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雷紅
摘 要:基于以人為本的學習評價是一種創新,不同于傳統的學習評價。文章從評價目標、評價特點、操作技能評價、學習評價方案的設計等方面對信息技術課程學習評價進行探研,以激發學生學習熱情,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提升學生學科素養。
關鍵詞:信息技術;以人為本;學習評價;教學效率;教學質量;學科素養
中圖分類號:G623.58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0)14-0110-02
以人為本的學習評價與傳統的學習評價方式在評價目標、評價特點、學習評價方案的設計等方面有所不同。運用以人為本的評價方式,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提升學生學科素養。本文從評價目標、評價特點、操作技能評價、學習評價方案的設計等方面對信息技術課程學習評價進行探研。
一、基于以人為本的信息技術學習評價的目標
對于信息技術課程的學習,學習過程與目標要求之間仍有很大的差距。學習評價對培養學生的能力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能在以人為本的基礎上為學生提供有效指導。信息技術課程教學以人為本,可以促進學生操作技能的平穩發展。
1.促進學生學科素養的提升
學習評價的實質是確保課程學習和教學計劃達到一定標準。學生的信息技術學習在于掌握簡單畫圖、信息系統、信息傳遞等相關知識。因此,教師可將信息素養、信息思維、數字學習與創新作為信息技術課程以人為本的評價依據。而基于以人為本的信息技術學習評價,能激發學生學習動力,促進學生學科素養的提升。
2.促進學生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掌握
信息技術教學側重于工具軟件的操作,需要學生掌握一些基礎知識和操作技能。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應側重學生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培養。可對教學內容適當進行拓展,以開闊學生視野,讓學生感受信息技術的魅力,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課程內容要體現實用性,要與生活相聯系,如網絡技術、數據創建與管理技術都要與生活實際相結合。基于以人為本的信息技術學習評價,能將信息技術教學與生活實際相聯系,促進學生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掌握。
二、基于以人為本的信息技術學習評價的特點
1.重視學習過程與結果的統一
具有操作性與實踐性是信息技術課程的主要特點。信息技術教學以人為本,對培養學生知識運用能力具有重要作用,能讓學生從動手操作中探索新知,從上機實訓中培養技能。這種學習模式以學生的發展為中心,也是測試學生的重要手段。因此,基于以人為本的信息技術課程學習評價不僅要針對學習成果,還要關注學習過程,并結合信息技術操作進行評價。評價是教學的措施而不是最終目的,因此,階段性評價必須與學習內容保持同步,特別要注重在期中和期末時的總結評價。此外,學生學習存在差異性,教師的評價要客觀、公正。評價要適合學生的需要,以促進學生信息技術學習能力的穩步提升。此外,教師要做好評價信息的收集和整理,記錄學生的學習過程,做好教學反饋。
2.重視評價標準與學生學習能力的均衡
信息技術教學要做到以人為本,就要讓學生在信息技術學習中得到發展,能夠運用所學的知識和技能進行上機操作。信息技術課程的以人為本,要建立在學生對信息技術知識掌握的基礎上。因此,在確定學習評價標準時,教師需要綜合考慮學生的基礎,使之與學生的學習能力相適應。要以課程教學要求確定評價標準,重視評價標準與學生學習能力的均衡,實現動態發展。
三、操作技能評價
學業操作技能評價是對學生信息技術課程的關鍵性評價,這也是基于以人為本的信息技術課程學習評價的根本。信息技術考試是對學生信息技術課程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考查,因此,應對學生進行綜合考查,強調知識的覆蓋面,注重對學生知識、技能和解決問題能力的考核,注重信息技術知識和技能在學習和生活中的廣泛應用。操作技能評價方案應以必學內容的學業質量標準為基礎,結合學生的學習情況,通常要達到學習的最低標準。
四、學習評價方案的設計
信息技術課程教學要做到以人為本,就要根據評價標準設定評價指標,并確定適當的評價內容和合理的評價標準。
1.學習評價內容的確定
基于以人為本的信息技術課程學習評價,可將學生系統地、結構性地掌握信息技術知識和技能作為評價內容。從不同層次評價學生的專業技能應達到的標準,學習過程的具體表現和所取得的學習效果。
2.學習評價標準的確定
確定學習評價標準要對每個單元的學習水平進行分別評價,要將信息技術課程的核心知識融入學習評價,設計思路如下:第一,根據單元測試種類,合理選擇考試標準。單元測試標準要準確把握課程內容的核心,要體現課程學習要求,因此,單元標準評價尤為重要。第二,按照單元測試標準確定應考內容,按照考核標準確定考試的基本要求,按照課程的核心質量確定操作技能的熟練程度。第三,單元考試要突出學生在實際操作中解決問題的能力。考試標準不僅要明確知識和技能的基本要求,還要明確學生在固定模式下應達到怎樣的學習狀態。第四,確定學習評價手段。信息技術學習評價由筆試和計算機考試組成。這兩種評價方法是相輔相成的,適合不同學生的學習需要。
五、筆試與機試的測試特點
1.筆試測試特點
筆試是一種以紙和鋼筆為媒介的考試,應從需要的角度考查信息技術課程的學習情況,對測試內容并沒有特殊的要求,是學習過程中最常見的測試方法,能在較短時間內對課本知識進行集中測試。在計算機筆試中,題型對考核內容和效果的影響較大,如選擇題、填空題、操作描述題等。它通常考查學生記憶的基礎知識,對綜合性較強的以人為本的評價效果較為有限。因此,從以人為本的角度出發,適當增加開放性和綜合性較強的操作試題,能有效評價學生的深度學習,綜合評價學生的學習技能。
2.機試測試特點
計算機測試能夠提供真實的信息技術考試場景,可以了解學生操作的各種綜合指標。學生將信息技術應用于解決實際生活問題,能提高操作水平。計算機測試需要電腦軟件的支持,考試主要在于考查學生操作技能的熟練程度。計算機考試要保證考試的公正性,就要讓學生體驗到同樣的考試難度,綜合評價學生的操作技能。值得注意的是,要保障測試的順利進行,就要對計算機硬件、網速、計算機測試系統環境、軟件版本等進行檢測。
參考文獻:
[1]趙卓.小學生信息技術綜合素養培養淺析[J].教書育人,2019(34).
[2]何秋華.任務驅動在信息技術課堂中的實踐研究[J].小學教學研究,2019(32).
[3]李聞.小學信息技術課堂觀察的實踐研究[J].小學教學研究,201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