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斌年
摘 要:現代信息技術具有動態化、可視化、豐富性等特點,應用在數學課堂教學中,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提升學生數學核心素養。文章從利用信息技術提高數學教學質量的必要性和如何利用信息技術有效提高數學教學質量兩方面,對信息技術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進行研究。
關鍵詞:信息技術;數學教學;教學質量;學習興趣;教學效率;核心素養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0)14-0114-02
數學作為基礎教育的重要學科,對學生的成長和發展具有重要作用。在初中階段,數學學習難度相對加大。而信息技術可以廣泛地促進數學教學的開展,可以豐富教學形式和內容,增強教學的趣味性、生動性和直觀性,激發學生學習熱情,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提升學生數學核心素養。本文從利用信息技術提高數學教學質量的必要性和如何利用信息技術有效提高數學教學質量兩方面,對信息技術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進行研究。
一、利用信息技術提高數學教學質量的必要性
數學知識具有空間性、規律性,許多抽象的知識很難用語言表達出來。信息技術作為一種非常重要的教學輔助手段,可以把聲音、圖形、色彩結合起來,對數學知識進行形象、生動、逼真、直觀的呈現,給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覺,能有效彌補傳統教學手段的缺陷。因此,教師應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
在數學課堂教學中利用信息技術,可以創設趣味性強、信息量大、富于啟發性的問題情境,引發學生積極主動地思考,促進學生思維發展,使學生的主體作用得到有效發揮。學生在教師創設的問題情境中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始終都能保持濃厚的興趣,學習效果也會有明顯提高。信息技術具有其他教學工具無法替代的功能,利用信息技術可創新教學方法,提高學生課堂參與度,讓學生集中注意力于教師的教學?;趯W生的學習特點,教師應用信息技術還可以創設相應的趣味性環節,讓學生對數學產生好奇心和探索欲,增強學生學習意識。此外,教師可利用信息技術開展相應的教學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對數學知識進行自主學習和探究,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
二、如何利用信息技術有效提高數學教學質量
現代信息技術以生動形象、圖像清晰、色彩鮮艷、動靜結合、信息更新及時,突破時間、空間限制等特點,快速成為數學課堂教學中一種重要的教學手段,并且深受廣大師生的喜愛。因此,教師可以通過信息技術與數學教學的有效結合,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1.增強教學直觀性,滿足學生認知需要
利用信息技術提高教學質量,應基于學生認知特點,增強教學的直觀性。直觀性教學不僅能讓學生對教學學習更感興趣,還能提高學生數學學習的專注度。親其師,信其道。教師應認識到初中階段學生的叛逆性,在利用信息技術開展數學教學的過程中,充分尊重學生的人格以及滿足學生的學習需要,建立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在增強教學直觀性的同時,教師應提高教學的針對性,以滿足學生的個性需要,讓學生能夠感受到數學學習的樂趣,增強學習的自覺性和自律性。
例如,在教學“正數與負數”這一知識內容時,教師可利用視頻展示“正數與負數”的概念以及它們的不同點,增強教學的直觀性。這不僅能讓學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正負數概念,還能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激發學生學習熱情。為加深學生的理解和認知,教師可利用多媒體播放水的加熱和冰凍過程。在加熱時,讓學生認識正數的概念;在冰凍時,讓學生認識負數的概念。在闡述兩者的差異時,教師可利用多媒體展示數軸,讓學生能夠直觀地認識正負數,對正負數知識進行深入理解和掌握。
2.創新教學方法,活躍課堂氛圍
利用信息技術創新數學教學方法,能活躍課堂氛圍,讓學生感受數學學習的樂趣,更好地發揮主觀能動性,對數學知識進行自主發現與探究。因此,教師可利用信息技術在教學過程中添加相應的趣味性環節,讓學生對數學學習產生好奇心和求知欲,專注于教學學習。此外,教師可利用信息技術在課堂教學中開展數學競賽活動,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對數學知識進行積極的思考與探究,從而提高學習效率和學習質量。利用信息技術活躍課堂氛圍,能引導學生對數學知識進行交流與探討,將數學知識更好地運用到生活中。在討論交流中,同學之間的關系會更加和諧、融洽,在有效提高學習效果的同時,能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讓學生養成與他人合作交流的習慣。
例如,在教學“平面直角坐標系”這一知識內容時,教師可利用信息技術開展課堂教學活動,以活躍課堂氛圍,激發學生學習熱情。為此,教師可利用信息技術展示平面直角坐標系,并開展相應的搶答活動,引導學生快速反應,以更好地確定平面直角坐標系中的事物的所在方向。比如,以小明為中心點,小紅在他的左上方,小張在小紅的左上方,那么小張在小明的什么方向?開展相應的搶答活動,能讓學生對數學學習更感興趣,學習的積極性會更高。
3.更新教學環節,發展學生數學思維
教師利用信息技術更新教學的每一個環節,并以提高學生學習能力為主要目的進行相應的教學引導,能提高學生數學思維能力,促進學生形成數學學習意識。在課前預習過程中,教師可利用信息技術對預習過程進行相應的創新。傳統的預習方式隨意性較大,沒有明確的目的性,預習效果往往不佳。而教師利用信息技術對本節課的學習重點和難點進行相應的分析,能引導學生正確預習,提高預習效果,為學生課堂學習奠定良好基礎。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可利用信息技術將學科知識進行相應的對比以及分析,促使學生能夠鞏固式地學習數學知識,使數學思維得到有效發展。在課后完成作業過程中,教師可利用信息技術對學生進行指導。比如學生可以通過班級微信群把自己遇到的問題反饋給教師,由教師為學生答疑解惑。其他同學也可以參與進來,共同討論交流,這有利于從整體上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成績。
例如,在教學“全等三角形”這一知識內容時,教師可利用信息技術對教學環節進行更新,以提高教學質量。在課前預習過程中,教師可利用信息技術對本節課的學習重點和難點進行相應的分析,引導學生進行正確預習。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可利用信息技術展示相應的圖形,引導學生認識全等三角形,并與其他圖形進行對比,進而使學生能夠對全等三角形有更清晰的認識。在課后,教師要讓學生積極發現生活中的全等三角形,并將它們拍攝下來,在課堂上進行展示。利用信息技術更新教學環節,能激發學生數學學習動力,發展學生數學思維。
三、結束語
總之,現代信息技術具有動態化、可視化、豐富性等特點,將其應用在數學課堂教學中,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提升學生數學綜合素養。教師應充分利用信息技術增強教學直觀性,滿足學生認知需要;利用信息技術創新教學方法,活躍課堂氛圍;利用信息技術更新教學環節,發展學生數學思維,促進學生對數學知識進行自主分析與探究,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為學生成長成才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黃延偉.智慧教室系統下初中數學復習課教學研究與實踐[D].山東師范大學,2018.
[2]高婷婷.初中數學智慧課堂評價指標體系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8.
[3]劉力萍.初中數學對話教學的現狀及對策研究[D].魯東大學,2018.
[4]邱晚春.初中數學文化教學實施現狀的調查研究[D].黃岡師范學院,2018.
[5]劉婉貞.初中數學生活化教學的研究[D].河南大學,2018.
[6]王志平.核心素養視角下初中數學教學策略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