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十九大報告提出,要堅持“共享”的發展理念,高等教育要走內涵式發展道路。舞蹈研究生“核心素養培育”就是體現內涵式發展的理念,并在均衡性上彰顯“共享”的精神內核。當前舞蹈研究生培養體系應突破中專思維影響下的單純專業型人才培養模式,樹立核心素養培育理念,打造素養多元化的舞蹈高端人才。據此,可從專業素養、人文素養、品德素養與創新素養等方面探索建構舞蹈研究生核心素養的體系。
【關鍵詞】 舞蹈研究生;核心素養;舞蹈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
[中圖分類號]J72? [文獻標識碼]A
一、問題的緣起
在黨的十九大報告的語境下,來探討舞蹈研究生教育,確切地說,是探討舞蹈研究生教育面向未來的發展問題。十九大報告為引領高等教育的發展方向、轉變發展方式、增強發展動力,提出“必須堅定不移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報告同時指出,教育改革的方向是要“加快教育現代化”,高等教育要走“內涵式發展”道路,最終真正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總目標。理念是行動的先導,是發展思路的集中體現。那么,我們能否用這一新發展的理念來謀劃舞蹈研究生教育的改革和發展呢?答案是肯定的而且是可行的。舞蹈研究生核心素養的培育,正是踐行高校內涵式發展理念的極具代表性的重要舉措。
“素養”一詞,本義指人的道德修養,“馬不伏歷,不可以趨道;士不素養,不可以重國”[1]1191。在現代漢語中,素養又同“素質”,不僅指“品行”,也含有知識水平、能力、外表形象與身心健康狀況等釋義。核心素養,則指一個人“應具備的,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2],其根本要旨是培養“全面發展的人”。可見,全面性是核心素養的根本特性。內涵式發展,相對于外延式發展而言,與傳統高等教育依賴規模和數量擴張的外延式發展路徑不同,內涵式發展更側重于教育的質量,尊崇規模適當、質量優先的理念,注重規模、質量、結構、效益、公平等方面的協調統一。教育界學者們普遍認為,符合內涵式發展理念的人才培養體系應該是融合的、多元的、復合式的體系,如探索建立科學基礎、實踐能力、人文素養融合發展的人才培養模式[3]6;實現教育多樣化發展,培養成長性思維模式的學生[4]13;從以知識、能力教育為中心到全面的人格養成,促進學生多元復合發展[5]9;通過通識類課程與專業課程的融合來促進學生全面發展[6]13。不難看出,這些觀點體現的人才培養的全面性要求上與核心素養是相通的。因此,我們可以認為,“舞蹈研究生核心素養培育”與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高度契合,對推動舞蹈高等教育改革具有戰略性意義。
二、舞蹈研究生核心素養培育之困境
近二十多年來,舞蹈高等教育的規模得到了迅猛的擴張,培養單位和招生規模有了極大的增長。但這種增長是建立在學科建設、專業建設并不充分的前提下的,即從純粹“技術教學”的中專教育階段突圍,跨越到高等教育階段,并在學科理論儲備比較薄弱的環境中,奇跡般地得到快速增長。這種飛躍式的發展,有悖于螺旋式上升的一般哲學原理,其先天之不足,有學者將其稱之為一種既有學科模式的“弱化形態”。[7]這種“弱化形態”,體現在教師隊伍上,是從原有相關人才庫中“就地取材”,包括大批中專院校的舞蹈教師、歌舞劇團有表演經驗的演員和編導、一定數量的從先期存在的舞蹈高校的畢業生等;體現在人才培養模式上,則是沿襲中專時代的育人思路,走技術教學路線為主,培養的是掌握嫻熟表演技巧和編舞技法的“技術人”,即便在研究生教育階段也帶有一定的“中專思維”之烙印(圖1)。
