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舞
【摘?要】幼兒園《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明確指出:幼兒科學學習的核心是激發探究興趣,體驗探究過程,發展初步的探究能力。教師要善于在生活中捕捉到幼兒的興趣,充分利用自然和生活機會,支持幼兒主動尋找答案,引領孩子踏上科學探索的旅程。
【關鍵詞】大班幼兒;科學探究;支持策略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指出:“兒童有著與生俱來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好奇、好問、好探索是幼兒的年齡特點。探究既是幼兒科學學習的目標,也是幼科學學習的途徑?!鄙钪械母鞣N事物和現象能激發幼兒探究的欲望,得到愉悅的情緒體驗,萌發對生活的熱愛。一日活動中我們主要采用以下幾種支持策略。
一、尊重孩子,還給幼兒自主探究的空間
營造寬松自由的氛圍非常重要,對于幼兒園的孩子來說,寬松、愉悅的探索能讓孩子更自由、大膽地表達和分享自己的發現和收獲。
(一)“善“當觀察者,創設觀察機會
大自然就是活教材,每次散步的時候,可以發現孩子們對草地總是情有獨鐘。如果發現幾只西瓜蟲,或者雨后發現蝸牛,更是像發現寶藏一樣,盯著討論個沒完。從孩子的行為和語言交流中可以發現他們對蟲蟲充滿了強烈的探索愿望,此時教師在一旁觀察、傾聽孩子們的討論,及時發現有價值的問題,和孩子們共同梳理,走進蟲蟲世界,將探究引向深入。
(二)“樂”做支持者,激發探究興趣
包容并理解孩子在活動中的不同體驗,激發探究興趣,“放手”讓孩子們去探究、討論、傾聽,對前面的經驗進行梳理,幫助他們提升探索能力。
孩子們在科學區探索“紙花開”,開始孩子的探索是隨機、盲目的。探究時有的孩子紙花開了,有的沒有開,教師有意識地請小朋友上來示范,引導孩子們觀察發現紙花在放的時候要花瓣向上才會開,不同的紙在水中開放的速度是不一樣的。
(三)“慧“當引路者,注重因才施教
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教師要恰到好處地創造條件,逐步梳理歸納,以促進不同的孩子獲得不同的成長。
大班科學活動《動物之最》,需要孩子積極參與收集“動物之最”的相關資料,并能用完整的語言大膽交流,豐富有關動物的知識經驗。這些動物中,有的是孩子們常見的,也有個別是孩子們平時很少關注的,或者只能是孩子們通過其他媒介才能接觸和了解到的。教師可以讓幼兒結合自己的已有經驗掌握認識的順序,并在適當的時機及時提升,保護幼兒的求知欲,給幼兒展現自我、提升經驗的時間和機會。
二、源自生活,營造幼兒自主探究的環境
陶行知先生認為,社會、自然、生活都是課程資源的基本來源。生活是幼兒學習的源泉,幼兒教師應捕捉幼兒的興趣,挖掘生活的資源,關注幼兒的焦點,營造探究的環境,融入幼兒的一日活動中。
(一)巧用素材培養探究興趣
班級自然角的飼養區中有各種小生物,有空時孩子們總會不約而同地去觀察。雖然這些小生物是平時比較常見的,可是幼兒對它們的生活習性缺少了解。教師鼓勵孩子分成三組進行認領、飼養,并請家長幫忙和孩子一起上網查找相關資料,一段時間后進行分享、交流,孩子變得樂于分享,充分體驗到觀察、探究的樂趣。
(二)活用素材濃厚探究興趣
區域活動“紙花開”中,孩子們原先認為牛皮紙會開得最慢,在多次實驗中,發現牛皮紙、蠟光紙這些原以為會晚開的紙花卻都先開了??茖W的真相是不能掩蓋的,孩子們覺得特別驚奇,感受科學的奇妙,從而自己帶來了生活中各種各樣的紙,在區域內繼續進行實驗探究。
三、回歸生活,建構幼兒自主探究的經驗
大班幼兒的科學探究要符合孩子們的現有水平,也要貼近孩子們的生活,又要富有一定的挑戰性,更要注意回歸生活的本真。
(一)師幼互動激發建構興趣
大班科學活動《鏡子里的朋友》中,導入環節幼兒說有勺子、鏡子、鋼琴、不銹鋼的欄桿等可以照出我們的小臉,經過孩子一番探索,最后又發現生活中孩子們沒講到也可以照出小臉的物品,如班級飲水桶。為了拓展孩子的視野,教師支持孩子在課后繼續保持探究的興趣。
(二)家園攜手保持建構興趣
大班科學活動《動物怎樣過冬》,教師將調查表做成一本小書,引導孩子回家一起與家長收集相關資料。在集體活動時通過孩子自身天冷怎樣保暖過冬導入,并充分利用《動物怎樣過冬》調查小書支持孩子充分交流、講述。調查小書課后還能拆掉,根據過冬方式,幼兒在區域內進行重新分類組合,變成一本大書,來源于生活,也回歸生活。
四、科學評價,培養幼兒自主探究的素養
科學探究活動需要孩子感知、操作、體驗,在這一過程中,孩子們總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疑惑和困難,甚至是興趣的轉移。此時教師適時介入,科學評價、巧妙設疑會幫助他們進一步深入探究行為。
首先,評價的內容要有所側重。教師必須在活動過程中傾聽幼兒的談話,觀察幼兒的表現,判斷幼兒的發展水平,確定評價的側重點。
其次,評價的方式要靈活多樣。教師評價的形式要多樣化,可采取自評、他評、互評相結合的方式。
最后,評價的態度要秉承中立??梢杂谩斑€有別的想法嗎?”“我們可不可以聽聽別的小朋友的想法?!钡日Z言來鼓勵幼兒傾聽別人的想法,讓其在傾聽同伴的評價中反思自己的方法。做到從幼兒中來,回幼兒中去。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教師的智慧引領是點點滴滴匯集而成的,大班幼兒的科學探究的能力是星星點點累積而成的,只有將科學融入到幼兒的生活中,從他們的自身的興趣出發,他們才會對科學保持濃厚的興趣,科學才能最終回歸到他們自身的生活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