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劍
【摘要】在中職學校的《機械制圖》教學中,存在許多弊端,需融合實際教學經驗,將思維導圖融入到機械制圖教學中,改變以往的教學方式,通過圖形的模式,將其生動形象地呈現出來,解決實際教學中出現的問題,開闊學生視野,全方位提升教學效果。
【關鍵詞】機械制圖 思維導圖 教學應用
思維導圖是一種學習策略,能有效推動學生思維發展、合作學習以及創造性學習,讓學生清楚怎樣學習。文章分析了中職教學中如何運用思維導圖來實施機械制圖。
一、思維導圖概述
思維導圖是英國一位著名的學者發明的,自思維導圖誕生后,被大范圍地運用到了方方面面,稱之為全球化思維工具,是一整套突破式的學習和思維訓練工具,可詳細釋放思維,并從多角度思考存在的視像化辦法。在整張紙上,將全部的信息組織到樹狀結構圖中,在每一個樹枝上,都標記上不同概念核心詞語與短句。并將每個概念有層次的分布到結構圖中,然而,在這幅圖紙上,充滿著色彩、圖像以及引人思考、記憶,激發學生的靈感和想象,選用思維導圖,便可以將一連串的信息變成彩色的,非常容易記憶的高清晰圖形。
二、在中職機械制圖教學中引進思維導圖的含義
在機械工程中,機械制圖是最為主要的技術語言,屬于機械專業必修的技術基礎課程,沒有辦法選用此種技術語言實施相應的交流,在機械生產技術中便會是一個“文盲”。然而,中職學生不管是在學習能力還是自覺學習能力方面,還比較弱,在上課前不好好復習,課堂上不認真聽講,課后做作業不復習,這些問題存在較為普遍,所以,對于此門課堂學習效果非常不理想。
思維導圖對于學習與思維都非常有效的工具,能很好地協助學生將頭腦中的想法體現在紙上。在課堂教學中解決學生存在的實際問題之前,需將自己的解題思路畫出來,簡單來講,選用“顯性”的模式,將其思考過程體現在紙上,這樣做不但教師非常容易發現問題,學生自己也能輕而易取地發現存在的問題。清楚明白學生對知識了解到哪一種情況,在教學過程中,選用思維導圖教學,與傳統的教學模式相比較,更加容易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相應的創新思維水平,從而推動學生更好的記憶、理解以及運用知識來很好的解決實際中遇到的問題,從而更好地將思維導圖用于自學、預習、復習等方方面面,達到提升學習效率的目的。
三、思維導圖在機械制圖教學中的應用
1.組織概念,創建知識框架體系
在中職教學中,教師安排的機械制圖課程,在授課進度、授課內容方面,進展得非常快,內容也非常豐富,許多中職學生沒有辦法及時的適應。以上問題阻礙了后面章節的學習,怎樣讓中職學生更好地適應后面章節,應指導學生適應全新的學習模式,改變思維方式與學習,顯示的非常關鍵。在機械制圖課程中,有許多專業性的詞語,中職學生學習過程中,很難理解其中的概念、專業詞語,為了能讓學生意識到這點,需克服學習中遇到的難題,在課堂上讓學生清楚各知識間存在的聯系,從而形成知識網絡。
選用思維導圖能幫助學生建立知識結構框架,教師應該從授課便選用思維導圖的模式,積極介紹機械制圖這門課程的學習內容,在授課過程中,有意識地引導學生,選用思維導圖介紹本節課學習的學習內容,讓學生在腦海中遺留下圖形印象,這樣比選用文字說明更能為學生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每節課上完之后,老師需和學生共同回顧本節課的中心內容,讓學生清楚本節課都學習了哪些知識,讓學生將本節課的核心詞語記錄下來,并運用思維導圖,增加上不同的顏色,讓學生可以進一步的去理解,加深印象。學完每一章節后,讓學生自己將整章的知識運用思維導圖將其畫出,在頭腦中,形成健全的知識結構圖,有效幫助學生加深記憶,運用自己的知識去解決問題,這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2.積極展開思維訓練,提升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如果遇到問題時,依照自己的習慣來解決,一直到解決好問題。教師在教授學生知識過程中,需要及時解決學生解決問題的思維方式,不應該是詳細的方法。