2011年,“音樂與舞蹈學”提升為高等教育的一級學科,客觀上預示著國家對學科發展的政策支持,背后隱含著全社會對音樂舞蹈高端人才的現實需求。然而還沒有完全從本質上得以蛻變的舞蹈高等教育,“核心素養”意識還未能真正樹立,面對這樣的需求,顯得有些力不從心。對核心素養理論上的認識,概念邊界的界定,范疇的大小,內涵外延的廣度,學科、專業以及課程建設的意義等,都缺少深入的探討。有鑒于此,借鑒學界相關的研究成果無疑是有效的裨益。
關于研究生核心素養的培育,研究者們目前的視野:一類是從“研究生”這一群體層面進行考察,做共性研究,探討核心素養的構成及實現路徑;另一類則是從某個特定類型的研究生入手,探討適合該類研究生的核心素養模塊。在后一類研究中,有零星的成果觸及到藝術類研究生,但仍局限在某一領域做個別研究,也未關照到舞蹈研究生的特性。可見,他山之石雖可攻玉,然其本質上的蛻變,仍須由內因生發。
縱觀舞蹈研究生的現狀,對核心素養的挖掘和應用主要集中在初、中等教育階段,相關研究成果亦頗為豐碩,而高校的相關研究則寥寥無幾。據一份關于中國舞蹈學碩士研究生教育質量調查的報告表明:在舞蹈研究生看來,自身亟待加強的能力中,“國際視野及社交能力”“理論知識及科研能力”分別排在前兩位,這兩項能力成為學生最想強化的素養。[8]103現實之困境值得反思,從課程設置上看,專業性課程仍然占據主導地位,綜合類課程仍處于邊緣地位;從人才培養質量看,思維認知、獨立研究、知識體系、藝術創造、文化視野、社會交際等仍是學生普遍感覺較為缺乏的素養。
三、舞蹈研究生核心素養培育之旨歸
應當說,我們探索“舞蹈研究生核心素養培育”,推進舞蹈研究生培養體系內涵式發展,對面向未來的舞蹈研究生教育是有戰略意義的。值得注意的是,十九大提出“必須堅定不移貫徹”的發展理念中,“共享發展”的兩個重要內涵是“全民共享”和“全面共享”,指共享的主體和客體都具有全面性,即“全體人民共享全領域、全方位的發展成果”(圖2)。共享發展是超越傳統“封閉式發展”的創新理念。封閉式發展下的教育,差異化是其基本特征,主要體現為教育資源配置的不平等,優質資源過于集中,既有橫向上的地區差異,也有縱向上的城鄉差異。共享發展理念下的教育剛好與之相反,體現的是均衡化、均等化的屬性,即“人人享有優質教育資源”的愿景。其表現在人才培養上,則是培養體系的現代化和人才素養的全面性。因此,不難看出,“舞蹈研究生核心素養培育”理念的提出具有“均衡化”色彩。從表層看,它要求研究生自身素養的均衡發展,從單純技術型人才向復合型轉變,從演員向舞蹈藝術家、從理論研究者向文化大家轉變;從深層看,則是意味著教育者本身素養的自我革命、更新換代,從較低層級的知識結構向較高層級的知識結構轉變,從單一領域知識面向多領域知識面轉變,也意味著研究生培養體系的全面升級,徹底打破“中專思維”的禁錮,改良傳統“技術教學”路線,從工廠式的集成化、標準化培養向個性化培養轉變,從單一學科培養向跨學科培養轉變。這一教育訴求,正是舞蹈研究生核心素養培育之旨歸。
四、舞蹈研究生核心素養培育之路徑
探討舞蹈研究生核心素養的培育,不能不從現有舞蹈研究生培養體系入手。“身體訓練”是中專教育的核心任務,也是舞蹈高等教育的慣常思路。在研究生教育實踐中,仍然占據十分重要的地位,尤其是以表演、編導、教育等為主攻方向的學生,即便是以理論研究為主的學生出于對作品結構分析、內涵挖掘等的需要,或是為走出校門就業的需要,也會保持一定強度的訓練。這種培養體制下常年積累的功能性訓練的系統性和有效性值得肯定。但從研究生素養的全面發展角度看,還需要深度拓展。
舞蹈教育的目的是提高受教育者的藝術鑒賞力和參與力,為國家培養全面發展的各類舞蹈人才。這一目的的理論基礎是馬克思主義關于人的全面發展學說,指的是人的智力與體力的全面發展。[9]33-35基于全人教育之目標,舞蹈研究生核心素養的體系大致包括:專業素養(身體訓練)、人文素養、品德素養、創新素養四方面素養。在此基礎上,舞蹈研究生核心素養培育的有效路徑有以下三項:
其一,人文素養之培育。人文素養,指研究生應具備的文化基礎和藝術修養,目的是培養寬廣的文化視野和扎實的藝術審美能力,對文學、歷史、哲學、宗教、戲劇、音樂、美術等人文社科知識有廣泛涉獵。反映在培養體系上,則應強化與相關學科的合作,共享課程資源,實現多學科聯合培養(圖3)。
