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軍旺
摘 要:培養初中生信息技術自學能力,順應了時代發展趨勢,能夠豐富學生課余生活,推動學生未來的發展。教師在信息技術教學中可采取以下策略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端正學習態度,變被動為主動;從興趣出發,進行分類指導;創建學習小組,推動合作探究;整合優秀資源,豐富自學方法。
關鍵詞:信息技術教學;自主學習能力;學習態度;興趣;學習小組;整合資源
中圖分類號:G421;G633.67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0)14-0064-02
隨著互聯網產業的迅猛發展,當今社會對信息技術人才的需求與日俱增,對初中生的信息技術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信息技術內容廣、分支多,適合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因此,本文首先分析當前形勢下培養學生信息技術自主學習能力的必要性,再提出相關的教學策略,希望借此提高學生的信息技術水平。
一、培養初中生信息技術自主學習能力的必要性
1.順應時代發展趨勢
現如今,數字化與信息化已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無論是課堂教學中使用的多媒體設備,還是逛街購物時使用的移動支付軟件,都離不開信息技術的支持。在此趨勢之下,中學生面臨著信息化的挑戰,只有具備一定的信息技術基礎并持之以恒地自主學習,才能豐富自身知識儲備,以更好的狀態立足于社會。
2.豐富學生課余生活
信息技術包含大量分支,內容涉及網頁設計、計算機語言、軟件開發與人工智能等多個領域,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選擇性地進行自主學習。這樣,既能擴充知識儲備,又能培養一定的特長,形成獨特的核心競爭力。另外,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學習信息技術,能使自己多一項健康的業余生活消遣方式。
3.推動學生未來的發展
長遠地看,信息技術將會是未來二十年最需要的資源,從“麥可思-中國2016~2018屆大學畢業生培養質量跟蹤評價”中的數據看,與信息技術息息相關的信息安全、軟件工程與網絡工程等專業,是近三年薪資最高、職業發展前景最佳的產業。因此,中學生打好信息技術基礎,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對其今后的職業選擇與發展具有重要作用。
二、培養初中生信息技術自主學習能力的策略
1.端正學習態度,變被動為主動
現在,仍有部分初中生對信息技術有著錯誤的認識,認為它是一門副課,學習不主動,不專心完成教師布置的任務。隨著互聯網的發展,信息技術已列入綜合素質的考量范圍,初中生如果對其缺乏正確認知,不僅難以通過中學階段的考核,對自身未來的發展也十分不利。因此,培養初中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首先要讓其認識到信息技術課程的重要性,讓他們的學習態度變得積極主動。教師可以向學生展示制作精良的Flash動畫、Word文檔,讓學生欣賞信息技術的美妙,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可以向學生介紹其原理,布置相關的思考作業,鼓勵學生利用相關工具制作出類似作品,以動手實踐、積極探索的方式激勵學生進行自主嘗試。
2.從興趣出發,進行分類指導
對于初中生來說,興趣所起到的驅動作用往往大于自制力的約束作用。因此,教師應從學生的興趣出發,引導學生選擇喜愛或擅長的信息技術進行自學。首先,教師應當幫助學生找到興趣所在,可以給學生播放一些優秀影片或視頻。比如,電影《社交網絡》可以使學生了解“臉譜網”的創建過程,以成功者的經歷激發學生學習信息技術的熱情。同時,教師可以向學生介紹信息技術能應用于哪些方面、平日可見的種種科技是如何實現的,盡可能帶領學生領略信息技術的魅力。在學生明確自身興趣后,教師還需根據不同的興趣進行分類,為學生制訂切實可行的學習計劃。自主學習不同于課堂學習,學習強度與學習內容都應由學生自主決定。教師在給出指導性意見后,應提供足夠的時間與空間讓學生獨立思考、親手實踐。為了保證學習成果的可視化,教師應要求學生在期中或期末上交一份學習報告,讓學生制作簡單的編程小游戲、視頻或圖片等,并評選出優秀作品在班級進行表揚與展出。
3.創建學習小組,推動合作探究
為了使學生的自主學習能長久地堅持下去,教師可以引入合作學習模式,組建學習小組,使志趣相投的學生在互相督促中成長、在合作探究中進步。學習小組自行決定學習主題,以幻燈片的形式闡述每位組員分別負責哪些工作,最終想要達到怎樣的效果等。在小組學習過程中,學生可以通過與同齡人的交流發現他人學習上的閃光點,并彌補自身的不足。此外,小組間的良性競爭能夠激發學生的斗志,激勵學生朝著共同的目標奮進,有利于解決自主學習中最常見的半途而廢問題。在互聯網發展日新月異的今天,創新意味著未來更有價值,因此創新精神是信息技術教育著重強調的一大品質,而小組合作學習作為一種創新型教學模式,能夠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小組合作學習旨在提高學生獨立思考與分工合作的能力,學生間的交流探討在實質上是靈感的碰撞,很可能迸發出新奇的想法。在此基礎上,學生還需付諸行動,將想法變為現實,而理論與實踐的結合,能夠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
4.整合優秀資源,豐富自學方法
部分初中生會抱怨難以找到合適的學習資料和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因此在信息技術的自主學習上顯得心有余而力不足。針對這部分學生,教師更需發揮“指路人”的作用,通過整合與分享學習資源,幫助學生快速找到學習途徑。教師可以向學生推薦難度適中、趣味性強的編程書籍,引導喜愛編程的學生順利入門,還可以搜集一些制作精良的Photoshop或CAD教程分享給熱愛設計的學生,讓他們學習這類技術。課余時間的有效利用是對課堂時間的無限延伸,教師在課堂上講授的內容是有限的,但學生的學習能力與學習范圍是無限的,豐富的學習資源能使學生根據自身情況制訂個性化學習計劃,進而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網絡上優秀的學習資源很多,教師不僅要向學生分享資源,還要培養學生的信息搜集能力,幫助他們學會判斷哪些資源適合自己當前階段的學習。
三、結語
綜上所述,在日常生活與互聯網技術密不可分的今天,培養初中生信息技術的自主學習能力對于學生的自我發展,乃至國家的人才儲備來說都是至關重要的。為了使學生更具競爭力,能夠在時代的發展中砥礪前進,教師應當調整教學模式,著力于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首先必須端正學生的學習態度,由內而外地激發其學習斗志;其次需要以學生的興趣為導向,幫助學生明確自主學習的方向;再次需要創建學習小組,在交流合作中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與創新意識;最后應當充分發揮網絡資源的優勢,向學生分享優秀的學習資源,提高學生的信息搜集能力。
參考文獻:
[1]周鵡斌.淺析初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自主學習能力培養[J].內蒙古教育,2016(10).
[2]王輝.關于初中信息技術教學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探究[J].科教文匯,2015(02).
[3]劉雪珊.初中信息技術課程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