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雙燕
【摘要】思維導圖對于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而言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在我國的小學數學教學當中應用思維導圖能夠很好地加強課堂教學手段的多樣性,同時讓小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得到增強。本文就將具體分析思維導圖這一教學方法的主要特點和優勢所在,同時探究如何將思維導圖這一教學方法與小學數學教學更好地融合在一起,希望能為我國小學數學教育提供一些幫助。
【關鍵詞】思維導圖?數學教學?應用
思維導圖是對人類腦海中的思維圖景的再現,由一個中心點出發進行思維的發散,探究出與此相關的各個元素和分支,以此構建起一個完整的思維圖像。這一方法將人們腦海中的邏輯鏈條以圖像的方式展現出來,且改變以往的線性思維模式,將多向思維和發散思維結合在一起融入思維導圖的邏輯建構當中。對于小學教學而言,教師應當在教學方法中加入更多的創新元素,使得學生在數學學習的過程當中發現更多的樂趣,而思維導圖的運用,就是一個訓練學生創新能力和思維活力的良好方式。
一、作用
(一)理論知識體系構建
對于年紀尚小的學生而言,對極度抽象化的理論概念知識的把握是十分困難的。因此教師在進行小學數學的理論知識講解過程當中,可以將其以思維導圖的方式更加形象地展現出來,在這種理論知識教學模式當中,教師可以對教學內容當中的重難點知識突出強調,同時將與此相關的內容放在一起對比分析,學生可以看到不同知識點之間的關聯性。另外圖像的形式能夠使得這些知識在學生腦海中的印象更加深刻,相較于文字而言,圖形更能夠在學生心目中留下更深的印象,學生在讀圖時也比讀大段的文字更加輕松。教師在進行概念化理論知識的講解時運用圖形的方式進行呈現,能夠很好地激發學生在課上的學習積極性,學生會對這部分原本感到枯燥無聊的教學內容更加感興趣,也會更加集中注意力來理解吸收這一部分數學理論知識。
(二)創新思維培養
思維導圖以十分簡明扼要的方式來指出各個知識點之間的關聯,學生在對思維導圖進行理解和內化時能夠按照自身的思維邏輯進行,針對知識點的聯想思維和發散思維因人而異,因此每個學生都可以按照自身的思維方式來進行理解。另外教師還可以教會學生運用思維導圖來進行知識梳理,讓學生自己掌握思維導圖這一學習方法,在課堂知識的學習之后自主進行思維導圖的設計。在這樣的自主設計過程當中,學生能夠很好地在腦海中對已學的知識進行回顧,同時自行的梳理各個知識點之間的邏輯關系,然后用創新式的手法將這些邏輯關系用圖像的方式呈現出來。教師應當鼓勵學生進行自主的創新設計,學生能夠認識到沒有一個固定的標準答案,自己的設計只要合乎邏輯就是成立的。學生在自行設計思維導圖的過程當中也能夠很好地參與到教學的環節中來,在課堂上進行更多的自主思考,而不是簡單的坐在座位上聽取教師的講解。學生自身的內在活力被很好地激發出來,在課堂學習環節當中能夠有更好的積極性和參與度。
(三)輔助歸納復習
課堂學習完成之后還需要對所學到的知識內容進行系統的梳理和回顧,這樣才能加強學生對這些知識的記憶,使得學生在之后的具體應用環節能夠很好地使用已經學到的理論知識。思維導圖的方法能夠很好地幫助學生對已經學過的理論知識進行一個系統的梳理,快速地對一系列理論知識進行回顧之后,學生可以用簡單的主題詞和關鍵詞來代表各個知識點,然后以圖像和線條的方式來對這些知識點進行串聯。制作一份思維導圖所需要花費的時間較少,且在這一個過程當中學生能夠很好地對概念知識進行快速回顧,幫助學生進行高效的理論知識學習和鞏固。
二、具體應用
(一)課前輔助預習
為幫助學生在課堂學習開展之前對所要學習的理論知識有一個很好的預習,教師可以為即將開始學習的章節進行一個整體理論框架的思維導圖構建。在制作完畢之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在課前對這一思維導圖進行學習和理解,幫助學生快速的把握這一章節的重點內容。
