2010(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