其二,品德素養之培育。品德素養,指研究生的人生觀、價值觀,是其信奉的社會道德觀念和行為準則在個體身上的體現。反映在藝術領域,則表現為藝術觀,直接決定了學生對所從事的舞蹈事業的價值判斷和方向選擇。因此,品德素養決定了學生“舉什么旗,走什么路”的根本問題。在培養體系上,除了發揮思政教育課的作用,特別應當要注意在舞蹈專業知識的傳授中融入品德教育,尤其應重視研究生導師的言傳身教的功能。馬克思曾說“一次行動勝過一打綱領”,導師的一言一行遠遠勝過思政課的灌輸。
其三,創新素養之培育。創新素養,包含著實踐能力和創造能力,兩者相輔相成,實踐是創造的前提,創造是實踐的終極目的。縱觀舞蹈發展史,那些推動舞蹈歷史前進,代表一個時代的舞蹈大師,無一不是有超出常人的實踐力和創造力。對舞蹈研究生而言,學習、研究、模仿、表演、編創等活動都是充滿著實踐性和創造性的活動,掌握一些邏輯思維方法,提高對活動信息的加工處理能力,使實踐活動更系統、科學、有效,才有可能產生新觀點和新思路。這就要求研究生培養體系需注意訓練學生的思考能力和動手能力,盡可能增設一些哲學、邏輯學、管理學、社會學等領域的課程。無疑,相對于學習活動本身而言,更重要的是學習方法。
綜上所述,舞蹈研究生的核心素養體系是一個整體,在培育過程中須齊頭并進,不可僅僅關注身體的訓練,而忽視了人文素養、品德素養與創新素養的培育,只有全面發展方能真正落實高等教育的內涵式發展。值得注意的是,當下“課程思政”概念的提出,為核心素養的培育提供了一種可資借鑒的方式,其要義旨在教學全過程、全方位貫穿“思政教育”的精神內核,把各種教學場景都作為育人的重要載體,實現教育的春風化雨與潤物無聲。毋庸置疑,核心素養的培育若能與教學活動緊密融合,必將推動舞蹈教學取得更佳的效果,也必將有力實現舞蹈研究生的教育宗旨。
結 語
舞蹈研究生教育強化素養的全面發展,培育核心素養,是舞蹈高等教育面向未來發展的必由之路。因此,必須從發展理念入手,改革現有培養體系,把培養素養多元化的舞蹈高端人才作為未來的重要使命。基于全人教育之目標,舞蹈研究生核心素養的體系大致包括專業素養、人文素養、品德素養、創新素養四大方面。在培育過程中,四者是一個整體,須齊頭并進、相輔相成。舞蹈研究生核心素養的培育,須將“德育”的精神內核,全方位貫穿于舞蹈教育的全過程,把各種教學場景都作為育人的重要載體,實現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的教育目標。
參考文獻:
[1]班固.漢書(下冊)[M].長沙:岳麓書社,2008.
[2]教育部.關于全面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EB/OL]. (2014-04-08).http://old.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7054/201404/xxgk_167226.html.
[3]張大良.提高人才培養水平 推進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J].中國高教研究,2011(5).
[4]俞立中.積極探索符合新時代特征的本科教育改革[J].中國高教研究,2018(12).
[5]劉偉.堅持辦學正確政治方向 建設高素質教師隊伍 形成高水平人才培養體系[J].中國高教研究,2018(12).
[6]楊秀娟.“雙一流”建設中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路徑探析[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9(8).
[7]于平.長江流域舞蹈高等教育的平臺建設與協同創新[N].中國文化報,2015-12-14(7).
[8]王光輝,李星星.中國舞蹈學碩士研究生教育質量調查分析[J].北京舞蹈學院學報,2017(5).
[9]呂藝生.舞蹈教育學[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00.
作者簡介:周洲,福建師范大學音樂學院講師,研究方向:研究生教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