例如在進行“一個因素是兩位數的乘法”教學過程當中,教師可以將這一主題內容所涉及的重要知識點用思維導圖的方式羅列出來,讓學生認識到,要進行這一數學知識的學習,需要首先掌握良好的口算乘法知識和筆算乘法知識,將乘法口訣表中的內容熟記于心,同時要很好的掌握乘法豎式的計算規則。除此之外學生還應當學會如何去解決與這一主題相關的乘法應用題。學生在全面了解了這些重難點知識之后,在課堂學習的過程當中將會更加清晰地了解到自身的學習任務,在課堂上的學習也將更加有條理和更加有規劃。
(二)課堂小組練習
教師在教學活動開展的過程當中,也可以讓學生以小組的方式進行思維導圖的制作,將學生分為4到6人的小組之后,要求學生將數學例題中所需要應用到的理論知識和解題思路用思維導圖的方式呈現出來。學生可以在課堂上與小組成員進行相關的討論,發表自身的觀點和解題思路,成員之間進行溝通之后,選出最優的解題方法,然后共同對思維導圖進行設計。這樣的合作思考過程能夠使得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更多,也能夠使得課堂上的互動討論氣氛更加熱烈。例如在進行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計算當中,學生可以以思維導圖的方式來呈現出這兩種不同物體在表面積計算當中的不同,同時指出其在表面特征上的差異。小組的互動討論能夠使得學生在構建思維導圖時更加全面,將題目當中涉及的所有理論概念都盡量地表現出來。
(三)課后輔助復習
教師還可以要求學生在課堂學習完成之后,用思維導圖的方式對所學的知識進行回顧和總結,相較于運用大量習題練習進行復習的方法,思維導圖的方式能夠更加節省時間,同時也能夠幫助學生真正地對所學知識進行系統的回顧和復習。例如在進行多邊形的學習之后,教師可以讓學生以思維導圖的方式羅列出所有已經學習的四邊形,將長方形、正方形、梯形、平行四邊形等圖形的特征一一列舉出來,另外還可以將這些四邊形的面積計算方式展現出來。學生在進行思維導圖的勾畫過程當中,可以對這些四邊形的特點進行對比和分析,了解這些圖形的區別所在。教師可以鼓勵學生進行多種多樣的思維導圖的設計,不需要按照一個固定的模式進行構畫,學生可以在制作的過程當中加入自身的創新,教師在對思維導圖作業進行評比時,也可以更加多的考慮創新化的元素,為創意新穎的學生給予更高的評分。學生在這樣的鼓勵之下,會對自主創新投入更多的熱情和精力,采用多樣化的方式進行思考,在創新實踐當中有更多的自信心。
三、結束語
教師在為學生制作思維導圖時應當結合學生的實際知識水平,以符合學生認知的方式來進行制作,讓學生能夠很快地抓住思維導圖中的中心思想,更加準確的把握和理解思維導圖。教師可以在課前預習、課堂講解和課后復習三個階段運用思維導圖來輔助學生的學習,使得課堂所講解的理論知識內容更加清晰直觀地展現在學生面前,幫助學生對這些概念知識進行更好的消化,在自身的總結和歸納當中,將這些知識融入自己的知識體系當中。
參考文獻:
[1]孟美玲.思維導圖在小學六年級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以銀川某小學為例[D].寧夏大學, 2015.
[2]王海成.思維導圖在小學高年級“空間與圖形”課堂的應用策略研究[D].河北大學, 2015.
[3]修煥然.以圖導教以圖導學——淺談思維導圖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嘗試[J].西藏教育, 2016(10) :23-25.
[4]吳婧.利用思維導圖培養小學生數學思維外顯能力的實踐研究[J].考試周刊, 2017(30) :6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