進行解決實際存在的問題時,作為教師需有意識地和學生積極探討,清楚寫下核心詞語,最后,選用解題思維導圖將其畫出,這樣不但能達到不同層次學生求知的心理要求,還能有效確保理解能力差的學生跟進學習。通過一段時間的訓練,教師在設置問題后,需要學生單獨繪制解題思維導圖,讓學生對一個問題提出許多的解決案例,之后,讓學生依照自己的思維想法進行實踐,這樣才能非常容易讓學生清楚學習中存在什么問題,有計劃地幫助他們自主尋找解決方案,讓學生主動去學習,提高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分成學習小組,小組成員間根據自己各自不同的認識,暢所欲言,大膽提出自己的想法,在小組成員之間的探討中激發創新思維形成,積極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從而形成個性鮮明的小組學習模式。
3.教和學之間的相互轉變
在當前,教學改革都是以項目教學、行為導向教學的方法非常多,最主要的辦法便是運用真實的工作情景為對象,作為教師,需設置合理的教學環境,推測可能發生的問題,讓學生去思考、解決。然而,思維導圖教學法是根據問題來有效解決教學中產生的各項疑惑,實現舉一反三的目的,達到教學效果。這樣可以看出,選用思維導圖教學,教師的工作會經由以往的大量陳述,變為學生學習的指引者,學生的學習也經由被動改變主動。
四、選用思維導圖,設計機械制圖教學案例
在學習《機械制圖》中第4章節,軸側圖形的繪制時,需先讓學習了解每個圖形在識別和繪制時的基礎知識,從而根據三視圖對應物體的立體結構。教學最后的目的便是,正確認識正等軸側圖坐標系、可以簡單繪制組合體正等軸側圖形,讓學生具備總結知識結構的能力,清楚如何與人合作溝通。
1.思維導圖的運用
首先,教師在黑板上畫一個組合三視圖,讓學生運用正確的言語記敘此組合的結構特點。其次,讓學生自由討論,最后選出代表進行發言,教師通過繪制的組合體抽測圖樣,讓學生認識到正等軸側圖像和三視圖存在的區別和特點。最后,選用實物模型正等軸側圖樣,讓小組間繪制解題思維導圖,并讓學生進行評價,總結本次課的思維導圖是怎樣思考的,讓每個小組分別完成解題思維導圖的繪制。
2.思維導圖拓展學生思維發展
將“思維導圖”逐漸引入到機械制圖中去,可在一定程度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擴大學生思維路徑,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以此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讓學生主動去學習機械制圖,在不知不覺中提高了制圖思考拓展能力。另外,思維導圖也可運用到和教師訪談中,教師作為教學的核心,體現課前思考的結果,同時能進一步與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增強課堂效果。在進行訪談過程中,發現一些學生都已經運用思維導圖來展示各種機械零件,因此要鼓勵學生,嘗試將其運用到其它領域實施,進而提高學生學習效率。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運用思維導圖進行教學,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但可以讓學生自主完成學習任務,還能有效拓展學生的思維發展。在學習過程中,不但可以尋找到相應的學習方法,還能清楚檢查自己存在的不足,增加和教師交流的機會,思維導圖學習方式,使學生動手能力非常強,可以大范圍地推廣。
參考文獻:
[1]秦敏.中職機械制圖教學體會探討[J].現代商貿工業,2019,(08) :148.
[2]章新榮.中職學校機械制圖教學中CAD實際應用[J].科技風,2019,(05) :53.
[3]陳葉.中職機械制圖教學中運用多媒體技術探析[J].讀與寫,2019,(02) :235.
[4]李林.關于中職院校機械制圖教學創新路徑探究[J].南方農機,2019,(01) :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