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中輦 馬秀麗


摘 ? 要:隨著“中國制造2025”發展戰略的興起和實施,機械行業的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迫在眉睫,當前中職院校畢業生現有的知識結構和技能水平均已不能適應企業技術革新和進步。深化校企協同育人模式,能夠充分發揮企業的重要主體作用,使企業深度參與育人過程。本文基于中職院校數控加工專業人才培養的視角,提出一種立足于產教融合理念的人才培養模式,通過調研分析,對其具體應用策略進行探究,確定了中職數控技術專業的人才需求的主要工作崗位,分析了企業對數控技術人才職業崗位和崗位能力要求,最后構建了基于職業崗位能力培養的課程體系,確保數控加工專業培養的人才符合未來行業發展需求。
關鍵詞:中等職業教育 ?數控加工專業 ?產教融合 ?課程體系
中圖分類號:G718.3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674-098X(2020)02(b)-0215-02
深化校企協同育人模式,能夠充分發揮企業的重要作用。校企雙方根據產業發展需求制定培養方案、定制課程與教材、建設師資隊伍,切實提高人才培養的質量。項目結合徐州機電工程學校數控加工專業的實際情況以及今后建設目標,組織該校數控加工專業帶頭人及骨干教師對就業市場和相關數控加工行業、企業進行了調研,深入了解數控加工行業的發展趨向,把握行業對人才培養需求,建立切實可行數控加工專業課程體系。
1 ?企業人才崗位需求基本情況調研
1.1 調研組織與實施
調研時間:2018年9月—2019年1月。
調研范圍:數控專業畢業生主要就業的徐州經濟開發區,相關行業的國有、合資和中小微企業。
調研對象:工程技術人員、車間班組長、部門主管、企業技術負責人、人力資源部主任。
調研形式:問卷調查、召開座談會、單位走訪、開設研討會等。主要調研企業情況見表1。
1.2 調研內容
(1)企業對人才的主要工作崗位需求;
(2)畢業生目前就業單位的性質及崗位需求;
(3)企業對現階段學校人才培養的建議;
(4)企業希望學校在教學中應知應會的理論課程和實踐性課程;
(5)畢業生現有知識結構能不能滿足當前崗位需求。
2 ?調研情況分析
2.1 企業人才的主要工作崗位
在收回的用人單位調查問卷當中,76%的企業對數控加工專業人才需求量大,該專業畢業生的工作崗位主要有:
(1)數控機床操作崗位,主要從事數控設備的操作、調試、運行與維護,這類人員占53.2%,隨著智能制造的發展,這類崗位對員工需求數量逐年在下降。
(2)數控加工工藝員崗位,從事數控加工藝規程的編制與實施,數控加工工藝裝備的設計與制造等工作,這類人員占22.7%,對中職院校需求較少,主要集中在大專及本科院校的畢業生,需求有所下降。
(3)量管理與基層生產管理員,從事機械產品的質量檢驗與監督等工作,最好是能進行先進測量設備的使用,這類人員占11.2%,需求有所上升。
(4)銷售服務崗位,從事產品營銷、售后技術服務等工作,這類人員占12.9%。
2.2 企業聘用人才最看重的幾個因素
從表2來看,企業認為當前培養模式下畢業生基本能滿足工作需要。但是學生的專業知識還是有待加深加強;人文素質、組織協調方面、崗位適應、使用新技術方面,學生仍存在較大的差距。所以在校期間需要加強學生以上能力的培養,當前的課程體系已不能完全滿足培養現代化新技術工人的需求,有待進一步完善。
2.3 數控加工專業課程體系建設建議
通過實地訪談以及對問卷收集匯總分析,得出數控加工專業課程體系建設的主要建議如下:
其一,戰略引領,高端定位,建立高技能人才培養新機制。緊扣改革發展這個主題,確立了“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以能力為本位、以質量為根本”的辦學理念,把辦學目標定位在高技能人才培養教育與社會培訓并重,產教研相銜接,校內外合作辦學相結合。
其二,創新模式,探尋技能人才培養新模式。確立堅持“高端引領、校企合作、多元辦學、內涵發展”的辦學理念,形成“校企合作、工學交替、頂崗實習,三贏共進”的人才培養模式。
3 ?產教融合背景下數控加工專業課程體系建設思路
3.1 通過分析調研數據,確定畢業生的職業生涯規劃
根據學生職業發展規劃,設置開設相關課程。
3.2 校企深度合作構建新型人才培養模式
(1)對照國際先進的德國“雙元制”和國內先進的“一體化”教學模式,集中投入資金,高標準、高起點建設成面向徐州地區,適應各生產企業的高技能人才公共實訓基地。
(2)改革傳統理論教室與實訓教室相分離的狀況,構建基于生產過程的理實一體、工學整合的一體化教學、培訓場景,按照企業生產工藝流程和實景設置數控加工專業實訓基地設施設備,使學校培訓場所和設備設施符合國家建設和安全標準。
(3)提升實訓中心檔次,根據調研結果購置先進實訓設備,滿足當前和今后一段時間產業升級的需要,建立數字化、網絡化的現代實訓中心,滿足教學需求。
3.3 深入推進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創新數控專業教學課程體系
完善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啟動突出數控加工職業核心能力和專業核心技能培養,形成基礎素質課、職業核心能力課、專業基礎課、專業核心課及專業拓展課所構成的課程體系;深入推動課程建設,啟動專業核心課的課程標準建設;積極開發實訓指導書,探索人才培養質量評價體系改革;與企業合作完成工學結合校本教材建設,分析企業的崗位需求確定典型工作任務,把企業生產要求與行業企業標準以及國家職業技能鑒定標準結合起來確定學習領域,同時注重學生職業素養和方法能力的培養形成基于典型工作任務的課程體系。
4 ?結語
構建基于產教融合的人才培養模式,順應職業教育型人才培養發展規律,在提升人才培養質量和有效性方面的優勢非常突出。因此,結合學校實際選擇產業需求較大的數控加工專業為突破口,在數控加工專業人才培養中,組建基于產教融合的專職部門,構建新型校企人才培養模式,創新數控加工專業“工學結合、產訓合一、虛實互補、層次分明”的教學課程體系,提升數控加工專業人才培養的質量和效率。
參考文獻
[1] 許冬梅.數控技術人才需求狀況分析與人才培養模式改革[J].機械,2014(8):41-44.
[2] 趙成龍,歐躍發,劉科明,等.產教融合背景下數控裝調與維修人才培養模式探究[J].天津中德應用技術大學學報,2018(5):27-30.
[3] 王坤.新中國中等職業教育課程政策研究[D].西南大學,2014.